谁将笑到最后?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ey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陆游的这句名诗来形容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瞬息万变、跌宕起伏的朝核危机,真是太贴切不过了。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对中国的三天非正式访问,对世界安全格局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巨大,但它对世界外交界带来的某种心理上的冲击,却更为重要,甚至很有可能是历史性的。对于国际外交界而言,在整个危机过程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中国因素”是一个“全新的发现”。
  仔细琢磨中朝双方对此次会晤的报道,实在是耐人寻味。非正式访问、首次出访选择中国、时机特殊意义重大、在华停留三天、互称“同志”、“坦诚友好”的谈话、“传承发展战略选择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宴会加演出、钓鱼台养源斋私宴、“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是我们(朝鲜)始终不变的立场”、互访互派特使互致亲笔信、“常来中国走走”、“要加强战略沟通、战略战术合作”、“朝中友谊将按照两国人民的利益不断加强和发展”……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双方没有发表联合声明、没有类似“一致认为”之类的话语、在朝中社报道中,并没有“弃核”的明确字样。但中朝两国通过这次访问,协调立场、确定弃核战略和步骤、坚持两国的传统友谊,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在处理朝核危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稳重沉着、坚忍执着,决策迅速、既准且狠……朝核危机正在趋向于我们既定的方向发展:半岛的无核化是我们的既定目标、半岛不生战乱是我们的底线、朝核危机的解决不能以损害中方利益为代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次中朝首脑会晤是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成果。

隐而不发、一发中的


  曾记否,华盛顿刚刚公布美国总统特朗普准备与朝鲜劳動党委员长金正恩在5月之前会晤的爆炸性新闻之际,全球舆论迅速作出强烈反应。在普遍欢迎朝鲜半岛终于出现缓和态势、特别是朝鲜终于承诺可以弃核之余,占压倒性的国际评论认为,中国在这一“地缘政治最重要的一件大事”(法国媒体语)中被“边缘化”了。国内部分舆论也认为我们“输了一着棋”。更为激进者甚至对中朝两国“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也产生怀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一些人的眼中,中国朝核外交给人一种既面临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又被平壤的强硬立场逼到了墙角的感觉。“弃朝”“疏朝”等议论在网上甚嚣尘上,甚至出自一些“专家、学者”之口……直到3月中,一家亚洲大报还在评论朝核危机时振振有词地提出一个硕大的问号:中国对朝鲜问题还有多少话语权?
  应该承认的是,在当今世界大多数事件上,主流话语权几乎都不在我们手上。朝核危机亦不例外。朝核问题在全球媒体的报道中,一直是围绕着美国的话语在打转。甚至包括我们的一些媒体,也自觉不自觉地以美国马首是瞻,跟着美国媒体指责朝鲜、暗诽中国,独独看不到恰恰是美国将朝鲜核危机视为一张可以制约中国的王牌,因而每一次在危机趋于缓和时,都是美国率先挑起新的争端。
  历史告诉我们,朝鲜1974年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1985年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91年美国撤出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后,朝韩签署《朝鲜半岛无核化宣言》。翌年朝鲜接受国际核查。1994年朝美在日内瓦签署《朝美核框架协议》。至此,朝核问题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然而美国并没有履行自己签署的《朝美核框架协议》。到2001年小布什总统上台后明显改变了美国对朝立场,2002年甚至公开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国家,威胁要对朝鲜动武,甚至公然宣称要推翻朝鲜政权,导致朝核问题开始走向死胡同。2003年朝鲜宣布再次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核危机再度爆发。此后,朝核危机就在美韩不断进行军演,不断提高军演水平,和朝鲜不断进行核试验、导弹试验的恶性循环中急剧恶化,直至双方剑拔弩张,几乎走到战争的边缘。
  在这样一轮的核危机升级中,我们听到很多批评朝鲜的声音。其中不乏有理有据的声音。但如果我们从朝鲜这样一个国家分裂、国土上还驻扎着敌对的外国军队的角度出发,朝鲜做出一系列的过激反应是有原因的,因此尽管我们不完全赞同,但却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不是朝鲜在威胁美国,而是美国在威胁朝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朝鲜发展核武的道路,是一种被逼的无奈的选择。要知道,面对美国的核武器威胁,朝鲜曾依靠苏联的核保护伞来保障自己的安全。此后苏联解体,俄罗斯没有延续对朝鲜的核保护伞。而美国又开始以朝鲜要搞核武器为借口,开始频繁军演,美国参议院甚至通过决议要求美国总统“做好军事上攻击朝鲜的准备”。在这种背景下,朝鲜陷入空前的安全危机之中。而朝鲜的另一个友好邻邦中国则因自身开始改革开放进程,外交上韬光养晦,并与韩国建交,也使朝鲜加重了危机感……尽管如此,朝鲜也并非从一开始就走上发展核武器道路的。是小布什上台后公开军事威胁朝鲜后,情况才发生根本变化,并最终导致朝核危机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今天朝鲜向美国、亦向中国表示,“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其“始终不变的立场”,使朝核危机的趋向明朗。但美国方面是否会节外生枝,我们必须拭目以待。
  同样,在朝核危机整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听到对中国外交的种种批评甚至恶意的攻击。这种批评和攻击不仅来自外部,同样也存在于内部;不仅来自美方,同样也来自其他各方……从批评中国无所作为、一直到批评中国“上了美国的当”而被“边缘化”,什么样的言论都有,就是看不到中国外交的某种定力、耐心和隐而不发、一发中的的意志和智慧。今天峰回路转,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亲自前来北京访问,与习近平主席进行会谈,标志着朝核危机走到了一个历史的转折点。由此,中国有关解决朝核问题的所有主张都将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有效的。所有所谓中国在朝核问题被“边缘化”、中国国家利益受损等说法都不攻自破。

“诚意外交”正当时


  金正恩的北京之行,令大多数全球地缘战略家们的眼镜大跌。回顾整个进程,可以看出其对当今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正在产生重大冲击。
  其一是任何国家都不应低估甚至忽略中国在全球性危机中的作用和分量。中国外交风格与西方国家有着明显的不同。在选举体制的民主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既取决于本国利益,但也经常会存在着其他考虑:比如国际和本国舆论、利益集团的立场、盟国或敌对国家的反应等等。在特定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如最近揭露的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涉嫌接受利比亚总统卡扎菲大选政治献金的丑闻,令人怀疑法国当年力主军事干预利比亚有着萨科齐的个人利益考量在内,实在令人惊诧万分。
  而中国外交则很少有其他干扰因素,往往集中在“合作共赢”层面。然而正是这种带有明显诚意的外交,对于所有并非蓄意以中国为敌的国家而言,是一种更为容易接受的外交风格。西方强国已经习惯于用实力说话,执行的往往是以基于实力为基础的“蛮横”外交。而中国则往往是恩威并重,以恩为主,因而最终总是能够获得更令人瞩目的成果。在菲律宾提出南海国际仲裁时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当时一片黑云压城,中国似乎已经“走投无路”。然而峰回路转,一夜之间胜利的王牌易手,中国今天在南海已经占据着主动权。朝核危机几乎一样,令国际外交界对中国的外交水平和能力刮目相看。对此,我相信国际外交界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对“中国外交风格”的与众不同和别出心裁记忆犹新。
  其二,通过金正恩访华,国际舆论将会加深认识到,朝核问题是美国蓄意利用来制约中国的一张王牌。美国在战后、特别是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后,仍然驻军韩国,甚至于1950年代末在韩国部署了战术核武器,可以说是朝核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小布什总统将朝鲜列为“邪恶国家”而欲摧垮之而后快,是朝核危机的转折点。而美韩级别一个比一个高、规模一次比一次大的军演则是蓄意浇在朝核危机之火上的一桶桶燃油,是美国刺激朝鲜做出包括核试验等强硬甚至“超强硬”反应的。对于美国来说,朝鲜核武器要真正威胁到美国本土还是相对遥远的未来的事。甚至连威胁美国在韩国驻军也有困难。朝鲜如果成为一个拥核国家,对于美国来说,危险在于对核武器扩散提供了一个危险的榜样。在这一点上,中美两国是一致的。但美国的如意算盘一直是要在中国与朝鲜之间打进一个“楔子”,使两国的战略盟友关系破裂。美国使的是“一箭双雕”的做法:一方面用军演等手段来刺激朝鲜,使之更坚定拥核立场;另一方面则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制裁朝鲜,使中朝关系恶化。直到平昌奥运之后,美国特朗普总统显然认为这一“双雕计”已经奏效,朝鲜已经有可能“倒向”美国,因而才欣欣然同意与金正恩会晤……
  对美国的这一如意算盘,中国显然是洞若观火。所以才会出现金正恩访华这一对于特朗普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作用的轰动新闻。现在我们可以想象到特朗普的尴尬为难:金正恩见还是不见呢?见吧,风光已经不再,全世界都已经知道朝核出现破局是中国外交的果实;不见呢,是否也太“小孩子气”了呢?况且在全世界众目睽睽之下,出尔反尔、言而寡信,这个脸丢得起吗?且看特朗普总统如何应对。
  其三,究竟谁对朝核问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显然是中国。其实国际战略问题专家们心知肚明,美国因核试而对朝动武的概率非常之低,因而中国能够在西方媒体一而再、再而三地声称“下周将动武”的情况下,依然稳坐泰山,不为所动。在整个朝核危机过程中,曾多次出现这样的微妙局面。中国外交的定力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因为中国早已明白美国在那里挥舞着武器虚张声势到底是为了什么。这就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之后,美国发动战争的缘由和动机已经变得越来越单一和明确:维护石油美元霸权。科索沃战争是对即将诞生的欧元的一个下马威;伊拉克战争是因为萨达姆宣布从此要用欧元结算石油交易,因而动了石油美元的奶酪(顺便提一句,新伊拉克政府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宣布重新用美元来结算伊拉克石油交易);利比亚战争则是因为已经投降西方的卡扎菲不识时务,竟然想在非洲建立“非元”,还想成立“非洲中央银行”,那还得了?而朝鲜在这一方面从来没有挑战过美国利益。更何况,美国动武的对象往往都是没有真正实力对美国进行反击、且又没有任何大国在背后支撑的国家。朝鲜不仅具有反击美国的一定的能力,背后又有坚决反对动武的中国,因而美国对朝开战的概率极低。认为美军“动武”迫在眉睫的压力是使朝鲜“让步”的说法基本上属于“空穴来风”。
  这给了国际社会一个教训:中国不可或缺。这对中国未来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和角色都会有深刻的影响。这与中国“越来越接近国际舞台中央”是顺理成章的。君不见,中国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在中东、在非洲、在南美等地发挥着越来越积极、主动的作用?
  其四,中国外交讲究的是实效,是双赢,是恰如其分的妥协;而不是“不与我们站在一起,就是我们的敌人”(小布什语)式的非黑即白式的敌对外交。朝鲜弃核是有先决条件的——根据中方的媒体报道,金正恩说:“如果南朝鲜和美国以善意回应我们的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氛围,为实现和平采取阶段性、同步的措施。”显然,球已经在美国的半场。
  美国是否会节外生枝、挑出新的会导致目前的大好局面重新逆转的要求和条件?如果是过去的话,我将会悲观地认为:几乎难以避免。因为美国的战略目标不仅仅是“无核与和平”,而是以“推翻朝鲜政权”为最终目的。但对特朗普而言,意识形态已经不再是美国优先考虑的对象。从地缘政治角度和“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特朗普战略”出发,朝鲜牌已经被打过头了。更何况,在3月28日以后,朝鲜牌已经失去制约中国的作用。因此,特朗普放弃这张牌的可能性还是非常现实地存在的。特朗普正在打的是他更为看重的“台湾牌”……
  要知道,中国坚定主张朝鲜半岛不生战、不生乱,显然符合朝鲜和韩国的共同利益;而美国则朝思暮想琢磨着如何推翻朝鲜政权,也就是“生战、生乱”的战略,已经被整个朝鲜半岛看得越来越清楚。对此,国际社会又何尝不知?谁是国际事务动荡的根源,谁是世界和平真正的维护者,相信世界舆论正在得出自己的结论。
  最后,朝核危机走向化解,中国起到了决定的作用。这标志着西方国家对全球事务颐指气使、横行霸道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五百年来世界一直是西方说了算。除了二战后苏联的崛起导致冷战期间西方被东方阵营所制约的半个世纪以外,在近二十年世界似乎又回到了西方主导的天下。西方国家——主要是美、英、法三家——似乎又回到了可以任意对世界其他国家动武的殖民时代。看一看从上个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西方发动了多少场战争即可一窥全豹。
  然而在近十年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俄罗斯一定程度上的复兴,西方从叙利亚战争开始,遭到来自中、俄的联手抵御。中俄一改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在联合国一概投弃权票的做法,从叙利亚战争伊始,重新动用手中的否决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西方动辙祭起动武的王牌的做法。从叙利亚在整个西方的围攻下始终未倒,特别是在美国强大军事和政治压力下朝鲜在核危机中的表现,给了全球一个非常明确信息:中国(和俄罗斯)是一个可靠的坚强后盾。在西方发动了一系列战争之后,在阿拉伯国家——从埃及到突尼斯——又爆发了一场又一场的所谓“颜色革命”之后,世人都看清了西方对世界其他国家翻脸不认人的做法,且越来越看透。
  在这种背景下,中國“合作共赢”的“诚意外交”正在赢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与支持。谁说中国没有盟友?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中国外交正在为我们赢得越来越多的朋友。朝核危机将是一个重要的注脚。
其他文献
2019年6月17日,法国,2019女足世界杯小组赛B组,中国女足Vs西班牙女足。中国足协换届筹备工作组组长陈戌源现身观战  8月22日上午,陈戌源毫无悬念地在第十一届足代会上当选为中国足协新任主席。多年来,中国足协的“一把手”终于不再由体育系统的政府官员兼任,并且这个“一把手”不再是名义上的,而是拥有实权。这无疑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局面。接地气的目标  低调和务实,是陈戌源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这一点
如果《双子杀手》导演署名不是李安,哪怕是另一位好莱坞常规导演,仅保留威尔·史密斯一块招牌,《双子杀手》在中国市场的境遇都可能会好得多——至少由他参与的绝大多数电影,比巨石强森主演的那些简单粗暴的故事更有看头。可惜这部电影的大帽扣在了华人导演李安头上,注定了中国影迷对它的期许要远大于好莱坞常规。而同期引进的另一部好莱坞名品《沉睡魔咒2》更惨,不但票房和《双子杀手》一样爆冷,甚至连絮叨絮叨它的人都没有
既然可以梦跨半个中国去睡一个人,也就有人跨过半个世纪来电话——契机是一个“群”给的。拉我群的,我一般不拒绝。也不看。唯独有个群例外,那就是李大伟为群主的“六艺茶馆书友会”。  这个群,只谈文学与上海史,也常有线下活动,群友邀我做个演讲,都是写作圈的人,条件比较峻刻:惟陈言务去!  这个有点难。我自拟的主题是“论第一口奶”。也就是少年的阅读写作对人一生写作的重大影响。  场面异常热烈。因为大家给面子
8月22日,俄罗斯喀山,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开幕式。中国队出场。  8月的俄罗斯喀山,来自上海市杨浦职业技术学校的年轻小伙徐澳门,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为中国斩获了车身修理项目金牌。这已经是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连续两届拿下这个项目的冠军,上一届在阿布扎比斩获车身修理项目金牌的,同样是来自上海杨浦职校的杨山巍。  上海拥有庞大的汽车产业基础,也出现过陶巍这样的汽车维修“大国工匠”,在不断向世界先进
詹小洪  代表进步势力的文在寅执政以来,核心就是废除那些英才教育基地。  韩国是一个深受儒教伦理影响的东方国家 ,通过读书升学是实现社会流动、改变出身地位阶层,乃至出人头地的不二法门。由此产生的弊病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课务负担过重,为了取得好成绩,学生放学后还要去课外辅导班补课,补习班费用(在韩国称作私教育费)又高,导致很多家庭不堪重负。家境好的学生能够上得起补习班,成绩也往往优于家境贫寒的学
不出所料,颁奖季大热门《三块广告牌》横扫第 75 届金球奖,囊括剧情类最佳影片、最佳女主、最佳男配和最佳剧本等分量最重的四项大奖,成最大赢家!    最佳女主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属于标准的实力派大演员(请注意,不是大明星),27岁刚出道就以《血迷宫》(1984)的精湛演技倾倒亿万影迷,39岁凭借《冰血暴》(1996)夺得奥斯卡影后,步履蹒跚的怀孕女警与凶残的杀手形成奇妙的张力。  毫不夸张地说,同
重庆,渣滓洞监狱、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  在重庆歌乐山下,有两处非常有名的景区,曾被后人戏称为“两口活棺材”,它们分别是近代有名的监狱渣滓洞和白公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正当人们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兴奋之中时,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三天,国民党特务在溃逃前夕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  那晚,歌乐山细雨霏霏。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中,血色弥漫。上百名被关押在白公馆、渣
崇拜是一種情绪的鼓舞,一种热烈的盲目,一种在意识到个人渺小之后恐慌的投射。  大学英语课本里有一句话:要是一件事听起来好得简直不像真的,这事多半儿就不是真的。(When something sounds too good to be true, it probably is.)比如圣诞老人,比如财务自由,又比如,超级英雄。  从天而降的完美英雄把世界拯救,故事从小听到大,习以为常,难免陈滥。钱钟书
都说2019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继年初《流浪地球》(以下简称《流》)蜚声海内外后,又一部科幻大片《上海堡垒》(以下简称《上》)也推出了。  《上海堡垒》导演滕华涛表示:“中国科幻电影能够薪火相传。”制片王琛表示:“希望跑好中国科幻电影接力中自己的这一棒。”综观来看,《上》作为第二部国产科幻大片,确有尝试探索科幻电影新路子的努力。与上海息息相关的科幻片  其实,《上》的筹备更早些。滕华涛2013
龚建华从兴趣到开始有主题的创作  1971年初中毕业后,我来到吴淞口东海舰队当兵,准备行李时,我把父亲的一架苏制相机放进了行李中,可以说从小就对摄影产生了浓厚兴趣。到了部队,我总喜欢拿出照相机给战友们拍点留影照。那时候还没有创作的概念,就是喜欢而已。1975年复员后,我被分配到上海客车厂工会,专职搞宣传,主要拍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和会议场景、文艺演出等等。工会给了我一个很宽广的舞台,让我有了发挥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