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艺术名画中的瓜菜色彩“神器”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大多数人都曾经、或正在为瓜菜色彩和瓜菜色彩搭配问题所困扰:爱生活的绘画,如何画出色彩明艳的瓜菜的画?怎样通过瓜菜色彩打造自己高雅的生活品味?
  为此,很多人都在问:“有没有能迅速掌握瓜菜色彩诀窍的工具书卖?”不得不遗憾的说,瓜菜色彩是一种个人化的生命体验,尽管有诀窍,但并非时时处处都应验;人们苦苦研究瓜菜色彩规律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时至今日,人们仍然为瓜菜色彩是什么以及瓜菜色彩怎么搭配才好看这些问题争论不休。
  在齐白石的《瓜果菜蔬选集》绘画题材中,菜蔬类作品是最能触及老人思乡情结的一类,他将这些日常所见之物,寄予了深层精神内涵,超越了绘画的内容和形式。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感人、雅俗共赏,是由于他对生活极端热爱,在作品中寄予了真情实感,这在菜蔬类作品中尤为突出。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他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关于齐白石绘画研究在网易博客上撰写以绘画瓜菜色彩为主的普及与研究文章有许多,其深刻的瓜菜色彩理论研究,独特易懂的瓜菜色彩入门方法,受到许多艺术院校师生的欢迎与支持。
  齐白石《瓜果菜蔬选集》独辟蹊径,以易懂易记的办法总结出许多前人未涉及的瓜菜色彩规律。既是名画,必有过人之处;绘画大师多年对瓜菜色彩的参悟,无声地呈现在画布的角落,等待有缘人来领悟;作者就在书中引领大家在瓜菜色彩的世界里遨游。
  作者在多年的绘画实践中对瓜菜色彩的学习和认识进行探索研究,并以西方绘画名作的瓜菜色彩鉴赏与分析为线索,详细分析了艺术名畫中的瓜菜色彩规律,发现了一些容易记住的瓜菜色彩“神器”,可以帮助绘画者迅速调准颜色,找到瓜菜色彩冷暖规律、配色规律和掌控色调的规律,从微观与宏观两方面揭开了瓜菜色彩神秘的面纱,从而使绘画者有可能在绘画瓜菜色彩上到达自由之境。
  齐白石《瓜果菜蔬选集》特别强调用印象派的瓜菜色彩方法,对传统瓜菜色彩表达方法与现代绘画流派的瓜菜色彩理念进行了梳理,找到了两者的共同规律和互相借鉴的方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发现了油画中瓜菜色彩的节奏与交响乐关系的原理,从而使西方绘画色调的奥秘水落石出。
  另外,该书开门见山地概括了全书的内容和目的:通过分析画作来阐述瓜菜色彩的理论、科学性和严谨性。这对于我们艺术家以及绘画初学者都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在创作时是感性挥洒内心感受,有时更加需要理性思维去分析和清楚地认识自我。从个人角度出发,齐白石《瓜果菜蔬选集》已经向我们揭示一些绘画理论的精髓,对未来的创作将是非常有帮助的。他的瓜菜色彩理论,对于冷暖色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了非常好的阐释。该书通过很多实例揭示了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发现很有趣,对此,让大家深有同感:“艺术总是相通的”,无论艺术以何种形式呈现。
  该书将瓜菜色彩感觉和处理方法以理论形式写出来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感觉是很难明确表达出来的,每个人的感觉不同,对瓜菜色彩处理的方法也不会相同。从很多画的瓜菜色彩中去总结规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了解规律后你可以更快地提高瓜菜色彩技法。写得委实新颖。因为有感而发,言之有物。只要肯按照书上指导意见进行实践,便会立竿见影。功夫不负有心人,一辈子的艺术实践积淀下来的结晶终于面世。并且能够在社会上起到作用,怎么能不让人高兴呢!和同仁们分享了!
  齐白石《瓜果菜蔬选集》,受到同道与艺术爱好者的推崇与好评,不少艺术院校与艺术培训中心把这本书列为教材,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这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该书通过欣赏、临摹、分析经典作品寻找瓜菜色彩规律,事半功倍,进步奇快;
  二、以印象派瓜菜色彩为中心,上至古典下至现代,从瓜菜色彩的角度对西方绘画艺术进行综述,本书也可看成是一部简明的西方绘画史;
  三、本书以大量的实例论证了瓜菜色彩问题既是心理的,也是科学的,力图建构瓜菜色彩的理论体系。
  白菜图,百财聚来齐白石《清白家风》。“清白传家”是齐白石画白菜的常用标题。齐白石生于“糠菜半年粮”的穷人世家,独以白菜为“菜之王”,念念不忘“先人三代咬其根”,认为“菜根香处最相思”,常以青白菜谐“清白”之音。齐白石一生喜画白菜,老人以自身的丰富阅历劝导着后辈做人处事朴厚的价值取向。齐白石《果蔬图》 白菜的第一个寓意,取自白菜的谐音,意为“百财”,有聚财、招财、发财、百财聚来的含意;白菜的第二个寓意,取自白菜的颜色和外形,寓意清白,表示洁身自立,纯洁无瑕。齐白石一生艰苦,晚年虽然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清淡简朴。他不讳言自己的贫苦出身,常吃的是从前的虾皮熬白菜,常睡的是从前睡过的木板床。曾言:“鸭汤煮萝卜白菜,远胜满汉筵席二十四味。余谓文正公此语犹有富贵气,不若冬笋炒白菜,不借他味,满汉筵席真不如也。
  丝瓜图,丝瓜——思念和牵挂,在古代丝瓜通常是福禄的寓意,取谐音。因为丝瓜是葫芦科植物,葫芦和丝瓜都有福禄的寓意。现在丝瓜也用来表示思念和牵挂,也是取谐音,思挂。齐白石晚年的时候,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去自家的菜园,为葡萄、丝瓜、花生等瓜果除草、施肥,长年坚持不辍。
  葡萄图,白石老人常画葡萄,葡萄籽多,因而寓意“多子多福”。藤条、墨叶之间,晶莹剔透,犹如一串串紫色的明珠,呈现出旺盛的生机,也营造了画面明朗乐观的基调。在齐白石众多的绘画题材中蔬果类作品是最能触及老人思乡情结的一类,他将这些日常所见之物,寄予了深层精神内涵,超越了绘画的内容和形式。齐白石最爱画各种蔬菜都是他从小就吃过、种过的东西,牵系着他的儿时记忆与乡思。
  石榴图,石榴——家族兴旺。《石榴》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以其为家族兴旺、多子多福的象征。北京画院藏有一幅齐白石1922年作的《石榴》,这已是他在北京定居的第三个年头。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眷恋,时刻萦绕他脑中,对那些曾经维持自己和家人生计的蔬果,他依然难忘。
其他文献
6月25日至28日,由河北省文联、当代人杂志社、承德市文联主办,承德市作协、《热河》杂志社承办的“歌唱祖国、礼赞英雄——承德生态文明采风采访创作活动”在承德举行。来自全省文联系统期刊联盟17家成员單位的40多位作家,走进承德美丽乡村,感受农村崭新的变化,采集文学创作素材。  这些作家,有的二十多年前到过承德,有的是第一次来。不管对承德是否“旧时相识”,这一次走进,都全身心投入,像第一次见面一样,感
目前厚皮甜瓜推广的品种大多数只适合春季栽培,少数品种可春秋季兼用,但秋季的表现较差,主要表现在抗病性差,不易结果,品质变差,不耐贮运等方面。为此,本所开始注重秋延后栽培专用甜瓜品种的选育,2001年秋筛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新组合,通过几年的试验,2004年10月通过国家级鉴定,定名为“海蜜4号”。开发推广秋延后栽培专用甜瓜品种,可促进厚皮甜瓜秋季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填补深秋初冬季节商品甜瓜市场供应的
摘 要: 近些年,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发展迅速,已进入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新阶段,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西瓜、甜瓜和黄瓜是葫芦科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初步成果。综述了近几年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主要研究方法如表达序列标签(EST)、TILLING技术、DNA芯片和RNA干涉(RNAi)等在西瓜、甜瓜和黄瓜上的应用概况,并展望了未来葫芦科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发展趋势。  
为了推动全国西瓜甜瓜产业绿色发展,全面推广应用绿色生产技术,以西瓜甜瓜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并纪念全国西瓜甜瓜科研生产协作会活动开展60周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专业委员会发起主办并与有关单位协商,以“产业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科研生产协作,提升质量效益。”为主题,兹定于2019年8月在新疆昌吉召开“全国西瓜甜瓜产业绿色发展观摩研讨会暨全国西瓜甜瓜科研生产协作活动60
我要三把锄头、五把镰刀、一只筢子  其中一把锄头是陶潜戴着月亮扛过的  要水牛一头,羊一群,五六十只  牛是杜牧在清明雨中看到的牧童骑的那头  要庄稼地三亩,可种玉米、豌豆和高粱  三千豌豆里要有一位清纯的豌豆公主  要有茅庐三间、瓜棚一处、菜园一畦  菜园里长着茂盛的后庭花  屋里要有蟋蟀,十月时到我床下  田里要有蚱蜢,冬天跳进济慈的炉火里  这些都没有,就讓我借孟郊的驴子骑上  至少,有路可
齐白石老人一身中式打扮,拄着根很漂亮的杖,胸前戴一枚小葫蘆,葫芦也常在白石老人的画里出现。葫芦发音接近“福禄”,其意义便在这里,如果再画几只小蜜蜂,那便齐全了,是福禄甜蜜。人生在世,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中国画重境界,也重寓意,一幅画,挂在家里让人有美好的想象,这便是画家们的某种追求。这让我想到欧亨利的那篇短篇小说《最后一片绿叶》,艺术家应该向这篇小说中的那位“画家”学习,为了人间的美好,多用自己的
从红尘滚滚的城市一头来到陕北的某一个村落,倘若是冬天,你会觉得荒凉并不可怕。路过一个村口,一片只剩秸秆和枯藤的田间,没有什么可以遮住阳光,大地在繁华落尽后,原貌在阳光下坦坦荡荡。这时的天地,是没有欲求的世界,是灵魂回归到肉体的出发地。这是本能的回归。一个季节在色衰之后,这个状态就是必然的归宿。  冬村,阳光和北风不停地汲取欲求的颜色,不停地琢磨叶子的锐角。这样,冬村的轮廓在两个节气过后,逐渐成形了
摘 要: 西瓜是开封市的传统特产,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然而,近年也常遭受价低滞销的困扰,2013年开封西瓜再次出现了价低卖难现象,影响了农民收入。西瓜滞销虽然存在天气影响等一些客观原因,但也暴露出开封市西瓜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和问题。本文通过对西瓜价低滞销的原因分析、各地成功经验的借鉴来探讨重振开封西瓜的措施,使“汴梁西瓜”品牌更加响亮,瓜农收益更高。  关键词: 西瓜;
唐立梅,保定蠡县人,1981年出生,浙江大学地质学专业博士后,现为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我国首位乘“蛟龙”号潜入大洋深处的女科学家。先后荣获“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联合国妇女署与网易举办的“女性传媒大奖”、“首届浙江最美科技人”等荣誉或称号,入展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新中国百位女性第一与中国梦”展览。  2017年11月8日,一艘前往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轮船“雪龙”号从
王毓洪,男,1968年7月出生,硕士,高级农艺师。现任宁波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中国园艺学会长江蔬菜协会理事,浙江省园艺学会理事,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兼职教授,浙江万里学院创业导师,宁波市新农村建设顾问团专家,《宁波农业科技》编委,宁波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08年任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浙江宁波综合试验站站长。  一直从事瓜菜育种、引种、栽培技术研究与科技成果推广工作,重点开展甜瓜、瓜类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