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手段之一。农村中学体育既是我国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促进着农村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农村学校体育的和谐发展,进而影响教育的和谐发展。
一、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
1.领导方面。现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是目前各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这些法规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为学校、学生和体育教师履行应尽的职责及维护应有的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证。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的领导和体育教师对这几个国家文件并不是很清楚,虽然认识到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仍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观念束缚,多以“提高升学率”“经费不足、条件差”为学校体育发展差找理由。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是不能有效地贯彻,从表面层次来讲是对国家文件的理解不力,从深层次来说就是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漠视。
2.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观念方面。目前,很多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科研水平低下,即使是发表过论文那也是单纯的为了职称需要,很少有体育教师主动的去从事科研。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由于一般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缺编,造成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不但要教学还要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这在某种程度上占据了他们的时间。第二是农村体育教师一般很少接到教育局或者省里的课题,学校教研课题也与他们无缘,这也是造成他们科研水平低下的客观原因。第三是有很多教师只重视体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不注意体育教学新方法、体育知识的及时更新,不了解体育教学的前沿动态,虽然具备很强的教学实践水平,但是自身的知识结构则很难上升到理论高度,这也是制约他们科研水平的一个主观因素。
长期的应试教育、技术教育的惯性根深蒂固,教师教学的观念没有大的变动,教学的主观性很强,对教学进度和考核标准没有统一的要求。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掌握不彻底,理解不透彻,未能彻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尤其是在初三阶段,中考考什么项目,教师就教什么项目,体育课堂也是这些项目,教学方法较单一,缺乏创造性,加之农村体育教学缺乏场地器材,愈发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不高。
3.关于体育图书文献资料的情况。图书、文献资料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后及时进行体育知识更新的学习工具,有不少市区初中具备了这一条件,但很多农村中学由于缺乏相应的体育经费和资金,造成体育图书、杂志的严重匮乏。即使有部分学校有相应的体育资料那也是东并西凑过来的陈旧资料,没有任何关于体育健身的书籍,更没有体育方面的新书籍。这不但影响到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
4.体育场地、设施方面。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教学工作是否得到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从目前状况来看,很多初中学校体育场地要么是煤渣跑道,要么是土跑道,拥有塑胶跑道的学校凤毛麟角,更谈不上专门的排球、篮球、羽毛球、足球场地了。遇到雨雪天,体育课成了泡影,再加上各学校学生多、场地狭小,人均场地面积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在体育设施方面,很多农村初中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并且十分落后,有很多器材设备都是用过很多年,再加上学校不重视器材的维护和保养,造成器材设备的陈旧落后,这直接导致学生不能充分享受到锻炼身体的物质保障。
二、解决对策
1.领导要及时转变观念。观念的转变是一切改革的先导,不从根本上改变陈旧观念,一切改革都只能流于形式。首先,各初中学校领导要及时更新旧有应试教育观念,深刻理解中央相关文件精神,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使《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件》等法规文件得以贯彻落实和具体实施,切实履行好一个领导应有的职责。领导观念改变了,重视体育了,才能有效地推进农村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其次,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也要彻底地改变传统教学观点,积极主动学习体育新课标,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及时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把教学的中心从重视学生的竞技、技能的提高转移到重视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来,真正把将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贯彻于学校体育教育之中。
2.加大体育经费和改善体育设备。相关职能部门要从根本上重视体育,在政策上给予必要支持和倾斜,切实解决好农村学校的体育经费问题,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所需的场地、器材设备。如果学校财政不够,课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财政支持,或者争取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自由的体育锻炼环境。
3.加强农村体育教师的后培训和交流。各学校每年要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或进修,切实提高他们的师德和教学修养,有条件的可把体育教师送到省里或国家机构培训。让他们在培训中学到最新的科学教育理论和体育前言知识。在每学期的开始或结束组织体育教师认真学习体育新课标,领会其改革精神实质,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念,让他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准备。另外,要定期的举行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会,组织县、乡体育教师到城市相应学校观摩考察,使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得到互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还可以邀请市区或者省里的优秀体育教师来校举办讲座;组织县、乡镇体育教师到城乡学校上课或办讲座,促进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
1.领导方面。现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实施办法》是目前各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这些法规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为学校、学生和体育教师履行应尽的职责及维护应有的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证。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的领导和体育教师对这几个国家文件并不是很清楚,虽然认识到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仍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观念束缚,多以“提高升学率”“经费不足、条件差”为学校体育发展差找理由。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是不能有效地贯彻,从表面层次来讲是对国家文件的理解不力,从深层次来说就是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漠视。
2.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观念方面。目前,很多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科研水平低下,即使是发表过论文那也是单纯的为了职称需要,很少有体育教师主动的去从事科研。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由于一般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缺编,造成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不但要教学还要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这在某种程度上占据了他们的时间。第二是农村体育教师一般很少接到教育局或者省里的课题,学校教研课题也与他们无缘,这也是造成他们科研水平低下的客观原因。第三是有很多教师只重视体育教学经验的积累,不注意体育教学新方法、体育知识的及时更新,不了解体育教学的前沿动态,虽然具备很强的教学实践水平,但是自身的知识结构则很难上升到理论高度,这也是制约他们科研水平的一个主观因素。
长期的应试教育、技术教育的惯性根深蒂固,教师教学的观念没有大的变动,教学的主观性很强,对教学进度和考核标准没有统一的要求。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掌握不彻底,理解不透彻,未能彻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尤其是在初三阶段,中考考什么项目,教师就教什么项目,体育课堂也是这些项目,教学方法较单一,缺乏创造性,加之农村体育教学缺乏场地器材,愈发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不高。
3.关于体育图书文献资料的情况。图书、文献资料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后及时进行体育知识更新的学习工具,有不少市区初中具备了这一条件,但很多农村中学由于缺乏相应的体育经费和资金,造成体育图书、杂志的严重匮乏。即使有部分学校有相应的体育资料那也是东并西凑过来的陈旧资料,没有任何关于体育健身的书籍,更没有体育方面的新书籍。这不但影响到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
4.体育场地、设施方面。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教学工作是否得到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从目前状况来看,很多初中学校体育场地要么是煤渣跑道,要么是土跑道,拥有塑胶跑道的学校凤毛麟角,更谈不上专门的排球、篮球、羽毛球、足球场地了。遇到雨雪天,体育课成了泡影,再加上各学校学生多、场地狭小,人均场地面积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在体育设施方面,很多农村初中体育设施严重不足,并且十分落后,有很多器材设备都是用过很多年,再加上学校不重视器材的维护和保养,造成器材设备的陈旧落后,这直接导致学生不能充分享受到锻炼身体的物质保障。
二、解决对策
1.领导要及时转变观念。观念的转变是一切改革的先导,不从根本上改变陈旧观念,一切改革都只能流于形式。首先,各初中学校领导要及时更新旧有应试教育观念,深刻理解中央相关文件精神,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使《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件》等法规文件得以贯彻落实和具体实施,切实履行好一个领导应有的职责。领导观念改变了,重视体育了,才能有效地推进农村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其次,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也要彻底地改变传统教学观点,积极主动学习体育新课标,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及时更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把教学的中心从重视学生的竞技、技能的提高转移到重视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来,真正把将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贯彻于学校体育教育之中。
2.加大体育经费和改善体育设备。相关职能部门要从根本上重视体育,在政策上给予必要支持和倾斜,切实解决好农村学校的体育经费问题,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所需的场地、器材设备。如果学校财政不够,课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财政支持,或者争取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自由的体育锻炼环境。
3.加强农村体育教师的后培训和交流。各学校每年要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或进修,切实提高他们的师德和教学修养,有条件的可把体育教师送到省里或国家机构培训。让他们在培训中学到最新的科学教育理论和体育前言知识。在每学期的开始或结束组织体育教师认真学习体育新课标,领会其改革精神实质,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念,让他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准备。另外,要定期的举行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会,组织县、乡体育教师到城市相应学校观摩考察,使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得到互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还可以邀请市区或者省里的优秀体育教师来校举办讲座;组织县、乡镇体育教师到城乡学校上课或办讲座,促进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