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37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肌少症、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合并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383例RA患者和158名健康者,记录RA临床、实验室指标.摄脊柱(T5-L5)X线正侧位片并采用半定量法判断有无脊柱骨折发生,以生物电阻抗法测四肢骨骼肌质量,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髋部和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383例RA患者根据其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和BMD分为4组:无肌少症且无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组64例,有肌少症无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组44例,无肌少症有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组86例,有肌少症且有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组189例,分析肌少症、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在RA患者合并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意义.结果 RA组脊柱骨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1.1%vs 3.8%,χ2=24.954,P<0.001),RA组较对照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和肌少症发生率均明显增高(71.8%vs 41.8%,χ2=43.287;60.8%vs 9.0%,χ2=120.093,P均<0.001),且4组RA间脊柱骨折发生率有明显差别(4.7%、11.4%、17.4%和30.7%,χ2=23.947,P<0.001).非参数检验显示4组RA间关节压痛、压痛指数、血沉、DAS28、糖皮质激素日剂量和疗程、HAQ及sharp评分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 显示:年龄(OR=1.073,P<0.001,95%CI:1.041~1.107)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OR=3.221,P=0.001,95%CI:1.663~6.242)是RA患者发生脊柱骨折的危险因素,而腰椎BMD(OR=0.093,P=0.009,95%CI:0.015~0.555)和SMI(OR=0.716,P=0.032,95%CI:0.527~0.973)是RA患者发生脊柱骨折的保护因素.结论 RA患者肌少症、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和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均明显增高,肌少症、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与RA患者的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为工程设计、分析和优化技术带来了全面的变革。计算机硬件、计算技术、应用数学、力学、计算机图形学、软件等技术的不断结合、融
目的通过观察牙周机械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龈沟液疱疹病毒检出率的变化,分析慢性牙周炎与疱疹病毒的关系,并且为牙周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一个微生物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口腔科进行牙周机械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6例,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个周、2个月、4个月时点龈沟液中的巨细胞病毒(HCMB)和EB病毒1型(EB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