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断文中实词的含义,主要针对没有或很少在课本中出现的实词。汉字数量众多,不可能一一背记下来,这就要求学习时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一般来说,只要掌握一定方法,积累一定经验,是可以准确把握其含义的。
借助语境推断
所有的文字都是特定语言环境的产物。上下文之间一般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如相互解释、互相照应,或者暗示关系。
[例1]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分析 谢弘微,过继给叔父作嗣子,因名犯继母名讳,即名字中有和继母名字相同的字,所以改名。这一点可以根据前面的“以弘微为嗣”推断。后面“行”字,该读xíng还是háng?结合前文犯讳一事,可以推知是“以字行于世”的意思。“行”字该读为xíng,可解释为“通行”。
译文 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父亲叫谢思,任武昌太守。堂叔谢峻是司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继子。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继母的名讳,所以用字代名。
[例2]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泛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
分析 鲁芝“耽思坟籍”是什么意思?是指年轻时沉迷于某些事物吗?结合上下文分析可知,鲁芝家世显赫,但是成长经历坎坷。“耽思坟籍”之后是鲁芝通过察举做官的简述。“坟籍”一词联系成语“三坟五典”,能推断出是指文化典籍。结合上下文,“耽思坟籍”意为“致力于文化典籍的研究”。
译文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世代有美名,是西州的大户人家。他的父亲被郭氾所害。鲁芝从小流离失所。十七岁时迁居雍地,致力于文化典籍研究。被郡守举荐为上计吏,后被州郡征召为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是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于是举荐他为孝廉,任命他为郎中。
[归 纳 利用语境推断实际上是利用词语使用的情境与文章逻辑判定词语的意思。其中词语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非常重要,因为所有的文章都是由一定的逻辑结构和语言形式组成的,所以理解文章及语言表达逻辑的同时也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和文章的相关内容。例1中提及的谢弘微与谢峻的关系,在帮助我们理解后文内容上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借助对称结构推断
[例3] 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
分析 “不为利害见将”中的“见将”该怎样理解?根据对称结构,“不为利害见将”与上文的“不好徼名于世”是意思一致。“见将”,被束缚。“不为利害见将”,不为利害所束缚,即坚持真理,不因為个人的利害得失而放弃真理。
“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也是对称结构,“大过”与“细非”的意思分别是“大的过错”与“小的错误”。
译文 (王充)不图在社会上出名,不为个人的利害得失而被束缚。经常说别人的长处,很少说别人的缺点。他能够原谅别人大的错误,也惋惜别人细小的过失。
[例4] 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匠心,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
分析 在这两个对仗句式中,境的意思是“境界,物境”,心的意思是“心思,匠心”。抓住“境”“心”二字,区别“人”“物”两端,读者虽没有亲历白居易所述的白蘋洲,亦足以将“物境”与“匠心”合二为一,体会名家追求的理想居所之妙。
译文 通常胜境之地,得到人然后才能发生;人有独特的构思设计,得到美景然后才能展开。境心相遇,一定有迹可循吗?
[归 纳 并列结构的词语,前后两部分对称,意思相反或相近。文言文中对称结构比比皆是,利用对称结构,成功推断出词语的词意、词性和活用类型并非难事。]
借助课本已学词语意思推断
[例5] 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
分析 “夙”字我们在课文中学过。
《陈情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夙”,名词,意为“早,早年”。
《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夙”, 名词,意为“早晨”。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死者冯渊与薛蟠原系夙孽相逢,今狭路既遇,原应了结。”“夙”, 形容词,意为“平素,过去的,旧有的”。
此处“夙敏”可翻译为“早慧”。
译文 这个孩子深沉又早慧,最适合、适宜(必然)成为有用的人才。
[例6] 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分析 “委”字意为“委托,托付”,动词。《过秦论》中有“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与本句中的“委”字同义。
译文 谢混的妻子晋陵公主便把谢混的家事托付给谢弘微。
[例7]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
分析 “是”字,意为正确,此处用为意动词,意为“认为……正确”。《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清刘开《问说》:“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译文 后来,大家质问他,范纯礼说:“陵寝都在本县境内,一年四季修缮整治没有停下来的时间,现在却与其他县平均赋役。何不将赋役搁置下来,用它来供奉平时的用度呢?”韩琦认为他的想法是对的。
[归 纳 利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的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来推断新的阅读材料中的相关词语的意思,这种推断实际上是一种知识迁移,要求同学们充分掌握课文中学过的知识。]
解题方法有很多,但归根结底,精读才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只要真正读懂了文章,做文言文试题就是小菜一碟。
(责任编辑 / 李晓静)
借助语境推断
所有的文字都是特定语言环境的产物。上下文之间一般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如相互解释、互相照应,或者暗示关系。
[例1]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分析 谢弘微,过继给叔父作嗣子,因名犯继母名讳,即名字中有和继母名字相同的字,所以改名。这一点可以根据前面的“以弘微为嗣”推断。后面“行”字,该读xíng还是háng?结合前文犯讳一事,可以推知是“以字行于世”的意思。“行”字该读为xíng,可解释为“通行”。
译文 谢弘微,是陈郡阳夏人。父亲叫谢思,任武昌太守。堂叔谢峻是司空谢琰的第二个儿子。谢峻自己无子,就以谢弘微为继子。谢弘微本名密,因为触犯了继母的名讳,所以用字代名。
[例2]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泛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
分析 鲁芝“耽思坟籍”是什么意思?是指年轻时沉迷于某些事物吗?结合上下文分析可知,鲁芝家世显赫,但是成长经历坎坷。“耽思坟籍”之后是鲁芝通过察举做官的简述。“坟籍”一词联系成语“三坟五典”,能推断出是指文化典籍。结合上下文,“耽思坟籍”意为“致力于文化典籍的研究”。
译文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世代有美名,是西州的大户人家。他的父亲被郭氾所害。鲁芝从小流离失所。十七岁时迁居雍地,致力于文化典籍研究。被郡守举荐为上计吏,后被州郡征召为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是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于是举荐他为孝廉,任命他为郎中。
[归 纳 利用语境推断实际上是利用词语使用的情境与文章逻辑判定词语的意思。其中词语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非常重要,因为所有的文章都是由一定的逻辑结构和语言形式组成的,所以理解文章及语言表达逻辑的同时也就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和文章的相关内容。例1中提及的谢弘微与谢峻的关系,在帮助我们理解后文内容上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借助对称结构推断
[例3] 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
分析 “不为利害见将”中的“见将”该怎样理解?根据对称结构,“不为利害见将”与上文的“不好徼名于世”是意思一致。“见将”,被束缚。“不为利害见将”,不为利害所束缚,即坚持真理,不因為个人的利害得失而放弃真理。
“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也是对称结构,“大过”与“细非”的意思分别是“大的过错”与“小的错误”。
译文 (王充)不图在社会上出名,不为个人的利害得失而被束缚。经常说别人的长处,很少说别人的缺点。他能够原谅别人大的错误,也惋惜别人细小的过失。
[例4] 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匠心,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
分析 在这两个对仗句式中,境的意思是“境界,物境”,心的意思是“心思,匠心”。抓住“境”“心”二字,区别“人”“物”两端,读者虽没有亲历白居易所述的白蘋洲,亦足以将“物境”与“匠心”合二为一,体会名家追求的理想居所之妙。
译文 通常胜境之地,得到人然后才能发生;人有独特的构思设计,得到美景然后才能展开。境心相遇,一定有迹可循吗?
[归 纳 并列结构的词语,前后两部分对称,意思相反或相近。文言文中对称结构比比皆是,利用对称结构,成功推断出词语的词意、词性和活用类型并非难事。]
借助课本已学词语意思推断
[例5] 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
分析 “夙”字我们在课文中学过。
《陈情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夙”,名词,意为“早,早年”。
《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夙”, 名词,意为“早晨”。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死者冯渊与薛蟠原系夙孽相逢,今狭路既遇,原应了结。”“夙”, 形容词,意为“平素,过去的,旧有的”。
此处“夙敏”可翻译为“早慧”。
译文 这个孩子深沉又早慧,最适合、适宜(必然)成为有用的人才。
[例6] 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以弘微
分析 “委”字意为“委托,托付”,动词。《过秦论》中有“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与本句中的“委”字同义。
译文 谢混的妻子晋陵公主便把谢混的家事托付给谢弘微。
[例7] 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
分析 “是”字,意为正确,此处用为意动词,意为“认为……正确”。《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清刘开《问说》:“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译文 后来,大家质问他,范纯礼说:“陵寝都在本县境内,一年四季修缮整治没有停下来的时间,现在却与其他县平均赋役。何不将赋役搁置下来,用它来供奉平时的用度呢?”韩琦认为他的想法是对的。
[归 纳 利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的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来推断新的阅读材料中的相关词语的意思,这种推断实际上是一种知识迁移,要求同学们充分掌握课文中学过的知识。]
解题方法有很多,但归根结底,精读才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只要真正读懂了文章,做文言文试题就是小菜一碟。
(责任编辑 / 李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