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互联网+”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途径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y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互联网元素,不仅能够将抽象化的知识具象化,还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消除对数学学习的畏惧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以便于帮助学生以更加简便的方式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带来教学内容,能构建一个积极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更高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中来。但在现阶段数学课堂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全面地了解,并及时地进行解决,才能发挥出互联网教学的积极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互联网+”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
  (一)大数据采集学生的基本信息,做好教学指导工作
  大数据的出现,给教师带来了便利,使得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学生的基本信息,帮助教师抓住了学生的特点。教师使用大数据的时候,能够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来汇总学生的信息,从中筛选对教学有帮助的内容,然后围绕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学生与教师进行良性沟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尽快掌握数学知识点。由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互联网+”,应懂得使用大数据采集学生的基本信息,做好教学指导工作。
  (二)设计微课视频,深度剖析数学知识点
  微课视频,对于理解知识速度慢的学生来说,是较为有优势的一种学习方式。因为微课视频更加重视碎片化知识的教学,能够在广度和深度上丰富知识的营养成分,提高知识的价值。教师可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围绕学生进行微课视频引导,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的技巧,减少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阻力,使学生由浅层次的学习迈入到深层次学习中,调动学生的学习活力。学生经过微课视频学习,会清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知道哪些是课堂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做到有计划地学习。由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互联网+”,应懂得设计微课视频,深度剖析数学知识点。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相关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勾股定理,知道怎样使用勾股定理来解决三角形问题,加深学生课堂学习印象,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了6分钟的微课视频,在视频中先是为学生介绍了勾股定理的历史,展示了“赵爽弦图”以及“毕达哥拉斯”是如何探究勾股定理的。接着,笔者在微课视频中对学生进行提问:“视频中的三个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有着怎样的关系?可以转化得到什么?三角形三边在数量上有着怎样的关系?是否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具备这样的特点?”学生带着问题投身到课堂学习中,了解了勾股定理的内容,结合现实案例对勾股定理展开了剖析,理解了勾股定理的内容,经过自己的探索找出了问题的答案。
  (三)云课件辅助学生讨论,活跃学生的数学头脑
  云课件的存在可以弥补教师教学上的不足,使学生经过云课件学习之后,留有更多的时间讨论自己学习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在为学生设计云课件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质疑意识,使学生在怀疑的过程中,自动投身到问题思考中,了解知识背后的来龙去脉。学生在讨论中会形成分享的意识,懂得开口表达自己的意见,找到与自己思想一致的朋友,由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互联网+”,应懂得云课件辅助学生讨论,活跃学生的数学头脑。
  (四)思维可视化,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思维可视化是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使不可视的内容可视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吸收数学的养分。教师将思维可视化融入到数学课堂中,能够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的思维品质,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思维扩散,促使学生找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在思维锻炼中会熟悉数学学习的特点,知道怎样围绕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填充,拓宽思维框架。由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互联网+”,应懂得思维可视化,有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例如,在学习“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相关内容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點和圆的位置关系,能够科学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完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框架,在教学中依托信息技术软件,打开思维导图,确定研究主题,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剖析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笔者先是借助动画向学生展示了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交际变化,接着让学生判断,点和圆、直线和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笔者将学生的答案整理后融入到思维导图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学生经过思维导图的引导,能够抓住数学学习的脉络,完善知识框架,懂得依据直线和圆的半径的数量关系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
  (五)与学生实践相衔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
  实践出真知。教师组织学生实践,是为了更好地优化学生学习,让学生了解怎样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在学生实践的时候,要充分信任学生,帮助学生,有效发挥学生的优势。学生实践,赢得了参与的乐趣,学会了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加快了知识的吸收进度。由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互联网+”,应懂得与学生实践相衔接,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例如,在学习“画轴对称图形”的相关内容时,笔者为学生设置了实践任务,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绘制轴对称图形,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而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笔者会进行巡逻,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学生实践动手之后,会借助信息技术点评学生,分析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把握,总结课堂作业完成效率等,为下一步的教学指导提供依据。教师在考查学生的时候,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知识。
  结语
  学生在数学课堂探索中,了解了数学知识特点,知道了怎样借助互联网的帮助来打开自己看世界的窗口,增加对数学知识的积累,形成更加全面、科学的学习心态,掌握数学学习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玫.基于“互联网+”的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9(60):90.
  [2]许俊.“互联网+”信息反馈教学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7):30.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今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要有效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进而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整体性的发展。在具体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时,除了要重视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同时也应当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生在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下去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能够更为快速的获取和吸收知识。为此,老师在具体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必须要以快乐教育理念为根本教学前提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在此基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国家科技、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教育的发展也变得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教育,就拿初中物理教学来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践这一方面入手,使物理教学更加生活化。并且还可以结合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更加牢固地掌握课本知识,并能学以致用,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为此,将通过以下内容就如何展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进行讨论。  关键词:初中物理;认识与
摘要:随着人类推理的进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学科教学为基础,提高认知能力,提高意志力。是提高数学技能和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在其他学科的成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能力,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妨碍学生认真思考,让学生多方面发现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数学是一门注重理性思
摘要:利用网络,教师可为学生实现远程教学,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帮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成绩,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进行线上、线下知识的有效整合研究,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知识,更好地理解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方式,更好地提升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教学方法随时代的
摘要:一直以来,信息技术教学都在运用统一的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形式比较滞后,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来讲,借助多元教学模式和深度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小组中不仅可以完成学习目标,还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之间也可以互取所长;针对教师来讲,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 不需要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畅快教学,学生也能痛快学习,这样教师在课堂中会产生满足感。  
摘要: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贴近生活,以生活实例作为活教材融入教学中。因此,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融合,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相应的生活化实例,为学生创设一个实效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情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生活中处处是知识,课本上的知识也是从生活中总结、提炼出来的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非常重要。老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忽视阅读部分的教学,要明确阅读教学对学生思维和写作能力培养的作用。老师对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应该找到合适的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能力;培养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新课标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
摘要:在新时代新教育形式下,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是一门可以很好锻炼学生思维的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具体分析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望教师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学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摘要:小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掌握良好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但小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思想难以控制。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加入打击乐器的学习,会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有效地使用打击乐。  关键词:打击乐;小学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深入发展,小学音乐课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积极主动的学生对音乐课充满了希望,
摘要: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与实际教学不断融合,数学教学不再只是知识的传输,更是思维的培养和形成。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学生接下来在数学学科中的学习与发展。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