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导图是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的。它能够清晰的体现一个问题的多个层面,以及每一个层面的不同表达形式,以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体现了线性、面型、立体式各元素之间的关系,重点突出,内容全面,富有特色。思维导图作为一个可以提高我们工作学习效率,促进我们思维扩展的工具,运用到越来越多教育实践中,为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生活与哲学》复习中使用思维导图效果特别明显。
【关键词】思维导图 生活与哲学 复习
一、认识和掌握思维导图
“大脑先生”托尼·巴赞194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先后获得心理学、英语语言学、数学和普通科学等多种学位。1971年托尼·巴赞开始将他的研究成果集结成书,慢慢形成了发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和思维导图法(Mind Mapping)的概念。思维导图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使人们关注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它允许学习者产生无限制的联想,这使思维过程更具创造性。随着人们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和掌握,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运用思维导图带来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诸多行为表现。思维导图的最大优势是能够清晰的体现一个问题的多个层面,以及每一个层面的不同表达形式,以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体现了线性、面型、立体式各元素之间的关系,重点突出,内容全面,富有特色。
我有幸于2009年10月开始接触并使用托尼巴赞参与开发的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mindmanager,它是由美国Mindjet公司开发,界面可视化,有着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功能,可让使用者有序地组织思维、资源和项目进程。mindmanager与同类思维导图软件最大的优势,是软件同Microsoft软件无缝集成,快速将数据导入或导出到Microsoft Word, PowerPoint, Excel, Outlook, Project 和 Visio中,使之有极高的使用人群,也越来越多受到人们的青睐。思维导图作为一个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促进思维扩展的工具,它可以运用到越来越多教育实践中,为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思维导图在《生活与哲学》复习中的妙用
认识《思维导图》,运用mindmanager让我十分兴奋,在2011届高三复习过程中就亲自尝试制作了高中《思想政治》4个必修模块及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共5本书的“大师级思维导图”,里面主要反映章节、课题、理论和有关这个课题的方方面面。 经过与学生分享,共同学习以及毕业生的沟通,感觉在《生活与哲学》复习中效果特别明显。
(一)抛砖——让学生认识思维导图
在我要进行复习之前一周,我向学生预告说,我将要把《生活与哲学》这本书变成一张纸,并且给取了个名字:一本书一张纸一年时政。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大师级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在所有时间内保持对知识“图景”的整体展望,因而可以给予学生一种平衡,并对所学课题有整体的全面理解,增强大脑对于知识的“渴望”;它比线性笔记少占许多篇幅,10到100页的线性课文可以总结到一张思维导图里面去;它使学生的大脑有一个焦点和结构,学生可以在里面把任何课题的知识综合起来;它允许你把自己的想法与书籍、讲座或者宣讲中表达出来的思想联系起来;它复习起来的效果和效率都大得多;它会强化学生对一些书本知识的记忆力及理解,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课程中出类拔萃。课后学生发出感慨:真是“一览众山小”,在“云端”看东西真是不一样。
(二)引玉——让学生深信思维导图
在学生们用“大师级思维导图”复习并收到效果之后,我与学生们探讨为什么思维导图如此神奇。
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模式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除了提供一个正确而快速的学习方法与工具外,它还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极致的方法,将可提升思考技巧,大幅增进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它与传统笔记法和学习法有量子跳跃式的差异, 主要是因为它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并且开展人人生而具有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
思维导图这个能打开大脑潜能的强有力的图解工具,它能同时让您运用大脑皮层的所有智能,包括词汇、图像、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感知。它可以运用于生活的各个层面,帮助您更有效地学习,更清晰地思维。自人们接受学校的教育以来,在阅读或学习过程中,为记住学习内容,养成了按顺序做常规笔记的习惯。然而我们很少意识到:此种传统的笔记方法存在着非常致命的弱点!托尼·巴赞在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后,明确而深刻地对传统笔记和思维导图笔记进行了对比。
传统笔记 思维导图笔记
※埋没了关键词:重要的内容要由关键词来表达,然而常规标准笔记中,这些关键词却埋没在一大堆相对不重要的词汇之中,阻碍了大脑对各关键概念之间作出合适的联想。
※不易记忆:单调的笔记看起来很枯燥,要点也很相似,会使大脑处于一种关催眠状态,让大脑拒绝和抵触吸收信息。
※浪费时间:要求记些不必要的内容;读些不需要的材料;复习不需要的材料;再次寻找关键词。
※不能有效刺激大脑:标准笔记的线性表达阻碍大脑作出联想,因此对创造性和记忆造成消解效果,抑制思维过程。 ※只记忆相关的词可以节省时间:50%到95%;
※只读相关的词可节省时时间:90%多;
※复习思维导图笔记可节省时间:90%多;
※不必在不需要的词汇中寻找关键词可省时间:90%;
※集中精力于真正的问题;
※重要的关键词更为显眼;
※关键词并列在时空之中,可灵活组合,改善创造力和记忆力;
※易于在关键词之间产生清晰合适的联想;
※做思维导图的时候,人会处在不断有新发现和新关系的边缘,鼓励思想不间断和无穷尽地流动; ※大脑不断地利用其皮层技巧,起来越清醒,越来越愿意接受新事物。
通过上述对比,思维导图与和传统的学习记忆方法有四大优势
1. 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可以成倍提高学习效率,增进了理解和记忆能力。通过使用关键字强迫我们在做笔记的时候就要思考句子的要点到底是什么,这使我们可以积极地倾听讲课者。
2. 把学习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不需要浪费时间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上,节省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线会引导您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快速系统的整合知识,可以为您的知识融会贯通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恰恰是发散思维的具体化、形象化。
3. 思维导图具有极大的可伸缩性,它顺应了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从而可以使我们的主观意图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它能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人总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在学习新知识时,要把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相结合,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把新知识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能否具有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学习的关键。
4. 思维导图极大地激发我们的右脑。因为我们在创作导图的时候还使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左大脑负责逻辑、词汇、数字,而右大脑负责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巴赞说:“传统的记笔记方法是使用了大脑的一小部分,因为它主要使用的是逻辑和直线型的模式。”所以,图像的使用加深了我们的记忆,因为使用者可以把关键字和颜色、图案联系起来,这样就使用了我们的视觉感官。
(三)收获——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
众所周知,学校上课时间占据了我们80%左右的学习时间,可想而知,如果上课的效率提不上去,课后4个小时再怎么努力,甚至熬夜,花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只有不到10%的学生能够“应对自如,既能记好笔记,又有时间跟着老师的讲解进度进行思考”。思维导图可以让你成为这10%的顶尖高手。
在开始学习思维导图时,就要养成习惯,用充满图像与色彩的心智图把课文的重点整理起来,再运用联想的技巧一天背一点,“罗马非一日建成”,学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平时就要把老师教的一点一滴全部做好笔记。该如何做好平常的准备工作呢?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操作:
1. 根据课文或老师教的内容制作一张思维导图或几张“迷你思维导图”笔记。
2. 做完后,另外拿出一张白纸,不要看原有的思维导图,试着凭记忆把思维导图重新画一次。
3. 画完后跟原有的思维导图对照看看,在自己遗漏的重点旁边加上图像,加深记忆。这样以后复习时,也可以提醒自己这块是自己容易遗漏或忘记的部分。
4. 不断重复这项练习,直到可以把内容完整地画出来为止。
5. 在脑海中想一遍,直到思维导图的内容重点与图像能在脑海中完整地清晰浮现为止。
6. 上课时可以直接把老师的重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直接记录在课本上面,这些小部分重点的整理,可以视为“迷你思维导图”。回家复习功课时,再把同一课或同一单元的各个“迷你思维导图”整理在另一张空白纸上。
【参考文献】
[1][英]东尼·博赞著,丁大刚,张斌/译. 思维导图使用手册[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李晓鹏. 高考状无的屠龙宝刀[M].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
[3]章伟编. 高中政治知识图表[M]. 外交出版社,2011.
[4]杨大宇. 画出好成绩——通过思维导图提升分数[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5]刘曙光主编. 图析考点——能力思维导图[M]. 北京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思维导图 生活与哲学 复习
一、认识和掌握思维导图
“大脑先生”托尼·巴赞194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先后获得心理学、英语语言学、数学和普通科学等多种学位。1971年托尼·巴赞开始将他的研究成果集结成书,慢慢形成了发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和思维导图法(Mind Mapping)的概念。思维导图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使人们关注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它允许学习者产生无限制的联想,这使思维过程更具创造性。随着人们对思维导图的认识和掌握,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运用思维导图带来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诸多行为表现。思维导图的最大优势是能够清晰的体现一个问题的多个层面,以及每一个层面的不同表达形式,以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体现了线性、面型、立体式各元素之间的关系,重点突出,内容全面,富有特色。
我有幸于2009年10月开始接触并使用托尼巴赞参与开发的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mindmanager,它是由美国Mindjet公司开发,界面可视化,有着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功能,可让使用者有序地组织思维、资源和项目进程。mindmanager与同类思维导图软件最大的优势,是软件同Microsoft软件无缝集成,快速将数据导入或导出到Microsoft Word, PowerPoint, Excel, Outlook, Project 和 Visio中,使之有极高的使用人群,也越来越多受到人们的青睐。思维导图作为一个可以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促进思维扩展的工具,它可以运用到越来越多教育实践中,为教育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思维导图在《生活与哲学》复习中的妙用
认识《思维导图》,运用mindmanager让我十分兴奋,在2011届高三复习过程中就亲自尝试制作了高中《思想政治》4个必修模块及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共5本书的“大师级思维导图”,里面主要反映章节、课题、理论和有关这个课题的方方面面。 经过与学生分享,共同学习以及毕业生的沟通,感觉在《生活与哲学》复习中效果特别明显。
(一)抛砖——让学生认识思维导图
在我要进行复习之前一周,我向学生预告说,我将要把《生活与哲学》这本书变成一张纸,并且给取了个名字:一本书一张纸一年时政。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大师级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在所有时间内保持对知识“图景”的整体展望,因而可以给予学生一种平衡,并对所学课题有整体的全面理解,增强大脑对于知识的“渴望”;它比线性笔记少占许多篇幅,10到100页的线性课文可以总结到一张思维导图里面去;它使学生的大脑有一个焦点和结构,学生可以在里面把任何课题的知识综合起来;它允许你把自己的想法与书籍、讲座或者宣讲中表达出来的思想联系起来;它复习起来的效果和效率都大得多;它会强化学生对一些书本知识的记忆力及理解,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课程中出类拔萃。课后学生发出感慨:真是“一览众山小”,在“云端”看东西真是不一样。
(二)引玉——让学生深信思维导图
在学生们用“大师级思维导图”复习并收到效果之后,我与学生们探讨为什么思维导图如此神奇。
思维导图以放射性思考模式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除了提供一个正确而快速的学习方法与工具外,它还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极致的方法,将可提升思考技巧,大幅增进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它与传统笔记法和学习法有量子跳跃式的差异, 主要是因为它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并且开展人人生而具有的放射性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
思维导图这个能打开大脑潜能的强有力的图解工具,它能同时让您运用大脑皮层的所有智能,包括词汇、图像、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感知。它可以运用于生活的各个层面,帮助您更有效地学习,更清晰地思维。自人们接受学校的教育以来,在阅读或学习过程中,为记住学习内容,养成了按顺序做常规笔记的习惯。然而我们很少意识到:此种传统的笔记方法存在着非常致命的弱点!托尼·巴赞在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后,明确而深刻地对传统笔记和思维导图笔记进行了对比。
传统笔记 思维导图笔记
※埋没了关键词:重要的内容要由关键词来表达,然而常规标准笔记中,这些关键词却埋没在一大堆相对不重要的词汇之中,阻碍了大脑对各关键概念之间作出合适的联想。
※不易记忆:单调的笔记看起来很枯燥,要点也很相似,会使大脑处于一种关催眠状态,让大脑拒绝和抵触吸收信息。
※浪费时间:要求记些不必要的内容;读些不需要的材料;复习不需要的材料;再次寻找关键词。
※不能有效刺激大脑:标准笔记的线性表达阻碍大脑作出联想,因此对创造性和记忆造成消解效果,抑制思维过程。 ※只记忆相关的词可以节省时间:50%到95%;
※只读相关的词可节省时时间:90%多;
※复习思维导图笔记可节省时间:90%多;
※不必在不需要的词汇中寻找关键词可省时间:90%;
※集中精力于真正的问题;
※重要的关键词更为显眼;
※关键词并列在时空之中,可灵活组合,改善创造力和记忆力;
※易于在关键词之间产生清晰合适的联想;
※做思维导图的时候,人会处在不断有新发现和新关系的边缘,鼓励思想不间断和无穷尽地流动; ※大脑不断地利用其皮层技巧,起来越清醒,越来越愿意接受新事物。
通过上述对比,思维导图与和传统的学习记忆方法有四大优势
1. 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可以成倍提高学习效率,增进了理解和记忆能力。通过使用关键字强迫我们在做笔记的时候就要思考句子的要点到底是什么,这使我们可以积极地倾听讲课者。
2. 把学习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不需要浪费时间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上,节省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关键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线会引导您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快速系统的整合知识,可以为您的知识融会贯通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发展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画思维导图的方法恰恰是发散思维的具体化、形象化。
3. 思维导图具有极大的可伸缩性,它顺应了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从而可以使我们的主观意图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它能够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人总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在学习新知识时,要把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相结合,改变原有认知结构,把新知识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能否具有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学习的关键。
4. 思维导图极大地激发我们的右脑。因为我们在创作导图的时候还使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大脑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左大脑负责逻辑、词汇、数字,而右大脑负责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巴赞说:“传统的记笔记方法是使用了大脑的一小部分,因为它主要使用的是逻辑和直线型的模式。”所以,图像的使用加深了我们的记忆,因为使用者可以把关键字和颜色、图案联系起来,这样就使用了我们的视觉感官。
(三)收获——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
众所周知,学校上课时间占据了我们80%左右的学习时间,可想而知,如果上课的效率提不上去,课后4个小时再怎么努力,甚至熬夜,花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只有不到10%的学生能够“应对自如,既能记好笔记,又有时间跟着老师的讲解进度进行思考”。思维导图可以让你成为这10%的顶尖高手。
在开始学习思维导图时,就要养成习惯,用充满图像与色彩的心智图把课文的重点整理起来,再运用联想的技巧一天背一点,“罗马非一日建成”,学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平时就要把老师教的一点一滴全部做好笔记。该如何做好平常的准备工作呢?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操作:
1. 根据课文或老师教的内容制作一张思维导图或几张“迷你思维导图”笔记。
2. 做完后,另外拿出一张白纸,不要看原有的思维导图,试着凭记忆把思维导图重新画一次。
3. 画完后跟原有的思维导图对照看看,在自己遗漏的重点旁边加上图像,加深记忆。这样以后复习时,也可以提醒自己这块是自己容易遗漏或忘记的部分。
4. 不断重复这项练习,直到可以把内容完整地画出来为止。
5. 在脑海中想一遍,直到思维导图的内容重点与图像能在脑海中完整地清晰浮现为止。
6. 上课时可以直接把老师的重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直接记录在课本上面,这些小部分重点的整理,可以视为“迷你思维导图”。回家复习功课时,再把同一课或同一单元的各个“迷你思维导图”整理在另一张空白纸上。
【参考文献】
[1][英]东尼·博赞著,丁大刚,张斌/译. 思维导图使用手册[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李晓鹏. 高考状无的屠龙宝刀[M]. 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
[3]章伟编. 高中政治知识图表[M]. 外交出版社,2011.
[4]杨大宇. 画出好成绩——通过思维导图提升分数[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5]刘曙光主编. 图析考点——能力思维导图[M]. 北京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