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田勋电视动画的时空建构

来源 :电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G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动画去描绘平凡现实,挖掘日常生活中诗意的美,可谓近期日本动画的特征之一.这一切无不是继承了高田勋导演提出的关于动画中日常生活行为拥有特殊“放大”意义理论的传统.高田勋早期电视动画《阿尔卑斯的少女》在时空间处理、场景调度、运动节奏上都有独到之处.挖掘已故日本动画大师高田勋在电视动画上的创新特色,以及其对日后日本动画在创作理念与制作风格上的影响,希望对我国的电视动画创作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国早期报纸上的观影体验文本是关于中国人对电影接受反应的最初言述文字.中国早期观众获得了奇幻妙绝的观影体验,也经历了目不暇接、震荡眩晕的视觉遭遇.中国观众“惊骇”的感官反应与西方“吸引力电影”理论所描述的“震惊”观影心理存在着一定差异.电影媒介的感官体验机制是现代都市文明体验的一种时空凝缩的变体,建构了适应现代社会全新时空关系的感官体验本身,是超越了中国不同地域差异的集体无意识反应,成为中国电影初体验的总体文化现象.
德国表现主义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世界先锋电影运动的肇始之流.在表现主义之前德国电影籍籍无名,本土产业弱小无助,德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让这个电影小国得到喘息机会来发展本土电影.表现主义影片特有的场面调度手段、风格化的影像特征不仅塑造了彼时德国电影的概貌,也对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电影文本以及新的电影类型的出现影响深远.本文从德国表现主义运动之前德国的政治经济背景出发,发掘德国电影崛起的重要原因并分析表现主义电影的风格特征以及背后的文化渊源.
首部稻作文化纪录片《稻之道》在开篇的两集,用考古学和民俗学的方式探究了谷种起源和谷种文化,其中尤为关注节俗中祭祀神灵的问题,介入了一定的神话学思考,但限于播放时长的原因,其探究的深度和广度却略显不足.利用神话学的方式探究谷种起源的问题是有必要的.谷种起源神话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植根于农业社会的沃土之中,是对人类农业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对人类的文化启迪和文明传承都具有重要影响,而且揭示了农业社会中一定的社会现实和生存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