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治疗急性与非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国内文献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63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急性与非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修复术的技术成功率及术后30 d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方法

全面检索于2009—2014年期间在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上发表的有关急性与非急性Stanford B型夹层腔内治疗效果比较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进行Meta分析。

结果

纳入5篇,共468例患者(急性组243例,非急性组225例)。急性组与非急性组在术后30 d总并发症发生率(OR=3.10,95%CI=[1.74, 5.53],P=0.000 1);30 d内漏发生率(OR=2.07,95%CI=[1.11,3.88],P=0.02)均有统计学差异;而2组之间手术成功率(P=0.3)、30 d死亡率(P=0.27)及30 d主动脉相关死亡率(P=0.26)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根据Meta分析数据表明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术后30 d内发生总并发症率、内漏率要高于非急性期患者;而2组的手术成功率、30 d死亡率及主动脉相关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非环切吻合术(noncyclic-PPH)治疗内痔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将120例内痔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术式:观察组实施痔上黏膜非环切吻合术手术(noncyclic-PPH),对照组实施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成形术两种腔内治疗方法治疗股-腘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后再闭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2年10月天津市人民医院血管中心收治的股-腘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后再闭塞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吻合口球囊扩张术组和支架成形术组。应用双腔取栓导管取出人工血管近远端血栓后,据吻合口治疗情况进行分组,其中,吻合口球囊扩张术组36例,取栓后造影可见细窄血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烟囱技术腔内修复近肾腹主动脉瘤(juxtarenal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JRAAs)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8—2014年采用烟囱技术治疗JRAAs的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围术期肌酐(Cr)值、通过简化公式计算获得肌酐清除率值(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根据(risk、injury、f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