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2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也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此,新课程标准做了明确而详尽的要求,笔者立足于此,就如何在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几点策略,包括营造平等轻松的口语氛围、选择切合实际的口语话题、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举办新颖有趣的口语活动。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对小学生而言,不仅是素质教育理念下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其人际沟通、社会交往中所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之一。文章基于此,就新课标视野下,中高段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做了相应的研究。
  一、营造平等轻松的口语氛围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了这样一个怪现象,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有口难开”,无论是课堂自由讨论时间,还是笔者点名其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都一言不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两点因素造成的:教师垄断了课堂教学的全部进程,师生间处于一种不均衡的关系,这或多或少压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害怕说错了受到教师的批评或者同学的笑话。一言以蔽之,学生的口语交际缺乏良好的氛围。对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两点来营造口语氛围:首先,教师需要重塑师生关系,教师需要从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出发,重新塑造一种以平等、包容为核心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无论是在同学面前,还是在教师面前都能谈笑风生、口若悬河;其次,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信心。小学生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心理素质还不够强大,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即使学生在交流讨论环节或者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错误,教师也不宜直接指责批评,而是换一个委婉的方式告知学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交流信心。
  二、选择切合实际的口语话题
  语文课程兼具人文性、工具性双重属性,口语交际即工具性的一个表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话题是引导和深化交流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可以通过话题的选择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诱发其表达欲望,这对口语训练以及口语交际而言,都大有裨益。在学生口语话题的选择中,教师需要遵循以下两点原则:第一,生活性原则。口语交际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最终还是要应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因而,教师在口语话题选择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那些发生在学生周边的真实故事,或者学生普遍感兴趣的一些内容。当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营造出相应的生活情境出来。第二,教学性原则。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最终是服务于语文课程教学的,因此,教师可以从语文教材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口语交际的话题,这不仅能起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作用,还能深化学生的课文理解。就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教学而言,笔者提出了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盗字在汉语中是一个贬义词汇,也是一种犯罪行为,但读完全文,你怎样看待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行为?”
  三、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途径,对最终的教学效果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就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言,为了维护学生的交际欲望,完善最终的培养效果,教师还需要采用形式新颖多元的教学手段。就笔者的教学实践而言,常见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转述法。所谓转述法,指通过转述别人的话或者课文内容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种方法。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转述一些话语,比如帮某某同学带个话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转述法作为训练途径,先向某位学生说一段话,然后要求其将这段话的大体内容转述给另外一位学生。第二,评说法。评说,即评价的意思,它指让学生通过评价的方式来提升其口语表达能力。笔者在语文课程教学结束后,就经常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展开评价,这样除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外,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归纳。
  四、举办新颖有趣的口语活动
  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最为实用的一个环节,因而,口语交际的教学也必须和日常生活或者说实践活动关联起来,才能真正地发挥教学作用。对此,教师可以举办一些新颖有趣的口语交际活动。举例而言,笔者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环节中,就经常性地举办一些诸如“我是播报员”“我是小教师”之类的教学活动。比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只拣儿童多处行》的教学结束之后,笔者让学生自主报名来扮演小教师,学生在扮演小教师的环节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讲述课文,也可以点名学生回答问题。笔者发现,一些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在教学时,明显活跃了很多,讲话也流畅了很多。当然,除此之外了,教师还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的方式,情境表演以学生间的交流对话为基础,对于学生的口语训练与社会交往作用显著。对此,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改编,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比如在六年级下册《莫泊桑拜师》的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一个单幕小话剧,让学生分别饰演福楼拜、莫泊桑,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氛围。
  五、结语
  口语交际对学生而言,不仅仅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是其成长发展与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立足于新课程标准的实际要求,从教学氛围到实践活动等多个角度出发,做好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何淑倩.小学口语交际培养之我见[J].新教育,2010(Z1).
  作者简介:陶群超,女,1986年生,江苏苏州人,小学二级教师,本科,任教于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情感教育对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都有所提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故此,本文详细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优势作用,并探讨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情感教育的有机融合,以便为丰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情感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高中生作文的教育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改善,但是仍存在思维逻辑呆板、写作效率低下等缺陷。本报告根据农村作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现有的教育改革管理条例。本报告从作文教学的现状、作文教学的困境、改善农村教学的策略三个方面来阐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进一步确保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为我地区农村的高中教育事业实现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科学的理论数据支持。  【关键词】农村高中;
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热点主题和前沿演进,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计量学软件CiteSpace绘制出2000至2020
【摘要】于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写作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难攻克的难题之一。作文教学水平不高,作文写作成绩普遍偏差,是亟待解决的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严重问题。故针对此类问题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在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写作教学方案,希望能给教学工作者们提供一些可参考性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实践;经验;教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