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苍蝇容易飞进家里来,却不容易飞出去?
让我们设置两个假设:一、苍蝇的运动大体上是随机的;二、室外苍蝇的平均密度是大于室内的。那么,在窗户打开时。由第一条假设可知,由室外通过此窗户飞入室内的苍蝇数的数学期望与室外苍蝇密度成正比。同理,从内向外飞的苍蝇数的期望与室内苍蝇密度成正比,且这两者的比例系数大致相等。而基于第二条假设,我们得知由外向内飞的苍蝇的期望值大于由内向外飞的苍蝇的期望值,这就造成了苍蝇流动的期望是由外向内的,所以苍蝇飞进来容易飞出去难。
还可以将苍蝇看作理想气体分子(即不考虑相互之间的作用),室内可看作一瓶密度较小的气体,室外则是密度较大的气体。当瓶子与外界连通时,瓶内外气体由于扩散密度趋于平衡,这样的变化会造成室内苍蝇密度的升高。现象就是苍蝇容易飞进室内,而不易飞出去。
可以用“墨菲定理”来解释:如果不好的事情有可能发生,那么它一定会发生。假设我们有一只苍蝇,然后对应的有两个窗户,那么每个窗户进入一只苍蝇的概率就是50%。但是,对于一个特定的窗户来说,只要是这个窗户进来了苍蝇,对屋里的人来说就是100%的概率。因为人本身对好的事情印象不深,对坏的事情却记忆犹新,长期来看,每个人都会感觉到苍蝇很容易进入屋里。
π节和它的“粉丝”们
周 灵
在圣诞节、情人节悄然兴起时,你是否了解并想去欢度一个有关π的节日呢?这个源自美国的节日近年来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每年的3月14日,π迷们会举行各种集会,在一起讨论有关π的话题。吃以馅饼(馅饼的英文发音pie与π相同)为主的美食,开展π背诵比赛以及其他一系列活动。
大家都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圆周率π。试着背诵π的值,看看你能背出多少位?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遛尔遛死(6264),扇扇刮(338),扇尔吃酒(3279)……
如今,人们已经可以把π精确到小数点后1万多亿位,也正是这一长串无穷尽的不规则数字,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令众多π的爱好者痴迷不已。美国人马克·乌米莱就是其中一个。多年前。乌米莱还是费城一家剧院的领坐员,偶然在剧场内捡到一本数学书。出于好奇,他开始翻看。当读到圆周率这一章时,他迷上了仿佛具有魔力一般的π。后来,乌米莱用圆周率的组成数字作为歌词创作了一首“π之歌”,并将其录制成歌。“上下班的路上、午饭休息时,我都在听这首歌。”乌米莱说,“洗澡的时候听不了磁带,我就唱给自己听。”
2005年11且19至20日,吕超用24小时零4分钟,不间断无差错地背诵了圆周率至小数点后的67 890位。从而刷新了由一名日本学生于1995年创造的无差错背诵圆周率至小数点后42195位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软件工程师迈克·基思创作了一首“π之诗”,诗句中每一个单词包括的字母数量与π每一位上的数字一一对应。基思15岁的女儿也继承了父亲对π的兴趣,能够背诵π小数点后的50位。
说π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标志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但π确实不再只是数学狂人的嗜好了。纪梵希推出了π香水,凯特·布什的一首歌以π的数字为歌词。可见一场追逐π的浪潮正在兴起。
让我们设置两个假设:一、苍蝇的运动大体上是随机的;二、室外苍蝇的平均密度是大于室内的。那么,在窗户打开时。由第一条假设可知,由室外通过此窗户飞入室内的苍蝇数的数学期望与室外苍蝇密度成正比。同理,从内向外飞的苍蝇数的期望与室内苍蝇密度成正比,且这两者的比例系数大致相等。而基于第二条假设,我们得知由外向内飞的苍蝇的期望值大于由内向外飞的苍蝇的期望值,这就造成了苍蝇流动的期望是由外向内的,所以苍蝇飞进来容易飞出去难。
还可以将苍蝇看作理想气体分子(即不考虑相互之间的作用),室内可看作一瓶密度较小的气体,室外则是密度较大的气体。当瓶子与外界连通时,瓶内外气体由于扩散密度趋于平衡,这样的变化会造成室内苍蝇密度的升高。现象就是苍蝇容易飞进室内,而不易飞出去。
可以用“墨菲定理”来解释:如果不好的事情有可能发生,那么它一定会发生。假设我们有一只苍蝇,然后对应的有两个窗户,那么每个窗户进入一只苍蝇的概率就是50%。但是,对于一个特定的窗户来说,只要是这个窗户进来了苍蝇,对屋里的人来说就是100%的概率。因为人本身对好的事情印象不深,对坏的事情却记忆犹新,长期来看,每个人都会感觉到苍蝇很容易进入屋里。
π节和它的“粉丝”们
周 灵
在圣诞节、情人节悄然兴起时,你是否了解并想去欢度一个有关π的节日呢?这个源自美国的节日近年来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每年的3月14日,π迷们会举行各种集会,在一起讨论有关π的话题。吃以馅饼(馅饼的英文发音pie与π相同)为主的美食,开展π背诵比赛以及其他一系列活动。
大家都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圆周率π。试着背诵π的值,看看你能背出多少位?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吃(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遛尔遛死(6264),扇扇刮(338),扇尔吃酒(3279)……
如今,人们已经可以把π精确到小数点后1万多亿位,也正是这一长串无穷尽的不规则数字,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令众多π的爱好者痴迷不已。美国人马克·乌米莱就是其中一个。多年前。乌米莱还是费城一家剧院的领坐员,偶然在剧场内捡到一本数学书。出于好奇,他开始翻看。当读到圆周率这一章时,他迷上了仿佛具有魔力一般的π。后来,乌米莱用圆周率的组成数字作为歌词创作了一首“π之歌”,并将其录制成歌。“上下班的路上、午饭休息时,我都在听这首歌。”乌米莱说,“洗澡的时候听不了磁带,我就唱给自己听。”
2005年11且19至20日,吕超用24小时零4分钟,不间断无差错地背诵了圆周率至小数点后的67 890位。从而刷新了由一名日本学生于1995年创造的无差错背诵圆周率至小数点后42195位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软件工程师迈克·基思创作了一首“π之诗”,诗句中每一个单词包括的字母数量与π每一位上的数字一一对应。基思15岁的女儿也继承了父亲对π的兴趣,能够背诵π小数点后的50位。
说π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标志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但π确实不再只是数学狂人的嗜好了。纪梵希推出了π香水,凯特·布什的一首歌以π的数字为歌词。可见一场追逐π的浪潮正在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