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生间作对作物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来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ige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玉米-花生间作模式下玉米对花生带的氮素竞争吸收作用以及间作花生边行、中行的氮素吸收差异,设置3种种植方式,即花生单作(P)、玉米-花生间作(间作模式为2:4,M//P)和玉米单作(M),采用15N示踪法研究间作系统高效的氮素利用机制及各器官对肥料氮的实际利用情况.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间作花生边行、中行各器官及全株的干物质积累量、经济产量(荚果)均显著低于单作,且边行低于中行,成熟期边行全株干物质量较单作显著降低43.97%,中行较单作降低32.92%.成熟期间作花生边行、中行的15N吸收量较单作分别降低75.61%、70.86%,氮素积累量降低24.95%、9.67%,总氮素积累量减小;玉米带从花生带竞争吸收的15N量为34.89 kg/hm2,根系互作使花生15N吸收量显著降低,同时0~20 cm、20~40 cm土层的15N土壤残留率较单作显著降低.玉米-花生间作系统表现出显著的氮吸收优势,整个间作系统的氮肥利用率较花生单作提高了14.20%,玉米积极的边行效应强化了花生自身的固氮能力,减轻了花生的“氮阻遏”.玉米-花生间作通过玉米对花生带氮素的竞争吸收,增强了花生生物固氮效率,提高了间作体系氮素利用率.
其他文献
花生是喜钙作物,对钙需求量大,钙是花生仅次于氮、钾的第三位大量必需元素.因地制宜增施钙肥,同步提高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是增强植株抗逆性和实现减肥增效的重要栽培措施.本文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联用葡萄糖酸钙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0年12月门诊及住院的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
为进一步阐明花生单粒精播增产机理,以花育22为材料,通过田间盆栽模拟试验,研究单粒精播和双粒穴播对花生开花下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土壤酶活性及
本研究以不同油酸花生品种为材料,对籽仁含油量、脂肪酸和蔗糖含量累积规律和基豆先豆间差异及籽仁不同部位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花生籽仁的发育,含油量增加且高油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