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ang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学习、生活中会呈现独特的个性。初中阶段学生的个性非常明显,教学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学习中健康成长。文章以差异化教学在初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提出几点建议,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初中;教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04
  差异化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学习基础、综合水平,将各方面相似的学生分成同一个层次,并根据每个层次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制定差异性教学计划,使学生在学习中茁壮成长,拉近彼此的距离,实现个性化发展。本文就该教学方法在初中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一、立足学生,分析学生综合情况
  初中教育工作中,若想提升差异化教学效果,使学生在不同教学手段中共同成长,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环境等,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分层,使学生在适合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差异化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对学生综合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实际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层,保证每个层次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是相似的,为个性化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保障。学生分层前,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第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了解班级学生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1]。日常教学活动中,利用课上、课下与学生的沟通,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的想法,为分层工作提供依据。第二,确定三个不同的层次。根据学情,将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A、B、C。A组为各方面相对较强的学生;B组为各方面处于中等的学生;C组为学习能力、兴趣等差的学生。当教师对学生分层后,不要将分层的原因告知学生,而是让学生知道只要努力,自己的层次就会发生变化,以此提升学生主动提升自我意识,避免因为分层的原因产生抵触心理。确定每个学习层次的成员后,则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力得到提高。
  二、学习目标分层,提升教学针对性
  初中教育中,若是利用差异性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活动中,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根据每个层次学生学习特点设计教学目标,并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以此提升差异性教学效果。教育目标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指导思想,对整个初中阶段教育工作开展起着引导作用。课堂教学中,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更加深入的学习文化知识,实现高效率学习[2]。如,对于A组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并且能够发现相似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B组学生,可以为其制定强化学习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基础知识,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为学生后续探究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C组学生,则制定基础性学习目标即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学习习惯。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夯实基础,并掌握学习方法与技巧,消除以往学习中的消极情绪。
  三、创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共同发展
  初中差异性教学中,应转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手段,将此作为教育创新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多元化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活动,为学生营造趣味学习氛围,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差异性教学背景下,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求,会使学生对教材内容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初中教育改革。课堂上,运用不同方法体现出对学生差异的尊重,并鼓励学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以此实现差异性教学的优势。以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为例,运用该方法开展课堂活动时,保证每个小组学生的互补性,将三个不同层次学生分到同一个小组,使学生互相帮助,解决学习上存在的困难[3]。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差生营造积极讨论学习氛围,同时能够使优等生产生更多的自信,帮助小组中差生学习,促使小组成员一同进步。运用该方法教学,学生分组与小组讨论环节非常重要,需要教师额外注意,以此保证教育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活动中,构建动态教學环境,将教材内容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以此集中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注意力,为高质量教育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个性化评价,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获得生存的能力。利用差异性教学方法进行教育工作时,改变以成绩为主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能力水平、思想态度等多方的评价,使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改正。三个层次学生学习目标不同,评价方式也不同。A组的学生以批判式评价为主,借此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B组学生则以鼓励式评价为主,肯定学生学习过程,客观的指出学习中的不足,并给予改正建议。C组学生,则以肯定评价方式为主,认可学生学习成果,并鼓励学生向班级优等生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总而言之,初中差异性教学中,需要对学生、教学目标进行分层,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组织教育活动,传授文化知识。利用综合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自我提升意识,使学生在不同教学评价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游晓刚.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历史分层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观察,2020(19).
  [2]沈月萍.分层突破,全面提升——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J].才智,2020(11).
  [3]罗建裕.把握节奏 提高训练效果——浅谈中考背景下初中生中长跑项目教学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20(03).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花园学校,山东 济南271100)
其他文献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对初中生学习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能够改善课堂教学方式,所以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时,可以展开相应的培养策略,如探究学习活动、生活情境教学、趣味教学活动,这会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自主学习能力;重要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6-035  在初
摘要:史料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史料教学也是中学历史课堂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初高中历史教学要求不同,所使用的史料也应有所差异,而且彼此应该是一种合理的衔接和平稳的過渡。  关键词:史料;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81  一、初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选用衔接的基本原则  1.重课程标准原则。  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中学
全国名老中医治病经验谈系列——    王为兰现任全国、北京两级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经验导师。1987年任北京卫生科技高级职务评审委员,1991年荣获“全国著名老中医”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王老在中医学术上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依法定方,用药有据;先行扶正,再议攻邪。王老以治疗急慢性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病著称,对产后风湿性关
许多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经过正规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但不久又复发。反反复复,扰人不已。其实,前列腺炎复发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做好保健工作。众所周知,慢性前列腺炎和其他慢性病一样很难根治,容易复发。因此,日常自我保健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该如何保健呢?   戒辛辣饮食,尤其是酒辛辣食物可扩张血管,使血管的渗透性增加,从而使本来就有炎症的前列腺充血水肿,压迫或刺激尿道而导致排尿不畅和尿频尿急等
每年盛夏,都有不少人因中暑而住院,有的甚至被中暑夺去生命。所谓中暑,是指在夏天或高温环境下,因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与很多疾病一样,中暑也是可以预防的,如果预防措施得当,几乎可以完全避免中暑的发生。     1.防晒:减少外出, 10:00~16:00时不要在烈日下行走  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要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知识本质性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需深入地研究教材,提炼隐匿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从重视新知建构、解决概括问题、迁移数学知识、注重归纳总结等方面出发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师教学的重任。而化学平衡思想作为化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形成化学学科思想方法的基础,是认识物质运动和变化的前提。故此,本文解读了平衡思想的内涵,从变化观和平衡观两方面进行了探究;然后以平衡思想为前提,针对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展开了分析,是基于化学反应知识、化学反应变化思维、化学反应学习、化学反应平衡等几方面进行探索,旨在通过平衡思想的渗透,提
先兆子痫是怀孕期间和产后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它对母体和胎儿都有不良影响。一项来自联合国的报告指出,补钙是预防和治疗先兆子痫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这项研究通过对8325名孕妇的治疗观察,发现补钙治疗对每天食入钙不足600毫克的受试者可以起到明显作用。而每天补充钙1.5克,不仅能使这些患者先兆子痫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而且还能降低母亲患病率、防止早产和新生儿死亡。容易缺钙的妇女是指食物中缺乏足够的钙,
常服止痛药易患心脑疾病  美国心脏学会(AHA)最近提出:目前已有强有力的证据证实,止痛药与心脏病和脑卒中等心脑疾病之间存在相关性。心脏病患者或有明确心脏病高危因素的人持续服用止痛药1年以上,将增加6%的死亡率。  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始终存在,对部分患者而言,药物治疗的“弊”有可能大于“利”。所以AHA希望临床医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止痛,不应该首选药物治疗。相关专家还提出,临床医生必须尽可能地限制患
编辑在线:改版致读者  “开本变了、页码多了……嗯,内容更精彩了,信息量更大了,文章可读性更强了……”  亲爱的读者,拿到新年第一期《家庭医药》,您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  这次改版,我们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充分考虑各方面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在增加内容,增大信息量的同时,增加了几个新的栏目。一是《防癌抗癌》。癌症这方面内容,我们过去虽有涉及,但没有一个专门的版面。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诊断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