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德育教学技术探讨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72282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是网络信息化时代,面对突飞猛进的技术发展,信息技术教师也应当充分利用好网络工具,配合多方面的丰富资源全面提升德育的教学质量。本文拟从网络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如何利用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渗透德育内容。
  关键词:网络;德育教学;技术
  一、基于网络的德育教学问题
  利用海量的网络资源进行德育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丰富的学习资料,也可以更加有效率地学习。但是网络在德育教学中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一方面网络环境过于开放,学生身心不够成熟,因此很难避免网络的不良内容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多数学生都会选择游戏娱乐,学习的目的并不能够得到实现;另一方面,小学生年龄较小,对自身的控制能力不足,因此就会对众多新奇的内容感兴趣,加上家庭对其的约束不足,学生就会在思想道德的学习中走偏方向。网络在带来大量资源的同时也会含有众多不健康的负面内容,学生在网络中容易迷失方向,思想受到影响,身心就不会健康成长。因此在德育中应当关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科学地利用好网络德育学习资源。
  二、基于网络的德育教学技术途径
  1.教学模式改革
  要想能够充分利用好网络的积极元素,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就需要为德育教学提供健康的平台。学校方面要客观全面地认识网络在德育教学活动中的正面和负面作用,根据这些认识来计划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渗透的德育内容,提升德育在实际课堂中的教学效果,保证信息技术课堂的德育教学相对于传统课堂更加有成效。在渗透德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提前对信息技术课堂的网络环境进行熟悉,在能够控制好学生网络利用行为的前提下,再进行德育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全面了解,筛选好正确的内容,过滤掉不良信息,充分保障学生的健康学习。
  2.充分利用资源
  首先,在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利用好网络上的经典和新鲜案例。可以将其制作成flash动画或者html网页的形式供学生浏览,这样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获得了德育知识。还有可以推荐学生浏览网络上的热门BBS,或者让学生利用学习的office排版技术收集德育素材制作电子作品进行评比。其次,要充分利用学校本身的网络优势。信息技术机房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优良场所,不仅杜绝了外部不良的网络环境和上网场所,还可以让教师随时随地观察到学生的网络利用行为。再次,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更多适合他们进行德育的网站、论坛等网络资源,随时保持他们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最新的教学资源、信息。最后,教师可以从自身的工作和生活出发,在网络中建立自己的博客、即时通讯账号,方便与学生进行沟通,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身的表达和感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不仅检验了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也渗透了德育知识的交流。
  3.网络配套资源
  除了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德育教学,也可以利用外部的配套资源,例如社会、家庭等,用全方位、立体化的影响力来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在这样的配合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与家长进行联系,排除其对网络的负面印象,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学习和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在学校之外,可以让家长通过与学生一起完成课堂教师布置的任务,来了解教学知识,寻找更多的资源,通过亲子配合的方式促进课堂外的德育教学,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社会和人生观。同时,教师也需要对网络德育教学进行详尽的计划,多鼓励学生的行为,少批评学生,使其能够建立起积极的德育学习态度,更加自由地掌握好利用网络的能力,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
  总之,网络是德育教学的全新平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工具,科学备课,合理引导,加强与社会、家庭的配合,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廖仕宝.网络时代中职学校德育教学模式的探究[J].科教文汇,2013(20):12.
  [2]李慧玲.信息技术中的德育教学[J].新校园·学习(中旬刊),2011(10):108.
  [3]陈晓云.中学网络化德育教学的优势与不足[J].中学生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0(10):27—29.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
其他文献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是最新出现的临床辅助诊断技术。它在皮肤科恶性肿瘤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热点。实时、无创、高分辨率的特点使其适用于皮肤科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随访中。
低年级学生天真好动、活泼可爱。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培养起认真倾听的能力。倾听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它包含思考、理解、批判、接受等方面。在数学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就是要使学生对来自外界的信息进行数学思考,并对其作出初步的评判,在头脑中将信息理解、接受、内化。  一、学生的倾听问题  (1)不听教师的讲解。当老师在讲授新知时,有的孩子常常坐不住,腿脚不停
1临床资料患者女,44岁。面部红色结节1月。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左侧颧部出现红色结节,逐渐增大,并累及左侧颊部及右眼下方,浸渴性生长,无光敏现象,无麻木感,无痛痒。病程中无发热和
皮肤的生物物理特性是由皮肤局部及机体系统的生物功能所决定。皮肤弹性的改变系多种因素所导致真皮胶原或/和弹力纤维的变化而引起。这些变化可体现在皮肤共振传导时间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