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周昶 2021年4月30日,美國白宫新闻秘书表示,拜登政府已完成对朝鲜的政策评估,将以“经调整的务实方式”推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新政策不再追求“大交易”或依靠“战略忍耐”,而是着眼于促进美国与盟友以及驻军的安全。拜登政府对朝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美朝新一轮博弈正式拉开大幕。 上世纪90年代初,美朝之间因朝鲜核问题首次引发危机,后于1994年签署《关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危机暂时缓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昶
2021年4月30日,美國白宫新闻秘书表示,拜登政府已完成对朝鲜的政策评估,将以“经调整的务实方式”推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新政策不再追求“大交易”或依靠“战略忍耐”,而是着眼于促进美国与盟友以及驻军的安全。拜登政府对朝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美朝新一轮博弈正式拉开大幕。
上世纪90年代初,美朝之间因朝鲜核问题首次引发危机,后于1994年签署《关于解决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危机暂时缓解,但双方很快就协议履行问题相互指责,并在2002年因朝鲜发展铀浓缩项目再度引发紧张局势。随后中国于2003年牵头开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进程,达成“9.19共同声明”和“2.13共同文件”等重要成果。但美持续对朝制裁,最终导致会谈破裂,有关协议也难以执行。2006年10月9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了地下核试验,半岛局势再度紧张,朝核问题也进入“制裁—试验—再制裁—再试验”的恶性循环,特别是奥巴马政府后期到特朗普政府时期,极限施压成为美意图遏止朝鲜核导项目和推动谈判的标配,半岛局势进入危机高发期。2018年朝鲜开始调整内外政策,由“核经并举”路线转向“全力进行经济建设”,同时积极改善对外关系。美朝顺势开启峰会外交进程,推动朝鲜半岛局势缓和。但由于特朗普政府仍坚持对朝极限施压政策,双方对话再度陷入僵局。
纵观朝核问题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美长期奉行对朝制裁和高压政策,结果却适得其反,不仅未能阻止朝鲜拥核的步伐,反而加剧双方不信任,不断引发半岛安全危机。朝核问题源于核,根却在安全。朝鲜的安全关切得不到满足和保障,半岛核问题就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尽管关于拜登政府对朝新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节仍有待观察,但从近期美朝交锋来看,朝核问题的解决依然面临重重困境。
首先,美朝在半岛无核化这一关键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包括无核化定义、无核化方式与顺序、对“分阶段、同步走”的理解等。与拜登政府高调宣称无核化仍是最终目标相反,朝鲜近一年来避谈无核化,反而在劳动党八大上表示“核力量建设是国家建设征程中必须首先攻占的战略性制高点”,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各类核武器及先进常规武器发展计划,显示不断提升核导能力的决心。朝鲜此举无论是为增强威慑能力还是提高未来对美博弈筹码,都将使半岛无核化进程更趋复杂。
其次,拜登政府难以松动对朝制裁与高压政策。拜登外交安全团队中对朝问题鹰派当道,国会几无可能通过解除对朝制裁的提案,对朝强硬已成为美政府主流认知,拜登回旋余地有限。4月28日,拜登在首次国会演讲中表示,须以“外交与严厉威慑”手段处理朝核问题,表明拜登政府仍会延续极限施压政策,通过联合军演、放松导弹管制等手段不断强化日韩等盟国的对朝威慑能力。不仅如此,拜登政府还不断指责朝鲜的人权状况。为此,朝方已多次拒绝拜登政府的对话请求。正如朝鲜外务省第一副相崔善姬3月17日所言,只要美国在取消对朝敌视政策方面无实际行动,就不会与美进行任何形式的接触和对话。
最后,朝核问题上多方合作面临不确定性。在中美竞争加剧、美俄关系持续恶化的背景下,大国在朝核问题上协调合作的政治空间不断缩小。美韩、美日3月份的“2 2”会谈以及美日4月的首脑峰会表明,美正加速美日、美韩同盟向遏制中国的方向转型,这将进一步分化各方在解决朝核问题上的合力。韩国文在寅政府任期只剩最后一年多,又在4月初首尔等地方选举中惨败,韩在对朝多边外交中的话语权受到削弱。
尽管如此,仍应该看到推动和平解决半岛核问题的积极因素依然存在。拜登表示朝核问题依然是美外交优先事项,在3月颁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临时指南》中指出,要减少朝鲜核导计划所构成的威胁。这或许预示拜登对朝政策将更聚焦于半岛风险管控,采取更务实的方式推动无核化进程。朝鲜劳动党八大对2018年美朝新加坡宣言予以肯定,为美朝以宣言中达成的四项共识作为下一步对话基础提供了可能。中美4月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高层互动,表明双方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上仍有合作意愿,这无疑将为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注入强劲动力。
其他文献
2014年12月18日,韩国外交部长官尹炳世开启为期七天的中东四国之行,相继出访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和沙特阿拉伯,期间还出席了第11届韩国—中东论坛。作为韩国的中东政策的战略一环, 此次出访表明了韩国不断提升在中东地区政治影响力的战略意图。 从地缘政治来看,中东在世界政治变化中居于敏感而重要的地缘政治地带:不仅拥有巨大的能源资源,其地缘政治与地理位置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美国从伊拉克的战略
摘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应用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分析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探讨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就教学与发展问题,维果斯基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可以区分为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的发展水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顺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独立地解决智力任务
当前世界正深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疫情还在继续蔓延,中美经贸竞争和博弈远未结束,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挑战了传统发达经济体的地位,WTO多边贸易体制正遭遇挑战、亟待改革,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国际经贸秩序和规则正在加快重塑和演变。 在国际经贸秩序变化过程中,贸易协定的新发展和新条款带来的新规则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全面与进步跨
石源華 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中国周边学战略层面研究的重大课题。冷战结束后,按照冷战阵营划线站队、以结盟为主要特征的国家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推行“伙伴关系”新型国家关系。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伙伴关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强度发展阶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中国周边学关注和研究的重大问题。 截
2019年,在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与国际政经形势巨变的情况下,台湾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意外“受益者”:在许多国家或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或纷纷下调经济增长率之际,台湾却调升了经济增长率。尽管如此,台湾还是出现了不同产业、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民生问题也未有明显改善。同时两岸经贸关系发展陷入低潮,台湾对大陆出口与投资双双衰退。2020年,国际政治格局与两岸关系发展变数依然颇大,台湾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大,风险
9月5日,美国《纽约时报》刊发一篇题为《我是特朗普政府中的一名抵抗者》的匿名文章,作者以隐藏在政府内部的不具名高官身份,痛斥特朗普偏爱独断专权,藐视民主,压制自由媒体,因此既不适合担任总统,也无法代表美式价值观。文章的发表掀起了自2016年大选以来美国“反特朗普”运动的又一轮高潮,表明建制派与反建制派之间的斗争进一步显性化。匿名文章披露诸多“白宫内幕” 这篇匿名文章“证实”特朗普“浮躁好斗、气量
8月26日,为期3天的西方七国集团(G7)峰会在法国比亚里茨闭幕,与会领导人会后发表了一份简短的联合声明。声明说,七国集团支持维护开放和公平的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希望深度改革世界贸易组织,以便更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更迅速地解决争端、消除不公平贸易行为,“将在2020年达成一致,以便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框架下简化规则壁垒,改进国际税收体制。”伊朗核问题是本次峰会关注点之一。声明指出,七国领导人
盛况空前,话题沉重 2月15至17日,第55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举行,共有约700名正式代表和数量更多的观察员与会,其中包括35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00多名内阁部长(其中包括50多名外交部长和30多名国防部长)和重要国际组织代表,以及数量众多的前政要和外交政策与安全防务领域的专家学者。德国除总理默克尔到会发表演讲外,另有5位内阁部长、45名国会议员参会。德国军方把慕安会作为学习交流的好机会
据朝中社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員会在2017年12月21日发布政令,决定在平壤市江南郡古邑里部分地区设立江南经济开发区,朝鲜在该经济开发区行使主权的同时,在土地利用、人员雇佣和纳税等方面赋予其特别优惠政策。在半岛局势几乎濒临战争边缘、联合国安理会即将通过第2397号对朝制裁决议的时刻,朝鲜宣布设立江南经济开发区,引发了外界种种猜测与高度关注。2018年1月4日,平壤民众在金日成广场举行集会,
笔者已在《世界知识》刊出两篇小文论述“中国不是苏联”的议题。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曾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和抗争,投入“冷战”数十年之久,最终却在美国的军事战略和政治谋略之下轰然倒塌。对于中国来说,苏联的失败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教训。 中国的发展道路曾受到苏联道路的重大影响。新中国建立后,面对外敌的政治军事威胁,立足于准备战争的战略考虑,选择了与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