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功能视域下我国行进管乐艺术的发展与思考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ah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进管乐艺术作为管乐表演形式之一,最开始单一以军乐队的形式存在,主要用于战时各类庆典、征兵宣传,由于其表演形式多样且有感染力,同时也作为战争开始前鼓舞士兵的重要手段.我国行进管乐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种管乐表演形式最早以中国三大军乐团为主要表演成员,但现如今,行进管乐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努力成为我国中小学管乐素质教育的新形式.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行进管乐艺术虽在各方面都有提高,但仍与美国、日本等国有一定差距,这其中的众多因素也值得我们去反思,为今后行进管乐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多元的思考.本文对行进管乐艺术的历史沿革、国内发展现状、艺术表演形式、审美交流功能以及对我国行进管乐发展不足因素的思考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21年5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初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终点事件为血肌酐翻倍和(或)进入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和(或)肾替代治疗和(或)死亡.根据患者接受肾活检时的BMI及WHO肥胖分类分组如下:低体重组(BMI<18.5 kg/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