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来源 :教育界·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i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公平”不仅是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更是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教育公平”不仅体现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上,还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本文将从几个音乐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来谈如何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公平。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公平教育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教育的公平性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要发展社会主义,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是切实保障全体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体都有机会接受较好的教育。
  “教育公平”不仅体现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上,还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然而,笔者在日常音乐教学中发现,有些教师看似平常的举动,如让“调皮猴”坐在班级后面,让唱歌好的、举止大方的学生上台表演,让乖巧的学生演奏乐器,让纪律好的班级上公开课…… 这些都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不公平。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公平现象
  (1)每次上音乐课时,三(2)班的“调皮猴”——丁同学总会央求:“老师,我不想一个人坐在后面,我想和XX坐在一起,我会好好听讲、认真表现的!”
  (2)每次在表演歌曲时,教师总会请一些唱歌好的、举止大方的学生上台演唱,其他学生在座位上无所事事、万般无聊。
  (3)每次请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时,总有学生不高兴地说:“老师,她已经用打击乐器伴奏过了,什么时候轮到我呀?” 教师常常会回答:“下节课就会轮到你来演奏啦!”学生很高兴。可是下节音乐课,教师忘记了自己的承诺。
  (4)偶尔会听到两名高年级女生在说悄悄话:“音乐老师不喜欢在我们班上课。”“为什么?”“每次上音乐公开课,老师都选择五(一)班,难道我们班……”
  以上这四种现象都反映了学生心灵深处对教育公平的呼唤。音乐教师应重视思考如何实现音乐教学的公平。
  二、如何实现音乐教学的公平
  1.面向全体学生—平等教学
  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真正公平的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并让每位学生从中受益。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位上,从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生一起学习,做学生的“引路人”,真正践行教育民主,实现教育公平。
  在新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教师会在教学中设计唱、跳、动、奏等音乐活动。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应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尽管不是所有学生都有音乐的天分,但是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权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关注音色好、唱歌好、乖巧的学生,更要关注大多数学生,甚至是“学困生”,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对于班级里的“调皮猴”,教师应耐心倾听其想法,以爱感化,以情动人,多鼓励,多表扬。教师要懂得“一诺千金”,说到做到,承诺学生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如果这节课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那么下节课中教师要尽量满足其需求。音乐公开课不仅能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还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堂好的公开课既能展示教师优质教学的风采,又能激发学生的集体感、求知欲和表现欲。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把上公开课的机会提供给每个班的学生。
  2.注重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教师应选择适合每位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唱歌曲。每位学生都喜欢唱歌,但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把歌曲唱得悦耳动听。有的学生比较腼腆,不敢大声唱歌;有的男生比较豪爽,大喊大叫;有的学生唱歌总是“跑偏”;有的“调皮蛋”不认真唱……面对各种类型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对于性格腼腆的学生,教师要用激励性的语言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你唱得其实很不错,如果你的声音再响亮些会更好”;对于性格直率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唱歌时不要大喊大叫,注意科学用嗓,如“你的声音很洪亮,老师多么希望你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呀”;对于跑调的学生,教师要使其掌握音高的概念,多指导、多练习;对于“调皮蛋”,教师不能直接批评,而要用婉转的言语或眼神暗示学生。总之,教师要关注每位学生的特点,使每位学生都能唱出优美并独具个性的歌曲。
  3.教学目标明确
  音乐教学目标是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和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现并感受音乐的美。在设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学四年级欣赏课《雷鸣电闪波尔卡》时,笔者让学生在完整欣赏了一遍乐曲后说一说乐曲的结构。大多数学生摇了摇头,说:“老师,我们听不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分辨乐曲的每个主题,笔者在每个主题部分都设计了一些活动。在教学剛开始时,笔者创设了舞会情境,让学生和笔者一起学一学舞蹈动作,让学生初步感知并体验“波尔卡”的节拍韵律和舞步特征。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学生聆听a主题做了铺垫。在欣赏a主题时,笔者让学生把刚学的舞步加入其中,让他们真切感受音乐节奏与舞蹈之间密切的联系,然后通过模唱a主题的旋律,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知并记住a主题。在欣赏b主题时,笔者根据音乐旋律的走向,制作了一张图形谱,让学生边听边律动,进一步感知音乐旋律的走向,加深对b主题的理解。在欣赏和感受a主题和b主题后,笔者安排了一次完整欣赏,既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主题的记忆,又促进了学生的听觉参与。在欣赏c主题时,笔者先让学生仔细聆听雷鸣、电闪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在什么位置演奏的,然后出示图形谱和学生分工表现“雷鸣电闪”的场景,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最后,笔者让学生完整欣赏乐曲并在每个主题出现时做相应的律动,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结构的理解。
  4.鼓励性评价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具有诊断、激励和改善的功能。科学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例如,在一次期末“班级音乐会”上,三(2)班“调皮猴”丁同学演唱了一首歌曲《共同拥有一个家》。平时爱笑、爱闹的他,唱着唱着,就不禁留下了伤心的泪水。笔者问丁同学:“你为什么流泪呀?”他哭着说:“我爸爸、妈妈在我小时候就离婚了,我现在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妈妈在外打工,一年才能见一次。唱着唱着,我就想到了我的妈妈……”笔者和全班学生被丁学生感动了,顿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笔者在评价他的演唱时说:“你唱出了这首歌曲的真情实感,你的歌声打动了老师和全班同学。老师和同学们为你骄傲!如果你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老师会为你的转变感到欣慰,懂事的你一定会做到的,继续加油!”听到这儿,他不禁流下眼泪,哭着对我说:“老师,我以前太调皮、太不懂事了,我非常谢谢您没有因为我调皮捣蛋而放弃对我的教育。我以后一定要争气,一定不让你和全班同学失望的。”从这番真挚的话语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只要教师多关注、关心那些“调皮猴”,他们一定会有所转变的。
  教育虽然无法做到绝对的公平,但教师的行为会使其达到相对公平。教师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给予每位学生表达自己观点或表现自己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设计多样的教学形式,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使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唯有克服以往教学中出现的不公平行为,才能体现教育公平,只有努力做到公平教育,才能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陈梅.教育公平,音乐教师该做些什么[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7(06):6-7.
  付宝美.浅谈小学音乐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217.
  高红.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公平教育[J].民族音乐,2011(04):94-96.
  黄萌妍.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J].北方音乐,2020(10):129-130.
其他文献
【摘要】艺术职业学院学生有很强的艺术天赋,对藝术保持着高度的追求,但在文化课堂学习方面却存在很多不足。探索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艺术类文化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十分重要。提高艺术院校文化课堂教学质量,紧跟新课标改革步伐,促进学生合理发展,有效教学是关键,是学生增长智慧、提高能力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艺术职业学院;公共文化课;有效教学模式  一、艺术职业院校文化课的特性  艺术类院校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
【摘要】小学作文起步教学是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发展的重要开端。在学习写作之初,好的写作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空话”“套话”是学生写作中常见的问题,因此,加大学生的词汇储备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笔者将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探讨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作文起步;教学研究;积累  积累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保障学
【摘 要】民俗体育课程是教育改革的热点。本文采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中小学民俗体育课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民俗体育课程进入教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小学 民俗体育 课程资源 开发 对策  一、前言  2010年10月《国家中长期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因此,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习得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英语素养的养成。在绘本阅读课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新性、批判性和逻辑性。  【关键词】思维品质;深刻性;创新性;批判性;逻辑性  一、赏析背景  近两年,绘本教学
【摘要】统编版语文教材在编排习作时,有意增加了想象类习作的内容,旨在借助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等平台,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个典型的习作单元,其语文要素是“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编者依照习作单元的编排体例,在单元中设置了精读文本、习作例文和初试身手等板块。面对这样的教学资源,在习作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主要是指培养学生新颖的思维活动,重点包括对新鲜事物、新规律以及新方法的创新,从而对数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文章以初中数学教学为基础,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展开了深入研究,以期为教育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策略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思维模式  (一)逆向思维模式  该思维指的是对事物的逆向研究。比如,在进行几何论证学习时,按
【摘要】加强对小学生写话训练的指导,对于学生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都大有裨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写话教学中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灵活采用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让学生在写话教学中获得快乐。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从《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小学语文的写话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写话教学
【摘要】在日常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数学能力存在差别,导致学生在“数与运算”的学习中不能完全掌握这部分知识。文章对当前小学数学课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分析了如何在教学中进行“数与运算”总复习教学,希望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强化,在复习课中查漏补缺,在考试中有良好表现。  【关键词】数与运算;总复习;教学;思考  数学运算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
【摘要】文章立足于初中教育实践经验,概述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班级管理现状,探讨网络环境下的初中班级管理策略,分析相应的管理优势,说明网络环境下班级管理的风险及其措施应对问题,以期为初中班级管理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网络环境;中学班级管理;策略  随着通信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深刻地改变了各行各业的实践活动形态,班级管理也深受影响。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教与学的效果都必须以高质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教学目的上突出应用性。大学语文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版本、文本的筛选,以及课堂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应回归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科学、适度地加以创新。  【关键词】大学语文 传统 创新 教学目的  近年来来自社会、媒体、学校等各方面的批评、质疑及自身定位不清、教学效果不理想等原因,使大学语文课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因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的重新认识,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