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富豪的五大新潮理财工具

来源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girl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财工具也需要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广大投资者的需求,不断地推陈出新,开拓创新,这样投资者才可根据新的理财工具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产品,继而进行相应的投资,增加收益。
  欧洲人的新型理财工具和做法也许会带给投资者有益的启示。
  随着全球富人群体的扩大,越来越多的私人银行也争相推出针对这些高净值顾客的理财服务。但是,仅仅提供个性化服务、配备一个理财经理全天候接听电话的做法再也不够了,超级富豪们目前正在寻找复杂的新产品进行投资。
  英国宝源投资私人银行驻伦敦的自营业务开发负责人史蒂芬·罗斯韦尔表示:“过去五年,高净值个人的投资机会急剧增加,理财经理的职责就是在不同的选择中进行筛选,找到适合客户的那一个。”鉴于所提供建议的范围之广,要想成为富人并保住财富,很少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了。
  人们选择了哪些工具来投资呢?
  其一,对冲基金。在如今成熟的金融市场上,人们谈论得最多的无疑就是对冲基金。每一天,它们都会因为让已经富有的投资者变得更加富有而受到赞扬,也会因为引起资产价格大幅波动而受到指责。全球大宗商品的繁荣就是一个例子。据调查,对冲基金在这个领域发挥了巨大影响。
  其二,货币管理外包。“货币管理外包”指的是将全球投资组合中的货币风险外包给专门的机构。巴特勒说:“货币管理外包对经常持有非本币资产的投资者最有用,因为它能让投资者规避投资货币对本币贬值的风险。货币管理机构也能寻求从汇率中获得回报。”但他也表示,货币管理外包属于预期性产品,因此投资组合的规模要足够大,才能让风险与创造和经营的成本相适应。
  目前有两种类型的货币管理外包——被动型和积极型。被动型管理外包可弥补汇兑损失,但如果管理者对冲的币种升值了,那么这种管理外包自身也会产生亏损。这种产品的成本很低,大约相当于所管理资产的0.02%~0.03%。积极型管理外包旨在为客户创造回报,而不只是保障资产安全,因此成本往往更加高,在0.1%~0.4%之间。有一类抵押贷款货币管理产品可以通过成功的外汇交易,减少或消除抵押贷款。它们旨在借入低息货币和可能对英镑贬值的货币。
  最大的外汇抵押贷款公司Ecu Group,为伦敦金融城700余名业主管理着价值约8亿英镑的抵押贷款。Ecu会根据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有规律地将贷款在英镑、美元、加元、瑞士法郎和欧元之间转换。实际上,它是一个“宏观对冲基金”。比如说,某人在1988年将一笔100万英镑、17年期的抵押贷款交给Ecu管理,那么他支付的平均利息将是每年5.4%,而不是8.94%的可变利息。更妙的是,在一笔都不偿还的情况下,这笔贷款将减少至54.5561万英镑。但这一产品也有很大的风险,如果处理失当,那么你的欠款额就可能高于当初买房时的金额。
  其三,海外债券。海外债券特别适合于两类人:一类是接近退休年龄并计划到海外过退休生活的人;另一类是在债券到期时将以较低税率纳税的人。海外债券的主要优势在于,以债券形式持有的资金在增值时,几乎不用缴纳任何形式的税。唯一要缴的税是在源头上就对某些收入形式扣除了的不可退回的代扣所得税。
  对积极型投资者来说,不用缴资本利得税可能也是一个特殊优势。他们可以在没有这种税干扰其判断的情况下进行投资决策。巴特勒表示,过去几年,海外投资债券的费用已经大幅降低,常见的免佣金收费形式将是初期收取投资额的约0.5%,然后每季度固定收取100英镑管理费。
  其四,ETF基金。希望投资大宗商品的人的数量的增长,与大宗商品价格从上世纪90年代的萧条中全面反弹步调一致,这并不奇怪。事实上,大宗商品市场旺盛的投资需求,已经产生了容易获得的投资工具,比如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等。
  ETF类似于指数跟踪型基金,目的是复制某一股票指数的增长,但它和投资信托产品一样,可以全天交易。ETF还像单位信托产品那样有一个开放式架构,意味着它们可以通过发行和取消份额来满足投资者的供给和需求。这些基金可以投资于大宗商品、黄金或任何与指数挂钩的产品。它们的收费非常低,只有1.5%的费率,很多银行都有销售。
  其五,碳排放交易。全球的企业需要监控自己的碳排放状况,这为投资者创造出了碳排放交易的新机遇。欧盟各国已经制定了一个计划,通过制定碳排放交易方案,以最节约成本的方式实现减排。碳排放交易的对象是碳排放信用,其价格根据每吨二氧化碳的基本价格来确定。投资者既可投资于能从碳排放交易市场盈利或从这些盈利中获得好处的公司,也可以投资于碳排放交易基金。(编辑/雨马)
其他文献
在过去这个充满巨变的30年中,几乎每一部经济法律法规的诞生和完善背后,都能看到一批商界能人黯然倒下的背影。他们都曾通过异乎寻常的手腕和想象力,创造过声名显赫的商业帝国,并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因为与法律的龃龉,他们在30年中先后离开了梦想的舞台——本刊对这些事件的描述将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他们的失败或者成功推动了中国经济走向法治的进程,使越来越多的商界
期刊
何鲁敏感慨万千:“办企业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深一脚浅一脚应该是很狼狈的,怎么可能西装革履的?与其追求成功不如追求成熟,现在公司的经营数字和财务数字,才更是企业实力的象征。”     在中国人均GDP才290美元的20年前,因为看不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知识分子何鲁敏决定创业了,他把目光瞄准了空气加湿器。但当时没有多少人愿意买这个“奢侈品”。   知识分子创业往往太理想化,因为太前瞻了,何鲁
期刊
中午尖峰时间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  “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  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热气腾腾的汤饭。奶奶将碗推向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着奶奶说:“奶奶,您真的吃过中饭了吗?”  “当然了。”奶奶含着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一晃眼工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个精光。老板看到这幅景象,
期刊
饥饿的童年    1968年的一天,陈光标在苏皖交界的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乡西南岗村一户普通农家呱呱坠地。那是一个以贫困“闻名”全国的地方,时至今日,那里仍是全国最贫穷的地方之一。  至今他还记得,由于家境贫困,从1968年出生到1978年,他几乎没吃过肉,甚至没有吃过一个完整的馍、一块完整的饼,饥饿还夺走了他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的生命。  “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一块多钱的书本费也是东家两毛、西家
期刊
墙上挂着一听到音乐就会跟着节奏闪动图案的“音乐T恤”;柜子上摆着响起来会到处“跑”,让你捉也捉不到的小闹钟……走进孔令博开设在北大资源东楼里这间不足30平方米的“创意产品工作室”,犹如走进了一个小小的童话王国。  “这些产品看上去神奇,但都是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制造的,差别仅在于我们首先想到了。”孔令博摆弄着桌上的产品说。    月薪1000元的“总经理”     在成为这家民营的奥琪纬信息科技有限
期刊
“创业这种事情没那么传奇的,但对于任何事情我们都必须坚持,坚持到一定的时候,事情就朝你希望的方向发展了,怕的是中途放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疯狂的东西在我们网站上投放,比如机票、轿车,甚至房子! ”    常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现在你不花一分钱,只待在网上玩玩游戏什么的,就会有人把你想要的东西送来。比如笔记本电脑、MP4、手机甚至女孩子最喜欢的美玉钻戒……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我要发财网”的
期刊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而企业家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创造财富奇迹。”  陕西威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CEO李毅博士就找到了这样一个“支点”:将臭氧技术运用到女性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治疗中,并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臭氧治疗仪。由此,李博士成为了国内在该领域的拓荒者和第一人,不仅为征服“普遍而麻烦”的妇科疾病探索出了一条理想的途径,给千百万女性患者带来了健康的“福音”,更通过产业化运作
期刊
我的第一份工作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读过这期“我的故事”,脑子里突然冒出了辛弃疾的这首词。人生百种况味,在字词游转间,跃然纸上。  企业家不是诗人,没有细腻婉转的文字,然而回忆起当年的第一份工作,却都有着一种百转千回的洒脱。  谁都有过年少无知,谁都有过书生意气,然而岁月磨炼,时光蹉跎,磨圆了人生的棱角,
期刊
时下,买私家车的人愈来愈多,当你看到成功人士开着车匆忙奔波时,你是否想到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呢?湖南邵阳一个普通家庭妇女就从中获得了创业灵感——做私车“保姆”。几经周折,她把这一新兴行业做得红红火火。     为了生活,硬着头皮上阵    文小艳,原是湖南省邵阳市一家汽车修配厂的工人,一家三口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她的工资收入。2001年9月她下岗了,家庭经济骤然紧张起来。为此,她整天愁眉苦脸,寝食难
期刊
“没有不好的产品,只有不好的推销员。”这是外国某个营销牛人说的话。这话说得有点过分,但从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对卖东西方法的重视。不管你的理论多么动听,只有把东西卖出去才最牛......    第6策  体验  天上不会掉馅饼,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在营销中,的确有白吃白喝白拿白送这一招,而且非常管用,可以说是屡试不爽。有人将这种方式叫做“体验营销”。体验营销是富裕年代的特产,是买方市场的常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