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揭示千岛湖次生林不同演替阶段林分的空间结构规律,根据马尾松不同密度设置了3个40m×40m的样地,进行了每木调查和坐标定位。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种结构参数结合树种组成,对3个样地中的主要树种及林分整体的空间格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样地1中马尾松优势明显呈聚集分布,其它树种多为散生且生长被严重压制。样地2中的马尾松和青冈的优势较为明显,均呈聚集分布,而其它树种多为散生且生长被压制。样地3中苦槠优势明显呈聚集分布,林分整体混交程度较高,但苦槠的林木大小差异较小,林木生长大多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