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提高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的教学往往都是以数据为载体,课堂始终停留于低水平的操作、观察等层面,且实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都缺少科学性。因此,教师在数学实验教学中要强化“四个抓手”,即“价值体悟”“精选材料”“上位引领”“感悟方法”,以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实验 四个抓手 有效性
  数学实验因其可以激活学生思维,使思维通过操作外显,又能让学生在“做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数学实验教学,以实验探究为手段,承载着学生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学会思考等众多目标。如何挖掘与重组教材,让目标得到一一落实,切实提高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缘起
  去年秋,笔者参加区实验联盟学校的教研活动,活动内容是同课异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几位教师的教学流程基本相同,都是先组织学生用计算法、数格法得到点子图中几个多边形的面积,并引导发现“多边形的面积与边上钉子数有关”,初步得出结论;然后在对结论的验证中,发现“多边形的面积还与内部钉子数有关”,得出内部钉子数为2的面积表达式;接着分组研究多边形内部钉子数为3、4……的情况,分别得出几个面积表达式,并抽象出一个统一的表达式,即皮克公式;最后引导学生简略回顾探究过程,总结经验。
  如此教学,就会使实验过程与结论都只能以数据为载体,始终停留于低水平的操作层面。如何让新知在本源处自然发生、生长?如何用上位知识解释规律,把握知识本质,发展学生能力?
  基于以上的思考和认知,我们以该课教学内容为载体,开展了以“切实提高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的微课题研究,试图列举出该课教学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提高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二、解读
  (一)从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节探索规律的课,其教学重点不仅是找到规律本身,而且还要注重学生找规律的过程。教学中通过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抽象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发现与总结规律,流程符合常规。但是从理论角度分析,其探索过程与结果都有不科学的地方。过程不科学表现在,格点与面积的关系是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的,而规律具有“期间限制”,也就是说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的规律未必为真。结果不科学表现在,皮克公式“s= m n÷2-1”表示的意思是多边形的面积等于内部钉子数加边上钉子数除以2的商,再减1,不同单位间的数值(平方厘米与枚数)是怎么相等的?缺少了钉子与格子(即面积)对应过程的感悟,以致对结果缺乏本质理解。
  怎样既能照顾学生接受程度,又不犯科学性错误呢?严育洪老师指出:如果让格点之间的间隔越来越小,也就是使离散的格点连续化,也就是面积单位越来越小,也就是“微分”,则利用皮克公式可以求出一般多边形的面积。
  当用一“点”代表一“格”时,皮克公式可以从画图的方法中得到验证。例如,将正方形(如右图)边上、角上、内部的9个点看作9个圆。多边形边上的圆面积只有一半属于这个多边形,多边形角上的圆面积只有四分之一属于这个多边形,多边形内部的圆面积全部属于多边形。8÷2默认多边形边上与角上每两个圆合并成一个整圆,实际情况是角上4个圆合起来只有1个圆属于这个多边形,多算了一个圆,所以减1,即s=m n÷2-1=1 8÷2-1=4。
  实际上,多边形边上钉子数与面积的关系也可以借助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知识验证。例如,设多边形是n边形(就有n个顶点),它的内角和是(n-2)×180°。图中(如右图)只有黑色区域属于多边形,众多黑色区域合并成一个个圆,就得到(n-2)×180°÷360°,即(n÷2-1)个圆。或者将多边形所有角的任意一边延长,与另一条边的夹角是外角,这些角上的所有圆中的外角部分(灰色区域)计算面积时多算了,要减去。因為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所以正好减去一个整圆。(注:苏教版教材将圆的知识安排在五年级下册,这里虽然用到“圆”,但是只涉及直角、平角、周角等知识,与圆面积的计算无关,不影响整节课的教学)
  用画图的方法验证规律具有特殊性,而有了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知识的支撑,就能使验证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走向一般。
  以上对皮克定理进行验证、解释,除了能培养学生严谨、追本溯源的数学精神,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单位间的数值(平方厘米与枚数)是怎么相等的”这一问题——因为“微分”使钉子与格子(即面积)产生了对应关系。
  (二)从编排意图分析
  在学习该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割补法、数格法以及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求多边形的面积。在学了众多方法之后,教材还编排这部分内容,其意图并不是让学生多掌握一种求面积的方法,而是要在矛盾冲突中凸显新知识的学习价值。数学的教与学不是为了形成某个数学概念或记住某种法则,而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要落脚于方法的习得、思维的拓展、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重视总结,让学生积累探究的经验,提升思想。
  三、重建
  通过对教学内容及编排意图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实验教学的“提出问题”环节要注意价值体悟,促主动学习;在“提出猜想”环节要精选材料,促合理猜想;在“举例验证”环节要上位引领,促本质理解;在“总结反思”环节要感悟方法,促经验积累。
  (一)价值体悟,促主动学习
  【教学场景1】问题引发思考
  出示:
  师:钉子板上有一个三角形,你能说出它的面积吗?(不能)
  师:以前,奥地利有一个叫皮克的年轻人发现了一个公式,用来计算钉子板上多边形的面积可方便了。这个神奇的公式,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你们自己研究?
  生:我们自己研究。
  好奇是学习、探索的最大动力。由于三角形在钉子板上摆放位置特殊,使得学生积累、掌握的知识与经验失去了用武之地。皮克发现的公式能方便地解决眼前的难题,从而在矛盾冲突中初步凸显皮克公式的学习价值,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在巩固练习环节,教师可出示以下计算平面图形面积的练习。
  第一个三角形可以用面积计算公式求出面积,也可以用皮克公式来求;第二个三角形一般用皮克公式求面积;第三个三角形只能用面积计算公式求面积。这样的练习,进一步凸显了皮克公式的价值,又让学生认识到新知识也是有局限性的,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解题方法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不过各自的适用范围、环境不同而已,促使学生用新的眼光来审视数学、思考数学。
  (二)精选材料,促合理猜想
  【教学场景2】从猜想开始
  出示:
  师:观察上图,你认为多边形面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根据?
  生:边上的钉子数越多,面积越大,说明面积与边上的钉子数有关。
  出示:
  生:内部的钉子数越多,面积越大,说明面积与内部的钉子数有关。
  小结:钉子板上的多边形的面积不仅与边上的钉子数有关,而且与内部的钉子数有关。
  上述环节中,在不改变三角形边上钉子数的前提下,把底边中心往下分别拉1格、2格成为四边形,直观地看出多边形面积还与多边形内部的钉子数有关。合理的素材选择,有利于学生在直观观察中进行问题聚焦,在对比中作出合理、适时的猜想。
  (三)上位引领,促本质理解
  【教学场景3】开启探究之旅
  师:钉子板上的多边形的面积与边上的钉子数、内部的钉子数有什么关系?大家打算怎么研究?
  学生思考、交流,统一意见:从简单的入手,先研究内部的钉子数为1时的情况。(出示教材第108页图)学生数出图中4个多边形的钉子数,运用面积公式算出各个图形的面积,并填写书中表格,再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
  小结:内部的钉子数是1时,多边形的面积等于边上的钉子数除以2。如果用字母a、s、n分别表示内部的钉子数、多边形的面积、边上的钉子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1时,s=n÷2。
  师:下面该研究什么?(a=2时的情况)用刚才的方法继续去发现!
  学生自主研究,并得出a=2时,s=n÷2 1。
  接着,学生自主研究a=3,a=4……时的情况,分别得出几个面积表达式,并在教师引导下抽象出皮克公式:s=m n÷2-1。
  师: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皮克定理的?(生回答略)
  师:这种研究方法叫“不完全归纳法”,是数学实验常用方法之一。除了举例验证,还有方法验证皮克定理,想知道吗?(生:想!)
  师:如果把“钉子”放大就变成一个个“圆”。(出示下图)
  师:看,正方形4个角上的圆是否都属于这个正方形?
  生1:不是。角上的圆只有四分之一属于这个正方形。
  生2:我发现角上的圆属于这个正方形的部分(即黑色区域)合起来正好1个整圆。(动画演示)
  师:这张图呢?(出示下图)
  生:边上的圆只有一半属于这个正方形,角上的圆只有四分之一属于这个正方形,内部的圆全部属于正方形。
  生:我发现边上、角上、内部的圆属于这个正方形的部分(即黑色区域)合起来正好是4个整圆。(动画演示)
  生:我还发现正方形的面积与整圆的个数是相等的。
  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虽然面积与圆的个数的单位不同,但数值却相等。因此,计算钉子板上多边形的面积就可以转化成求整圆的个数,即钉子数。
  师:其他图形也可以用画图法验证吗?大家试试看。(学生活动,再次用画图法验证皮克公式)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其中有不少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出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其他不规则的图形。这时,教师可相机抛出用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知识验证皮克公式的方法,并布置课后研究任务。
  師:实际上,除了用举例法、画图法验证皮克定理,还可以用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知识去验证。有兴趣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再去研究吗?
  生(众):有!
  师:课后分小组研究,把研究的过程与结果写成一份报告。
  为了兼顾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知识教学科学性原则,该课教学可以再向前进一步,即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解释规律,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力,培养学生追本溯源的数学精神。上述教学过程,在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皮克公式之后,学生用画图法进行验证。其一,使教学从低水平的操作层面,上升到以形释数、有一定数学思考的较高水平的思维层面,让知识教学更严谨、更科学;其二,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面积”与“钉子数”的对应关系,达到对知识本质的理解。但是,受教学目标、教学时间、学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验证并探寻皮克公式背后的原理可以采取“延时研究 长作业”的形式,在适当时机开展探究原理的活动,用开放的时间、空间,让数学实验更加丰富,更加深刻。
  (四)感悟方法,促经验积累
  【教学场景4】回顾实验历程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钉子板上多边形面积与钉子数之间的关系。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一步步找到规律的。(生发言略)
  小结: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从简单入手,通过画图、观察、收集、比较、猜想、验证等活动,发现了规律。这就是找规律的过程。
  课尾的总结,有研究方法的总结——先简单后复杂,向学生渗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的思想;有研究策略的总结——画图、列举、列表等,多种策略参与规律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实验程序的总结——提出问题、收集数据、作出猜想、验证猜想、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再次回顾实验历程,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提升思想,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验教学中要强化“四个抓手”,即“价值体悟”“精选材料”“上位引领”“感悟方法”,以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积累经验、发展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运西小学 225128)
其他文献
家里的洗发水没有了。我一脸嫌弃地对着妈妈前几天从壁柜上拿下来的人参洗发水,说:“我想换一个用,这个药味太大。”“那你自己上去拿。”妈妈白了我一眼。  于是我抬起手便从壁柜顶上又拿了一瓶新牌子的洗发水。“这个行吧?”谁知妈妈瞪大了眼睛,惊诧地问:“你怎么拿下来的?”我愣了一下,调侃道:“哦,我懂了,你太矮了是吧……”  是啊,如今我挺直了身板,早已比妈妈高出了一个头。对于我来说,从壁柜上取东西只需要
秋日午后的陽光,不冷不暖地照进树林的间隙。我向来路看去,山脚下出发时穿过的景区的高大拱门已匍匐成龟背状,宛然生活在童话里的小矮人;再向上看,山巅依然影影绰绰,其间隔着的淡淡林烟,还清晰可见。  与父亲一同来爬山,没有与母亲一路走一路絮叨的话语,耳畔略显清静。走一段停几步,猛吸一口清新湿润的空气,瞬间身体充满了浓浓的活力。  负荷八公斤。我愿意让我肩膀上承载着一份重量,带着希望登上顶峰,俯瞰天地山水
必须要解决“干”的问题  作为一名有着三年“大学生村官”经历的青年,我深深懂得:要实现年轻人扎根农村,必须要解决“干”的问题。 一是干什么,据我目睹耳闻,绝大部分年轻人到农村都是做“文员”,而不是“技术员”; 二是怎么干,作为年轻人,不少人存在“凭心所想”的心理,缺乏“亲身实践”的态度。 无论是“大学生村官”亦或是“新青年下乡”,只要让农民觉得大学生能干事,只要让大学生从内心里觉得要干事,实现农村
古人云:常青之树无花,艳丽之花无果,就是说天底下没有完美无缺的事情,任何事物都会多多少少有那么些遗憾。  史泰龙成功演绎了无数的硬汉形象,却很少有人提及他还是一位轻度面瘫的患者;央视主持人张越,曾为自己的肥胖苦恼不已;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为自己的口吃而大伤脑筋。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上天对待每一个人和物种都是公平的。  诚如老舍笔下的济南和青岛,因其独具一格的“春风”而让作者虽情郁其中,
摘要: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之一,由危机所引起的全球范围内政治、文化、科技实力的此消彼长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面对当前的经济危机,对研究生教育体系国际化的趋势和后果进行理性的再审视,使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既体现出时代性,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们构建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必然战略选择。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研究生培养;国际化;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G64
亲爱的老妈:  也许爱唠叨是天下母亲的共性吧,当初懵懂的我却无法忍受。我高兴时,您的唠叨让我扫兴;我烦恼时,您的唠叨是雪上加霜;我生气时,您的唠叨更是火上浇油。不过,现在的我却乐意聆听您的唠叨,因为这唠叨里有溫情的问候、深切的牵挂和真挚的关爱。  记得那次我和同学大吵后,愤然奔回家中,独自待在房间里,没好气地撕本子。您听到后,站在门外开导我:“妮子,干吗发这么大脾气呀?火大伤身……凡事都要往开了想
【模拟金题】  有一次,画家潘天寿给学生上课时做示范,在纸上画了一根弧形的长线,然后宣布下课,接着就走了。学生不明白这根线为何物。等到下次上课,潘先生在线的旁边点缀了些花草,学生就明白了,这根长线是块大石头。潘先生讲解说先画这根长线,是要造一险境,还说绘画造常境容易,造险境难。  究其本源,人的心灵世界中,你想勾勒怎样的韵致,就会朝它去极致地追求,因为一切都会从本心出发!  请以“勾勒”为话题,写
摘 要:我们党是一个处于复杂外部环境中的政治系统。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功能是内在一致的。系统的功能是通过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输入—转换—输出—反馈这一循环互动过程得以不断实现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注重:优化党的输入;增强和优化党的执政要素及其结构;改善党的输出;增强反馈调节。  关键词:执政能力;系统功能;优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8-0058-
晨光熹微,朦胧而淡雅。轻捻薄宣,墨香氤氲。时光流连于指缝,回望来路,我毕竟走过。  仍忆当时年少,每每来到博物馆中,灯光下那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古画,总让我钦羡不已。我亦渴慕有朝一日,能亲执毛笔,于熟宣之上,勾画自如,一如古人样。  初學国画的我,仅携一支毛笔,揣一份期待之意,便走进了水墨天地。未曾想,漫漫长路中,几多坎坷,几多艰辛。  案前,铺开一张熟宣,柔软素净的纸张,微微沁出草木之香。提起墨瓶,
我曾经访问一位擅长画荷的艺术家,怎样把荷花画得那么生动。他说:“画荷花不一定要整天拿着笔在池边写生,而应该静坐在荷池旁欣赏,看风中的荷、雨中的荷、春天的新荷、夏天的盛荷、秋天的老荷、冬天的残荷。久而久之你已經不知什么是我、什么是荷,而融入其中。摊开纸,自然满眼荷花,四季的烟雨一齐涌上,还怕画不生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