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溯源 岩之本色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尧婷
   四川尚瀚岩彩重彩画院画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岩彩画壁画专业艺术委员会会员,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工作。2017年5月,作品入选四川首届岩彩壁画展;
   2017年12月,参加“本色敦煌丝路华章——佛教壁画艺术展”;
   2018年3月,参加了法国巴黎当代艺术展览会;
   2018年12月,作品在岩彩壁画展精品展中获优秀奖;
   2019年12月,作品在“岩彩.大地的辉煌:第二届四川省岩彩画壁画展”中获优秀奖。
   岩彩画这一概念早在二十年前就在学术界被一批艺术家所提出,经过不断的发展,今天已被很多人熟知。其实岩彩画的这个“岩”字代表的即是这一绘画形式所运用的材质。早在六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中国这片大地上用这种材料进行原始涂绘,从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仰韶文化这些彩陶纹饰都可以初见端倪。
   学习岩彩要寻根溯源,因此临摹敦煌壁画便成了必不可少的过程。临摹了几次壁画以后,自以为已掌握岩彩,便开始自画自乐。随着不断地深入学习,才知道之前掌握的只是皮毛而已,遂又开始重新临摹敦煌壁画,常临常新。壁画的临摹一般有三种主要形式:复原临摹、现状临摹、整理临摹。不管进行哪种形式的临摹,都是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需要临摹者凭借自己的艺术修养及观察力去体会原作者的创作动机、构图方式、表现技巧等。因壁画经过时间的冲刷,画面已不完整,局部颜色脱落或变色。为了完整表达历史的痕迹,在绘制时,用到刮、刻、填、描、磨等各种技法,对岩彩材质熟练地运用和技法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在一次次的临摹过程中,逐渐发现现代的色面造型在古代壁画中早已存在,而且运用得精妙绝伦,得心应手,特别是魏晋时期里面的飞天、植物和山水造型呈现出现代感的形式表达,和一种浑朴天真的美。敦煌壁画运用石青、石绿、朱、黄、白、金,仅有的几种颜色,经过不同的搭配、组合、绘制出了金碧辉煌的壁画。
   古人用笔爽朗大气,或填、或点、或勾、或染,技法多样,每次临摹都感叹古人的智慧及娴熟多变的表现技法。《鹿王本生》是敦煌北魏洞窟壁画的经典之作,再现了《佛说九色鹿经》中“鹿王本生”的故事。这两幅画截取其中的两个片段进行绘制。以土红色铺底,人物和动物的形态平涂成大的色块,加之以局部的勾勒、打磨。画面中大量运用土红、土黄、青绿、褐黑等矿物颜色,使画面呈现出古朴典雅的氛围,韵味十足。
   古人绘制的壁画所用的矿物颜料,因氧化变色,些人物肤色不再是原有色,而是灰、红、蓝、黑色,这种色调变化不仅没让画面失真,反而让画面更具有生气。这启发我在创作中,为了画面的需要,可以改变你所描绘的任何物体的固有色。《雪梅》就是做的这方面的尝试,画面处理上先用银箔打底,再叠加各种颜色形成丰富的肌理效果,在肤色的处理上自然运用底色的效果,使其与画面整体统一而富有变化,寥寥数笔勾勒出女孩形象,随心随意。
   岩彩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一体,与天地合一。正因如此,岩彩颜料采集本身就是一種迷人的过程。~块石头,在大自然中只是一种物质,当我们发现它,并把它磨成颜料用于绘画,这就是艺术创作的开始。当把石头磨成粗细不一的颜料时,它促使我从材质的通道去思考如何用这几种颜色搭配一个画面,从而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正如这幅《远古祭祀》,采集的是四川本地的有色石材。如何运用本地的颜料展现本地题材,我想到了成都金沙遗址里面的象牙。在绘制过程中,运用采集颜料中的赭色系对画面做一个整体氛围的营造;用排笔把蓝、绿、黄色随意涂洒在画板上,在上面用粗颗粒颜料薄涂一遍,少许地方厚涂,让底色透叠出来;接着贴银箔,用白色提象牙;再渲染,打磨,让残留在箔背后的颜色斑斑点点地透露出来,或者让顶层的岩彩透露出背后隐约的银箔,透出一种朦胧神秘的美感。
   《金顶》这幅作品,利用岩彩的随意性和偶然性,水和色的冲撞,色与色的交融,产生一种超脱梦幻的境界。
   在岩彩画绘制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经验将这些不可控的因素进行统一,看似无意却有心,这应该就是岩彩这绘画形式的独特之处。
其他文献
简介  四川省三国漆艺传习社,2015年在郫都古镇三道堰正式成立。中国漆艺历史有八千多年,成都漆艺历史有三千多年,古蜀时期,成都的漆器工艺就已经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三国漆艺传习社作品选用天然大漆,也叫土漆、国漆。从栽种8年以上的漆树上用刀割出口子,等树内汁液一点一滴慢慢渗出,再汇聚起来加工制成漆,纯天然、对人体有益、还可人药,被业界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涂料。创作一件漆艺作品,需要70多道工序,最简单的
今天下午,妈妈带我来到了美丽的绮园游玩,它虽然在我们海盐这个小县城里,但它是我国十大私家园林之一呢!  我们从南门穿过了冯氏老宅,往北走来到了冯家花园——绮园。一走进绮园的拱门就让我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鹅卵石路伸向园内,一棵棵粗壮有力、高大茂盛的树木直插云霄,似乎天空是由它们撑起来的,一片生机勃勃。  忽然东南角传来了哗哗的流水声,我们闻声走近,原来是“潭影九曲”中喷泉流动的声音
民间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化着大众的生活,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审美内涵。其历史悠久,能够追溯到南北朝,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对生活的艺术表达方式。  作为学校的美术老师,从毕业到学校已过了整整19个年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继承传统、创新文化。当时来学校,学校配置的教学器材很简单,在学校门口也没法买到学生创作的消耗材料,几乎是原始状态,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美术教育的发展,多方面提升美术教学质量,通过组织画展
四川成都市人。1970年入伍,历任学员、演员、演员队队长、副团长等职。2009年晋升军队专业技术三级(军级)。原沈阳军区前进杂技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杂技家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杂技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杂协滑稽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视文艺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2008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文艺晚会”导演团队编导;1988年始,长期成为央视春晚编导团队策划、编导;历时八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成都锦水书画院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其书画作品先后数十次参加国内外大赛大展并获奖。其作品被市政府、博物馆、纪念馆、对外友协等单等收藏。  张洎国专攻写意花鸟画,在数十年的专研和砥砺中不断摸索出符合自我审美情趣的表现手法,在写意花鸟画的百花园中开出了一朵属于自己的小花。  在张泊国的写意画里,不管是梅兰竹菊、牡丹、
他们共同追求着画里的世界,他们是互相的目标和引路人。他们在一起创造了另一种精神世界。因为艺术,他们的世界斑斓若梦,他们用艺术丈量世界,定义未来。  M=现代艺术 L=刘栋 X=熊火花  M:在相识相知相恋的过程中,对方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X:刘老师性格内敛,做事有条理,对艺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艺术创作始终保持着一颗纯粹的赤子之心,不急不燥,追求作品那种荡气回肠的史诗性。对作品精益求精、反复
主管单位:成都市双流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成都市双流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刘泽夫  LIUZEFU  《双流文艺》主编。双流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双流区文联主席,兼区新闻出版局(区版权局)局长。曾先后担任《双流县志》总编辑、《空港双流》报刊总编辑。  寄语  当前,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的质量、风格、品味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对思想深邃、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高品质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的需求
刁华甫  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国防书画院院长,四川锦水书画院名誉院长,成都大学美术学院绘画专业客座教授。作品入编《当代中国名家书画宝鉴》《当代中国书画名人图录》。2000年荣获“中国百杰画家”称号。  1942年,刁华甫生于成都北郊的凤凰山脚下,1958年,习画多年的刁华甫顺利考入成都市美术学校,成为了该校的第一批学生。自此,刁华甫的人生正式走
我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在岷山东麓、沱水南畔,与古蜀文化发祥地三星堆毗邻的一个三县交界的古老川西小镇。自小酷好艺文,在读中等师范时,受语文老师启蒙,开始临习篆隶书、摹刻秦汉印;留校任教之后,又先后向众多名家请教书法、篆刻、古文字学、古诗文辞和楹联。  我于文艺境界崇尚“闳约深美”, 于书法、篆刻和诗文追求高古、质朴、淡逸之蓬勃生命力,而以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名句“诗文书画有真意,贵能深造求其
有一首很经典的流行歌曲名叫《富士山下》,作词者把美丽的富士山比作人,爱慕她,却不能搬走她,那么就只有让自己靠近她。这是怎样一种心境呢?当眼前的景和自己内心的景呼应起来,自己早已入境。美国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就曾说过“要舍得花时间和你的被摄者相处”,所以对风光摄影来说,风光永远不同,只是看自己如何入境。  风光摄影作品是一种独特的视觉文本,对风光摄影而言,无论是山川湖海、旷原极地,还是瀚海冰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