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的苦碟子注射液抗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中草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ojie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明确苦碟子注射液对心脏组织的保护作用,探究其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通过生化检测和病理组织切片研究,探究苦碟子注射液对心脏的保护作用;结合UPLC-Q-TOF/MS技术,对大鼠心脏组织和血浆样本进行无靶向代谢组学研究,获取ISO诱导心肌缺血的生物标志物和代谢通路.结果 苦碟子注射液可改善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变化,显著降低大鼠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筛选得到与心肌缺血密切相关的11个心脏生物标志物和10个血浆生物标志物,MetaboAnalyst通路分析发现5条可能与心肌缺血相关的代谢通路.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主要通过调控谷胱甘肽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及亚麻酸代谢等通路起到预防心肌缺血的作用;不仅为阐明苦碟子注射液预防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同时为苦碟子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瑞香狼毒Stellerachamaejasme花中的香豆素类化学成分及其抗菌和抗氧化活性.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现代波谱学分析技术结合文献报道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