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件运动规律研究是站在“大文件观”的角度上将文件运动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从中剖析文件运动的内在规律,是从新的视角来审视档案学的基础理论。文件运动规律研究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以研究文件运动整体性和阶段性特点为主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第二,将文件运动看作是群体运动而并非个体运动的“全宗理论”;第三。将文件的价值关系视作文件运动根本动力的“文件价值理论”。
环保档案是指各级环保机构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包含了环保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或者接收到的有关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方面的情报信息。这些档案既是对过去环保工作的总结,又是对今后环保工作的指导。环保档案涉及到环境保护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是环保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工具。
一、“全程控制”环保档案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文件”指的是广义上的文件,泛指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一切原始记录。该理论主要是研究文件在其整个生命过程及每个阶段里,其价值形态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管理形式之间存在的内在对应关系。它揭示出文件具有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提出“全程控制”的思想,根据文件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宏观的角度全面有效地控制文件从生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的生命过程。
环保档案是伴随着人类的各项环境活动产生的,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有关环境方面的原始记录信息。从形成到销毁或者永久保存的过程中,这些档案所包含的信息内容与载体形式等方面没有发生变化,且内核始终都是在环境活动中产生的原始信息。环保档案的内在联系不可分割,并始终存在于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之中。环保档案的来源十分广泛。涉及到工业、农业、交通、能源、生态、城乡建设等各个方面,包括环境监测资料、环境质量分析报告、排污申报材料以及环保科研材料等。可以说环保档案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环保档案是在环境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客观真实记录,不仅可以系统、准确地反映过去和现在的环境活动,而且也可以通过分析预测、推断将来的环境趋势。因此它成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的重要依据。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环保档案的建立与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建立真实、准确、系统的环保档案,需针对其生命过程的整体性和载体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对环保档案生命的全过程和各阶段实施全面系统的控制。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方面:在环保档案建立之前,确立环保档案的归档范围、整理和分类方法、鉴定原则以及环保档案的保管期限等有关环保档案的管理办法:在环保档案形成的过程中,确保其内容的真实准确与完整系统:在环保档案保管的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检查,注意保存环境温湿度的适宜,防止档案遭到任何形式的破坏与丢失;在环保档案的开发利用时,要运用普遍联系和全局思路定位其价值,根据其内在的联系与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保管场所和方法,使其价值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通过科学分类优化环保档案馆藏
全宗理论认为文件运动不是个体运动,而是群体运动。一项活动中形成的文件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这些文件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即可以形成一个“全宗”。全宗理论的核心是来源原则,这里的“来源”是指形成的机关、组织和个人。来源原则就是按照档案的来源进行分类,要求同一来源的档案不可以分散,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可混淆。因此同一活动中产生的文件应当被看作是一个整体,对文件的分类和整理也应当从宏观上进行把握。
环保档案建立的目的是通过人们监督环境状况,控制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服务经济建设,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环保档案为环境管理提供了真实可靠、系统准确的情报信息,成为环境管理活动中各项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对环保档案进行科学分类可以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和系统性,而这也正是环保档案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所在。在对环保档案分类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环保档案的来源十分广泛,同一来源的环保档案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这些环保档案应当被看作一个整体。这就保持了环保档案形成之初的历史原貌,其整体性和系统性也得到了保证。另一方面,环保档案来源应具有权威性。环保档案作为环境管理活动的凭据,其中所包含的信息要求有确切的来源。环保档案是对当时有关环境实际情况的真实反映,不容日后随意补写,有些情况可能转瞬即逝,因此及时做好环保信息记录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两方面都保证了档案信息的真实、准确与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档案馆藏。
三、大力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环保档案价值
文件价值理论将文件运动中的价值关系看作是文件运动的根本动力。文件在不同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价值也不同。美国学者谢伦伯格在《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一书中指出:“成为公共档案的文件有两种类型的价值:对手原始机构的原始价值,对于其他机构和非政府使用者的从属价值。”他认为文件包含两个价值,这就是著名的“双重价值论”。
环保档案是档案的一个分支,它具有档案的一般性质和规律,对本部门的原始价值主要是现行价值与参考价值,对社会的从属价值主要是决策价值和凭证价值。例如要制定某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必须在参考大量环保档案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推断,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项目。大力开发利用环保档案信息资源可以为社会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随着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环境问题接连出现。环保部门要依法对环境污染事故、污染纠纷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其关键在于能否出示原始凭证。环保档案正是这些真实准确信息的反映。这些原始记录具有法律效力,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凭证。环保档案工作是整个环保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档案室(馆)是各项决策实施的信息参考库。一方面档案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提供环保信息,参与到各项规划、科研和教育活动之中;另一方面档案工作者要有预见性,对一些日后可能会用到的环保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和编辑加工,形成一定的“档案产品”,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领导决策。
随着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的提高,环保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文件运动规律研究被引入到环保档案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不仅使环保档案得到科学规范的管理,而且使环保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大力地开发,进而使环保档案的价值得到全面有效的发挥。
环保档案是指各级环保机构在环境保护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包含了环保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或者接收到的有关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方面的情报信息。这些档案既是对过去环保工作的总结,又是对今后环保工作的指导。环保档案涉及到环境保护活动中的方方面面,是环保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工具。
一、“全程控制”环保档案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文件”指的是广义上的文件,泛指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一切原始记录。该理论主要是研究文件在其整个生命过程及每个阶段里,其价值形态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管理形式之间存在的内在对应关系。它揭示出文件具有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提出“全程控制”的思想,根据文件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宏观的角度全面有效地控制文件从生成到销毁或永久保存的生命过程。
环保档案是伴随着人类的各项环境活动产生的,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有关环境方面的原始记录信息。从形成到销毁或者永久保存的过程中,这些档案所包含的信息内容与载体形式等方面没有发生变化,且内核始终都是在环境活动中产生的原始信息。环保档案的内在联系不可分割,并始终存在于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之中。环保档案的来源十分广泛。涉及到工业、农业、交通、能源、生态、城乡建设等各个方面,包括环境监测资料、环境质量分析报告、排污申报材料以及环保科研材料等。可以说环保档案涉及面广,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环保档案是在环境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客观真实记录,不仅可以系统、准确地反映过去和现在的环境活动,而且也可以通过分析预测、推断将来的环境趋势。因此它成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的重要依据。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环保档案的建立与科学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建立真实、准确、系统的环保档案,需针对其生命过程的整体性和载体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对环保档案生命的全过程和各阶段实施全面系统的控制。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方面:在环保档案建立之前,确立环保档案的归档范围、整理和分类方法、鉴定原则以及环保档案的保管期限等有关环保档案的管理办法:在环保档案形成的过程中,确保其内容的真实准确与完整系统:在环保档案保管的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检查,注意保存环境温湿度的适宜,防止档案遭到任何形式的破坏与丢失;在环保档案的开发利用时,要运用普遍联系和全局思路定位其价值,根据其内在的联系与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保管场所和方法,使其价值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通过科学分类优化环保档案馆藏
全宗理论认为文件运动不是个体运动,而是群体运动。一项活动中形成的文件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这些文件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即可以形成一个“全宗”。全宗理论的核心是来源原则,这里的“来源”是指形成的机关、组织和个人。来源原则就是按照档案的来源进行分类,要求同一来源的档案不可以分散,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可混淆。因此同一活动中产生的文件应当被看作是一个整体,对文件的分类和整理也应当从宏观上进行把握。
环保档案建立的目的是通过人们监督环境状况,控制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服务经济建设,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环保档案为环境管理提供了真实可靠、系统准确的情报信息,成为环境管理活动中各项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对环保档案进行科学分类可以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和系统性,而这也正是环保档案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所在。在对环保档案分类时,要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环保档案的来源十分广泛,同一来源的环保档案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这些环保档案应当被看作一个整体。这就保持了环保档案形成之初的历史原貌,其整体性和系统性也得到了保证。另一方面,环保档案来源应具有权威性。环保档案作为环境管理活动的凭据,其中所包含的信息要求有确切的来源。环保档案是对当时有关环境实际情况的真实反映,不容日后随意补写,有些情况可能转瞬即逝,因此及时做好环保信息记录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两方面都保证了档案信息的真实、准确与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档案馆藏。
三、大力开发利用,充分发挥环保档案价值
文件价值理论将文件运动中的价值关系看作是文件运动的根本动力。文件在不同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价值也不同。美国学者谢伦伯格在《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一书中指出:“成为公共档案的文件有两种类型的价值:对手原始机构的原始价值,对于其他机构和非政府使用者的从属价值。”他认为文件包含两个价值,这就是著名的“双重价值论”。
环保档案是档案的一个分支,它具有档案的一般性质和规律,对本部门的原始价值主要是现行价值与参考价值,对社会的从属价值主要是决策价值和凭证价值。例如要制定某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必须在参考大量环保档案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推断,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项目。大力开发利用环保档案信息资源可以为社会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随着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环境问题接连出现。环保部门要依法对环境污染事故、污染纠纷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其关键在于能否出示原始凭证。环保档案正是这些真实准确信息的反映。这些原始记录具有法律效力,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凭证。环保档案工作是整个环保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档案室(馆)是各项决策实施的信息参考库。一方面档案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提供环保信息,参与到各项规划、科研和教育活动之中;另一方面档案工作者要有预见性,对一些日后可能会用到的环保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和编辑加工,形成一定的“档案产品”,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领导决策。
随着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的提高,环保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文件运动规律研究被引入到环保档案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不仅使环保档案得到科学规范的管理,而且使环保档案信息资源得到大力地开发,进而使环保档案的价值得到全面有效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