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AA)技术的斯氏并殖吸虫快速核酸检测方法,并对其检测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从溪蟹样本中分离出斯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分子鉴定.以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1,cox1)基因序列作为靶序列设计、制备、筛选引物及探针.以河南省济源市和洛阳市宜阳县斯氏并殖吸虫囊蚴基因组DNA为模
【机 构】
: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河南省传染病病原生物重点实验室 郑州450016;江苏省奇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福建省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AA)技术的斯氏并殖吸虫快速核酸检测方法,并对其检测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从溪蟹样本中分离出斯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分子鉴定.以斯氏并殖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ytochrome c oxidase 1,cox1)基因序列作为靶序列设计、制备、筛选引物及探针.以河南省济源市和洛阳市宜阳县斯氏并殖吸虫囊蚴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检测方法验证.以含斯氏并殖吸虫cox1基因序列的不同浓度重组质粒和斯氏并殖吸虫囊蚴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扩增,评价其检测灵敏度;应用建立的荧光RAA法同时检测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华支睾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评价其检测特异性.结果 从溪蟹样本中分离出斯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经分子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确认其与GenBank中并殖吸虫标准株基因序列具有同源性.成功建立了斯氏并殖吸虫荧光RAA检测方法,可在5 min内扩增到河南省济源市和洛阳市宜阳县采集的斯氏并殖吸虫囊蚴基因组DNA,而阴性对照无扩增.以重组质粒为模板,荧光RAA法最低检出限为10拷贝/μL重组质粒,且均在5 min内出现阳性扩增;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可检测到的最低模板DNA浓度为10 pg/μL,且均在10~ 15 min内出现阳性扩增.荧光RAA法检测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日本血吸虫和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荧光RAA技术的快速、敏感、特异的斯氏并殖吸虫核酸检测方法,在斯氏并殖吸虫病流行区溪蟹现场快速检测与虫种鉴定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对新发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参加2006~2007年健康体检的开滦研究队列中纳入观察对象95624名,每年记录1次心力衰竭发病情况,随访至2015年12月31日,比较男性与女性心力衰竭发病率的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性别心力衰竭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在符合纳入标准的95624名观察对象中,平均年龄(51.7±12.5)岁,男性76327名(79.82%),女性19297名(20.18%).随访(8.70±1.28)年,共新发心力衰竭1774例,发病密
1??临床资料rn患者男性,53岁,主因“间断胸痛20 d,加重4 d”以“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于2020年12月13日收住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0天突发胸痛,为压榨样疼痛,伴颈部及后背放射痛,活动后症状加重,每次持续10 min,休息后症状缓解,近4天症状加重,伴咳嗽,阵发性干咳,夜间咳嗽症状频繁.
目的:比较Ⅳ型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portable monitoring,PM)和Ⅲ型PM,并评估Ⅳ型PM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价值.方法:入选2016年3月到2018年7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275例,同时佩戴Ⅲ型PM和Ⅳ型PM进行监测,获得两种设备测得的睡眠呼吸参数.将两种设备所测得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Bland-Altman图反映两种设备测得值之间的一致性.根据Ⅲ型PM呼吸事件指数(respiratory event index,REI)的不同临床诊断阈值计算Ⅳ型
目的 探讨LuX-Valve系统行经导管三尖瓣置换(TTVR)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26例因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行TTVR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0例,女性16例,年龄(65.5±7.9)岁.19例患者为左心瓣膜置换术后发生三尖瓣关闭不全.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经右胸小切口右心房入路,采用LuX-Valve系统行原位TTVR.结果 术中人工瓣膜均成功释放,手术时间180 min,瓣膜释放时间(12.6±3.8)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