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一位被历史忽略的王牌飞行员。他的身份比较特殊:早期是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后来是人民空军飞行员;抗日战争时打的是日军战机,抗美援朝战争时打的是美军战机。
美国在二战中把击落5架以上飞机的飞行员称为王牌飞行员,后来世界各国空军都认可这一战场标准。人民空军历史上共产生了7名王牌飞行员,分别是:赵宝桐、刘玉堤、孙生禄、蒋道平、范万章、鲁珉、韩德彩。显然他不在其中。然而,他击落战机的数量足以成为王牌飞行员:抗日战争时,炸毁、击落、击伤8架日军战机,其中击落4架;抗美援朝战争时,击落、击伤各1架美军战机。他击落日军和美军战机共5架,入列王牌飞行员毫无疑问,完全够格。
他叫邢海帆。他在美国学习飞行,驾驶过30余种机型;他在印度任飞行教官,从印度驾机飞越驼峰航线回国;他在中美空军混合飞行团第3大队第28中队任分队长,参加过上海和武汉对日空战;他任开国大典空中受阅总领队,两次驾机飞过天安门上空;他是志愿军空军飞行团副团长、二等功荣立者。这些数不清的传奇经历,本文将一一展现,娓娓道来。
1945年1月,武汉上空,美军战斗机、国民党军战斗机、日军战斗机在空中混战在一起。在这场激烈的中美对日空战中,就有邢海帆驾驶的战机。
参加对日空战的是中美空军混合飞行团,又称中美空军联队,它是中国最高军事当局接受美国将军陈纳德的建议,于1943年10月成立的。中方空军是第1、第3、第5大队,美方人员是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成员和一部分“飞虎队”的飞行员。各大队由4个中队编成。从司令部到各级指挥层,都有相应的中美双方的指挥官。中美空军官兵并肩作战,参加了对中印缅战区日军的战略反攻。1944年4月,在航校担任教官的邢海帆再三请求,终于如愿调入了中美空军混合飞行团,在第3大队第28中队任分队长。
1945年1月上旬,日军航空兵在华中地区集结力量,准备进行灭亡前的垂死挣扎。为了打击日军空中力量,中美空军混合飞行团组织了3次较大规模的空中进攻作战,出动各型飞机近1000架次,分别对武汉王家墩、徐家棚、南湖等3个日军机场进行突袭。当时,邢海帆带队参加主攻突击队,任务是攻击机场上和机堡里的日机。
为了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空中机群要进行夜间攻击,并在交战之前始终保持无线电静默。担负攻击的飞机上都携带两捆带降落伞的炸弹,这种炸弹便于在低空投掷,专门用来破坏飞机和杀伤人员。
第一天空袭作战,邢海帆率队飞临徐家棚机场上空。借着照明弹的光亮,他们发现20多架日军轰炸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停机坪上,机身上还盖着蒙布。战斗打响后,邢海帆驾驶P-40N战斗机率队冒着日军猛烈的防空火力,朝着停在地面的机群俯冲下去。一阵猛烈的航空机枪扫射后,火光、浓烟顿时笼罩了整个停机坪。硝烟散去,邢海帆又率队进行第二次补充攻击,机翼下两枚500磅炸弹投向目标。在这一次攻击中,仅他一人就炸毁3架日机。
第二天,邢海帆又驾机出动,突击日军南湖机场。在空战中,他与日机进行了生死搏斗,先后击落2架日机,但所驾驶的飞机被日军地面防空火力击伤,中弹14处。他驾駛着受伤的战机顽强地飞回基地。
第三天,邢海帆换了架飞机继续参战,但没有遇到日机。
1945年4月上旬,邢海帆参加了一场大规模的空中进攻作战。任务是远程奔袭日军在上海各机场的轰炸机,配合美军在琉球群岛的登陆作战行动。当时,日军航空兵从上海出动轰炸机和自杀敢死队性质的“神风”攻击机,轰炸美国海军舰艇和登陆部队。
此时,邢海帆所在的第3大队换装了40多架美国最新型的P-51“野马式”战斗机。4月1日7时,邢海帆率队从陕西安康基地起飞,经湖北、安徽、江苏,历时4个小时,飞临浓雾弥漫的上海上空。邢海帆奉命率队冲向江湾机场,发现1架日机正在跑道上强行起飞。他抓住战机,立即瞄准攻击,日机中弹起火,坠地爆炸。邢海帆拉起战机后又与日机进行空中格斗。他咬住1架日机,按下航炮按钮,连续攻击,将其击落。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邢海帆参加过数十次对空、对地作战行动,先后驾机击毁日本占领区的20多个火车头,炸毁日舰数艘,炸毁、击落、击伤日机8架,获奖章、勋章多枚。他所领导的分队获得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发的团体荣誉勋章,他被晋升为国民党空军上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隆重举行。邢海帆担任人民空军第一个航空中队代理中队长、空中受阅总领队。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迁入北平。5月4日,国民党空军从陕西汉中起飞6架B-24型轰炸机,对北平南苑机场进行轰炸,造成飞机、房屋毁坏和人员伤亡。6月,周恩来指示军委航空局,迅速组建一支航空作战中队,负责北平的防空。
8月15日,人民空军第一个飞行中队在北平南苑组建,下辖2个战斗机分队、1个轰炸机分队、1个地勤分队;装备P-51型战斗机6架,蚊式、B-25型轰炸机各1架,PT-19型教练机2架。随后,又从解放军航空学校调入一批空、地勤人员和作战飞机,编成3个战斗机分队、1个轰炸机分队。10月,增编1个运输机分队,装备C-46型运输机2架、C-47型运输机1架。飞行中队的组建,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有了空中作战力量。飞行中队开始由徐兆文任中队长,后来邢海帆代替受伤的徐兆文任代理中队长。
在中美空军混合飞行团期间的邢海帆
人民空军第一个飞行中队成立后,除担任首都防空任务外,还接受了开国大典空中受阅任务。于是,邢海帆不仅担任了飞行中队的代理中队长,还担任了开国大典空中受阅总领队兼第1分队分队长。
美国在二战中把击落5架以上飞机的飞行员称为王牌飞行员,后来世界各国空军都认可这一战场标准。人民空军历史上共产生了7名王牌飞行员,分别是:赵宝桐、刘玉堤、孙生禄、蒋道平、范万章、鲁珉、韩德彩。显然他不在其中。然而,他击落战机的数量足以成为王牌飞行员:抗日战争时,炸毁、击落、击伤8架日军战机,其中击落4架;抗美援朝战争时,击落、击伤各1架美军战机。他击落日军和美军战机共5架,入列王牌飞行员毫无疑问,完全够格。
他叫邢海帆。他在美国学习飞行,驾驶过30余种机型;他在印度任飞行教官,从印度驾机飞越驼峰航线回国;他在中美空军混合飞行团第3大队第28中队任分队长,参加过上海和武汉对日空战;他任开国大典空中受阅总领队,两次驾机飞过天安门上空;他是志愿军空军飞行团副团长、二等功荣立者。这些数不清的传奇经历,本文将一一展现,娓娓道来。
对日空战:他炸毁、击落、击伤日军战机8架;所领导的团队获得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发的团体荣誉勋章
1945年1月,武汉上空,美军战斗机、国民党军战斗机、日军战斗机在空中混战在一起。在这场激烈的中美对日空战中,就有邢海帆驾驶的战机。
参加对日空战的是中美空军混合飞行团,又称中美空军联队,它是中国最高军事当局接受美国将军陈纳德的建议,于1943年10月成立的。中方空军是第1、第3、第5大队,美方人员是美国陆军航空队的成员和一部分“飞虎队”的飞行员。各大队由4个中队编成。从司令部到各级指挥层,都有相应的中美双方的指挥官。中美空军官兵并肩作战,参加了对中印缅战区日军的战略反攻。1944年4月,在航校担任教官的邢海帆再三请求,终于如愿调入了中美空军混合飞行团,在第3大队第28中队任分队长。
1945年1月上旬,日军航空兵在华中地区集结力量,准备进行灭亡前的垂死挣扎。为了打击日军空中力量,中美空军混合飞行团组织了3次较大规模的空中进攻作战,出动各型飞机近1000架次,分别对武汉王家墩、徐家棚、南湖等3个日军机场进行突袭。当时,邢海帆带队参加主攻突击队,任务是攻击机场上和机堡里的日机。
为了达到突然袭击的效果,空中机群要进行夜间攻击,并在交战之前始终保持无线电静默。担负攻击的飞机上都携带两捆带降落伞的炸弹,这种炸弹便于在低空投掷,专门用来破坏飞机和杀伤人员。
第一天空袭作战,邢海帆率队飞临徐家棚机场上空。借着照明弹的光亮,他们发现20多架日军轰炸机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停机坪上,机身上还盖着蒙布。战斗打响后,邢海帆驾驶P-40N战斗机率队冒着日军猛烈的防空火力,朝着停在地面的机群俯冲下去。一阵猛烈的航空机枪扫射后,火光、浓烟顿时笼罩了整个停机坪。硝烟散去,邢海帆又率队进行第二次补充攻击,机翼下两枚500磅炸弹投向目标。在这一次攻击中,仅他一人就炸毁3架日机。
第二天,邢海帆又驾机出动,突击日军南湖机场。在空战中,他与日机进行了生死搏斗,先后击落2架日机,但所驾驶的飞机被日军地面防空火力击伤,中弹14处。他驾駛着受伤的战机顽强地飞回基地。
第三天,邢海帆换了架飞机继续参战,但没有遇到日机。
1945年4月上旬,邢海帆参加了一场大规模的空中进攻作战。任务是远程奔袭日军在上海各机场的轰炸机,配合美军在琉球群岛的登陆作战行动。当时,日军航空兵从上海出动轰炸机和自杀敢死队性质的“神风”攻击机,轰炸美国海军舰艇和登陆部队。
此时,邢海帆所在的第3大队换装了40多架美国最新型的P-51“野马式”战斗机。4月1日7时,邢海帆率队从陕西安康基地起飞,经湖北、安徽、江苏,历时4个小时,飞临浓雾弥漫的上海上空。邢海帆奉命率队冲向江湾机场,发现1架日机正在跑道上强行起飞。他抓住战机,立即瞄准攻击,日机中弹起火,坠地爆炸。邢海帆拉起战机后又与日机进行空中格斗。他咬住1架日机,按下航炮按钮,连续攻击,将其击落。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邢海帆参加过数十次对空、对地作战行动,先后驾机击毁日本占领区的20多个火车头,炸毁日舰数艘,炸毁、击落、击伤日机8架,获奖章、勋章多枚。他所领导的分队获得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发的团体荣誉勋章,他被晋升为国民党空军上尉。
开国大典:他担任空中受阅总领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开国大典隆重举行。邢海帆担任人民空军第一个航空中队代理中队长、空中受阅总领队。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迁入北平。5月4日,国民党空军从陕西汉中起飞6架B-24型轰炸机,对北平南苑机场进行轰炸,造成飞机、房屋毁坏和人员伤亡。6月,周恩来指示军委航空局,迅速组建一支航空作战中队,负责北平的防空。
8月15日,人民空军第一个飞行中队在北平南苑组建,下辖2个战斗机分队、1个轰炸机分队、1个地勤分队;装备P-51型战斗机6架,蚊式、B-25型轰炸机各1架,PT-19型教练机2架。随后,又从解放军航空学校调入一批空、地勤人员和作战飞机,编成3个战斗机分队、1个轰炸机分队。10月,增编1个运输机分队,装备C-46型运输机2架、C-47型运输机1架。飞行中队的组建,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有了空中作战力量。飞行中队开始由徐兆文任中队长,后来邢海帆代替受伤的徐兆文任代理中队长。

人民空军第一个飞行中队成立后,除担任首都防空任务外,还接受了开国大典空中受阅任务。于是,邢海帆不仅担任了飞行中队的代理中队长,还担任了开国大典空中受阅总领队兼第1分队分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