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春:偶像怀疑偶像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abb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世、职业、身份、性别、肤色、年龄、文化、语言、时代、观念、标准、眼光,与爱无关,与我无关……”
  2019年最后一天,李宇春担任江苏台跨年晚会的压轴嘉宾。戴着钻石头冠出场的李宇春反复吟唱着“与我无关,无关,无关……”仿佛一心要撕掉这些标签。舞台上,伴舞们摘掉她的钻石头冠,李宇春拿出面巾,当着众人的面,擦掉了自己的口红,现场直播中,是一个特写镜头。切近的镜头是李宇春跟导播特意要求的。
  2005年夏天,还没有智能手机,352万条短信选票让这个普通女孩一夜之间变成明星。此后是一路的皇冠与荆棘。面对全民狂欢和全民恶搞,李宇春都选择沉默。接下来,在人们没想到的地方,李宇春杀了回马枪,曾被恶搞的中性形象,加持着欧洲的大牌和大设计师,变成最先锋的时尚象征。
  李宇春现在对自己的定位是音乐人,她出道以来一直强调自己是歌手不是艺人,对于艺人、明星这样的称谓,她一直保持距离。比如,她坚持将粉丝称为歌迷,会把“进演艺圈”说成“参加工作”。
  这些年,在更小众的认知范畴里,李宇春生发出新身份,跨界策展人、文青、创作人,这些人格下展开的“李宇春”会对更大众的“李宇春”身上的诸多符号进行反思与解构。她已经学会了在跟时代打交道的同时保存自我。

偶像变迁史


  参加完《十三邀》,李宇春有点惋惜,觉得没能跟许知远把“偶像”这个词聊透。那期节目里,李宇春和许知远各说了三个词,形容偶像是什么,“他讲的都是好词,都是我认可的,但是我故意扔了很多贬义词,像‘质疑’‘生意’这些。”李宇春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打开QQ音乐各年份的专辑排行榜,总有李宇春。跟她排在一起的,是R1SE男团、蔡徐坤、张艺兴……这张流量变迁榜中,唯一不变的是李宇春。这让她成为行业标杆,也当过数个音乐综艺节目的导师。然而,中国首屈一指的偶像,开始对偶像产生怀疑。
  李宇春受邀去参加了一档选秀节目做导师。录完第一期,李宇春崩溃了。“我发现他们很多人其实并不喜欢音乐,音乐只是他们展示的武器。”李宇春一时难以接受。毕竟,她自己当初是因为真的想唱歌才站上舞台的。
  2005年,李宇春还是四川音乐学院的大三学生,一心想着毕业要当歌手,做足北漂准备。“那时选秀还不叫选秀,只是一帮喜欢唱歌的人就去了,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怎么样。” 李宇春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直到超女结束后过了段日子,她才意识到,生活好像回不去了。
  和她当初的“懵懂”相比,如今参加选秀的选手对局面要清楚得多,“他们知道曝光意味着什么——有可能就会红了。有些人做了很精细的准备,也知道自己的优劣势,表现什么好,什么藏起来好。” 李宇春这样总结。
  两代跨入偶像赛道的选手心态已不相同。变化的起点正是《超级女声》,这个节目成功地将“普通人变明星”的概念输出到全国。从那时到现在,全新的偶像文化被培育起来,选手、粉丝、节目方,所有入局者的心态和角色不断转化。

  “超女”能胜人一筹,确是多了一个要命的要素,那就是大众的参与和拥有投票权力。比起政治性投票,这一票也许显得并不特别神圣,但总能引起荷尔蒙上升,带来好一阵的亢奋。——摘自2005年9月5日总第243期《“后超女”现象将继续发酵?》。2005年,李宇春获得“超级女声”全国总冠军,那一年“超女”带来的全民欢娱高潮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本刊在2005年12月26日总第258期推出封面故事《后超女时代的中国电视》,对超女现象进行解读,2009年,李宇春入选本刊十年影响力人物之文化艺术影响力人物。
2005年12月26日总第258期封面故事《后超女时代的中国电视》。

  超女的成功在于它的“大众化”,“想唱就唱”是它的口号。那一年,人们头次看见粉丝举着宣传板和手牌走上大街给偶像拉票。直到今天,无论走到哪里,李宇春还是会遇到一些陌生人,他们走过来对她说,“李宇春,我当年也是为你投过票的。”人们试图解释那个火爆夏天背后的情绪和动力。
  互联网让原子化的粉丝找到了彼此。李宇春的粉丝Nancy回忆,“那时候大家主要聚在贴吧。所有人自发地出主意,谁说的有道理就听谁的。”一些在现在看起来是理所当然的事,在当时的粉丝群体里,尚未变成共识。节目进行到后半程,粉丝们甚至觉得如果把李宇春送上冠军位置,会给她太大压力,而由此产生过分歧。多年之后,粉丝们竭尽全能为自己的“爱豆”买榜、控评、争番,如今回看当年的粉丝与艺人生态,一切都显青涩。
  如果说,真的有某種参与意识诞生于这场史无前例的选秀,那在随后这十几年里,它依然在大众娱乐,尤其是“偶像选秀”活动中延续。偶像的成功有赖粉丝的支持,而粉丝通过支持、陪伴偶像也获得了存在感和精神满足。大众的参与感被娱乐工业体系迅速转化成新型的精神消费关系,有针对地刺激并满足。后超女时代,推陈出新的各类选秀,娱乐公司天娱、哇唧唧哇、乐华这样“偶像工厂”的出现,都是偶像工业在这条路上不断地自我进化。
  超女过后,各种选秀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选出一批偏年轻偶像化的歌手,但却鲜有人能再现2005年超女的热度。相反,短期内爆发的大量同质化节目使选秀一度陷入低迷。这样的情形持续到2012年才被《中国好声音》扭转。然而同超女一样,《中国好声音》也摆脱不了观众审美疲劳的魔咒,选秀必须再次寻求转型。2017年,垂直细分领域的音乐节目异军崛起,以《中国有嘻哈》《声入人心》《乐队的夏天》为代表,说唱、美声、摇滚等原先小众的音乐门类被发掘。另一方面,偶像回归。借鉴了韩国出道选秀节目《produce 101》大火的《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由娱乐公司选送练习生参加比赛,竞选最后成团出道的名额。经历15年的轮回,资本愈发向偶像生产的上游链条渗透。选秀不再只是台上的PK,而变成了从宿舍到训练基地再到舞台的全景式真人秀。包装与塑造从最初就已经显形。   “有些公司会提前培训选手,训练舞台演唱、舞蹈。有些选手来之前已经参加过其他节目,就有自己的方法。” 这些都是她当初参赛时没有的。《明日之子》的执行总导演张佩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节目给每一位选手都配备了“人物”编剧,挖掘选手的性格,为他们打造专属的更丰富的故事线。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培育粉丝对偶像发展出的共情或陪伴的心理。和初代粉丝相比,如今的养成系粉丝,往往“战斗力”惊人。无论是王俊凯的粉丝为他买星星,王源的粉丝为他织围脖,还是TFBOYS粉丝之间的灯牌大战,某种程度上,偶像变成了粉丝们集体狂欢和自我彰显的“借口”。职业化是现今粉丝的另一特点,经历了一场又一场选秀的洗礼,他们对打投、宣传、物料、控评变得了如指掌。2018年火爆的《创造101》,粉丝送杨超越出道,俨然一个协同性高,架构分明的高效组织。
  一些奇怪的职业衍生出来,对很多拿着职业相机跟拍明星的“站姐”而言,选秀就是“买股”。他们会在节目开始前,像炒股那样先选几支潜力股,给尚未出名的艺人开粉丝站,抢占“粉头”席位,如果其中有人爆红,所有的物料,最后都能转换成收益。这在2005年的超女时代,是难以想象的,超女的粉丝回忆,那时粉丝之间还是以物换物的方式,互相交换偶像的周边。
  偶像则不得不面临某种尴尬的身份转化,他们的自我一再被削弱,受到大众喜好和工业机制的双重驯化。“现在的选手,他可能还来不及展现自我,就不被喜欢了。” 李宇春感慨。“你的命运由我决定”正逐渐渗透全行业。偶像的自我越来越被隐藏,被包裹,被修饰。动不动就比心,李宇春觉得不舒服。大合影的时候,有人说我们能不能大家一起比个心,她总是拒绝。

“难道不会困扰到我吗?”


  李宇春习惯于拒绝一些事。
  超女赛后一年,李宇春艰难地适应“艺人”的新身份。她奔波在城市之间参加各种活动,“总在出发,醒来总是糊涂,不晓得自己又在哪里了。”繁忙的日程侵占了她录制第一张专辑的时间,一向安静、内向的李宇春终于推开老板办公室的大门说,“不能再继续这样了,我只想安心当一名歌手。” 老板同意了。
  发现了自己也有说不的权利,李宇春就开始坚定地使用它。公司让她做全能艺人,影视歌一起发展,她说不。官方歌迷会,不。她也不太参与贩售粉丝经济,除了为了配合专辑和演唱会发行过两次周边纪念品,其余时候只卖专辑。她跟歌迷的接触,就是演唱会,还有为数不多的商演。
  2007年她发行专辑《我的》,不到两年,她又发行了专辑《李宇春》,从专辑名字就能看到她急切的找自己的心情。在制作人的鼓励下,她开始走上创作道路。努力修炼内功的李宇春面对的其实是个不太友善的大环境。她的唱功被其他明星公开否定,登上大舞台也是困难重重。各种演出要么被剪掉,或者临时被通知改换歌手。2013年以前,她从未得到春晚邀请。
  某种程度上,这是当时的选秀歌手的普遍困境,管理部门对于火热的选秀一直保持警觉,很长一段时间,选秀出身被认为是“不专业”和“低俗”的。
  李宇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争取空间,聚焦自己的事。2010年,她成立了独立的工作室,可以安心做音乐,也积累了《蜀绣》《下个路口见》这样传唱度不错的歌曲。业余的她喜欢安静,她不参加party,不混圈子,工作结束就回家,让司机买好菜,一个人在家研究做饭。没事时候就看各种电影,喜欢是枝裕和与阿斯哈·法哈蒂,也去艺术展。回到成都,还会坐在父母家的小阳台上喝喝茶。
舞臺上正在演唱的李宇春。

  渐渐她起了疑惑,这样的生活是不是与现实太过隔绝?这两年,她的关注焦点慢慢转向个体背后的社会语境,或者说个体生命与社会的关系。
  在威尼斯双年展,李宇春看到了艺术家关小的作品“大卫”。“所有的人都去美术馆看大卫,讨论他、吃掉他,却不知道他是谁。挺有意思的。我坐在那儿,看了一下午。”
其他文献
“已复工但未解封,大量员工无法到岗,生产线还不能实际复工。”东风汽车集团武汉总部一位市场部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显得有些无奈。  实际上,东风汽车集团早在3月11日就拿到复工批复,但由于武汉和湖北多地仍处于封城状态,人流和物流还未打通,无法真正开工。  封城下的东风汽车集团只是武汉制造企业一个缩影,在已持续两个月的停工状态下,武汉的经济压力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层层传导。而作为中国制造业产业
疫情居家一个多月,闲来无事,和好朋友打电话的次数明显增多。  那天我和朋友二喜电话聊天,说起过年前网上谣传吸烟能杀死病毒,岳父一下子收到亲友送的七八条好烟。一会儿又聊到小区封闭管理,我说郊区比主城区严多了,岳父所在的村子,村内副食店都停了,岳父已经很久无烟可抽……  挂了电话,老婆才说起,我这番话让人听了,会觉得前言不搭后语,收到了那么多香烟,为什么会无烟可抽?  我才发现,自己陷入了“全知叙事”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大考,一场全球大流行正成为真实的威胁。没人知道这场疫情会持续多久,但危机与人类进步往往相伴而生。尽管疫情可能会加深民族主义和孤立主义,并放缓全球化的脚步,但也可能刺激掀起新一轮的国际合作浪潮。世界各国目前正在为减少新冠病毒带来的恐惧和损失而斗争,在此过程中,它将鼓励人们努力创造一个更好的全球化模式。
探索当代艺术之路,可以使大都会博物馆更年轻、更有活力。图/视觉中国Chin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也是美国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博物馆。1870年,纽约的一群银行家、商人和艺术家在集资创办这家博物馆时,初衷是希望“将艺术和艺术教育带给美国人民”。  如今,大都会拥有馆藏超过200万件,藏品地域跨越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所属年代跨越人类历史5000年,是不折不扣的“百科全
继去年对华为祭出限制令以后,5月22日美国商务部又以“国家安全”为由将把33家中国公司和学术机构列入“实体清单”。  面对美国不断升级的科技战,中国应如何应对?一方面,相关各方应积极沟通、据理力争,争取得到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对待,并积极做好预案;另一方面,我们是否也有人主张针锋相对,出台一个针对美企的“实体清单”?这是一个复杂的局面,也是考验我们战略定力的时刻。  我们应该看到,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面对台下支持者的欢呼,江启臣显得颇为克制,一边点头致意,一边微笑着说“谢谢,谢谢”。  这位新当选的中国国民党(以下简称“国民党”)主席,一如既往地注重仪表、衣着考究,从发型到皮鞋,都精心地打理过。  3月7日晚,48岁的国民党青壮派“立委”江启臣在党主席补选中,以68.8%的得票率大胜67岁的前副主席郝龙斌,成为蒋介石之后最年轻的党主席。  江启臣的这次高票当选,被一些台湾媒体解读为“世代交替求
恩盖尔·伍兹  印度突然撤销了受宪法保护的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特殊地位,成为又一个为了获取短期政治支持而针对少数群体的民主国家。此后,克什米尔将由新德里政府更加直接地進行管治。曾经悉心维持的宪法安排,变得支离破碎。  在英国,新任首相约翰逊承诺,不管英控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之间的“底线”边境安排能不能得到保障,英国都将退出欧盟。他的强硬立场,完全忽视北爱尔兰选民的顾虑。  在另一个“伟大的民主国家”
1984年4月调任故宫博物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之前,于坚从没有挑过这样重的担子。此前他当了11年负责人的国家文物局出国文物展览工作室只有30多人,故宫却有上千员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他对找他谈话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表态说,自己2月刚过的生日,已经59周岁了,明年故宫博物院60周年大庆时自己也将60周岁了,就干到那时,保证把院庆搞好,然后就下台,请局领导准备好接班人选。  那时的故宫,院长长期住
4月8日凌晨,武汉市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几十组在武汉动车段经过检修消杀的动车纽,犹如“陆地舰队”停靠在存车线上,蓄势待发,重新启程。图/中新  在“封城”76天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武汉4月8日正式“解封”,按下重启键。  政府的招商引资也随着“解封”同步开展。4月8日,武汉举办2020年首场“云招商”,当天共有69个项目签约,涉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金融保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6月13日,深圳某小区玻璃窗忽然坠落,砸伤一名正在街上行走的5岁男童。抢救三天后,孩子于16日上午5时许不幸离世。当地街道办事处称,孩子治疗共花费约8.5万元,经调解,由小区的物业、业主、租户共同垫付,其中业主和租户分摊1万元和3万元,物业则负担其他大部分。  据《侵权责任法》第85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