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为交流、反馈孩子的成长教育情况, 大多学校都会安排定期不定期的家长会。真正的家长会, 不应是“会”, 应是家长、学生、老师之间的一个交流活动。不应是老师单方面侃侃而谈, 家长被迫去听, 而是有计划有安排由班主任组织引导的一个沟通、商讨、达成共识的一个交流过程。家长会,学生也完全可以在场。针对各个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 交流会内容应有侧重点进行安排。九年级学期初, 班主任很有必要和家长做一次思想交流, 共同倾听学生的心声, 努力达成共识, 帮助学生实现他们人生的第一个目标。
九年级的第一次家长会放在开学一个月后比较合适。根据一个月来, 在班主任以及各位任课老师的引导教育下,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思想状态、综合能力等方面与上学期比均应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 进行交流会的目标之一, 是让家长了解学生一个月来各方面的状况,活动安排之前通知给学生, 对学生也一定会起到促进作用;目标之二, 针对学生状况, 再进一步了解, 寻求方法, 采取合理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 目标之三, 引导家长正视学生学习现状, 共同商议确定切实可行的近期努力目标及中招考试升学目标; 目标之四, 做一次有效的心灵交流, 让关爱和理解成为彼此的希望和动力。针对以上目标, 可以进行以下一些安排:
一、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前, 引导家长确定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恰当的教育态度
向家长声明, 只要学生知上进, 在努力, 就应该是教师家长认可的优秀学生, 要求家长正确对待学生成绩, 明白不够理想的成绩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只有在现实的基础上促进其提高才是明智之举。告诉家长,切不可因平时没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情况,交流中了解到了不理想的现状而对孩子发脾气指责,教育方式不可简单粗暴。应该明白, 造成这种情况很多时候也有家长关心不够,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不够深入细致的因素,耐心说服, 端正孩子学习态度,引导孩子思想进步,点滴关爱, 才是孩子上进的动力,才能促进他行为的改变。到九年级, 因为升学的压力, 基本上每一位学生都在努力。只是有的学生的努力没有通过一两次测试验证出来,有的努力程度还不够。如果学生在此时能感受到来自家长的鼓励以及对他抱定的信心, 加上进一步的督促, 那么与指责埋怨相比, 效果会截然不同。
二、交流活动开始后, 指导家长通过不同方式了解学生各科学习情况
(一) 让家长翻阅学生提前准备好的课本、作业本、测试卷、学习资料, 指导家长看书上作的批注, 了解课堂听课情况, 从做作业情况了解平时学习效果, 测试卷、资料中可以看出巩固及弥补情况。了解这些, 为正确有目的引导学生作准备。
(二) 向家长介绍中等招生考试各学科分值; 介绍目前学生达到的水平以及不同的水平能达到的目标, 为助学生确定升学目标作之前的了解; 家长还应了解学生是否有瘸腿科, 和老师一道帮助他们弥补。
三、师、生、家长作全面交流, 共同为商议并实事求是的为每一位学生确定切实可行的努力目标
(一) 针对平时学生好的方面或欠缺之处, 或鼓励或引导, 探讨品德言行目标, 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
(二) 根据手边的反馈资料, 共同制定升学目标, 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四、老师对教育学生的细节方面对家长提出个人建议
(一) 提醒家长教育孩子方面做细心之人, 学生到家后, 发现态度、言行等方面有进步, 哪怕是细微小事就要及时鼓励; 发现问题, 要采用合适的方式点出来, 让孩子感到你是在关心帮助, 而不是不满和指责, 进行合理引导,不遮掩, 不放纵, 不溺爱。作为孩子, 欠缺之处应当主动弥补, 主动纠错, 虚心接受批评指导。
(二) 住校生大多每周回家一次, 学生回家后, 家长尽可能抽出时间和孩子谈心交流, 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从具体小事儿关心指导。比如, 学生交友情况, 穿着打扮变化,阅读书籍类别, 周六日时间安排等方面, 给予科学及时的引导。
(三) 班主任还可向家长介绍学校校规校纪中的细节方面, 与学校一道, 尽到自己的教育责任,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五、总结班内目前学生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及应对策略
这需要班主任对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这离不开平时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这一环节也可以安排在单独交流时进行。
六、让家长看提前让学生写给亲人的一封心灵交流信, 看后给自己的孩子回一封表达关爱能让学生体验到温暖和鼓励的起到促进作用的一封信。
孩子在信中对生活中受到父母关爱的点滴细节的回顾,那份由衷的感激父母看后更会增强责任感; 孩子看到父母理解关心的话语, 也会增加动力。
七、班主任要做好最后的总结
作为学生, 要用心学习, 完善品行; 作为家长, 要做好支持督促工作; 老师要精心教育, 及时辅导, 合理引导,付出真爱。师、生、家长共同努力, 为目标奋进, 为孩子的人生奠基。
九年级学期初, 安排这样一次师生家长交流会, 常常能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增进师生家长之间的了解、理解, 明确目标, 对促进学生升学及健康成长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九年级的第一次家长会放在开学一个月后比较合适。根据一个月来, 在班主任以及各位任课老师的引导教育下,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思想状态、综合能力等方面与上学期比均应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 进行交流会的目标之一, 是让家长了解学生一个月来各方面的状况,活动安排之前通知给学生, 对学生也一定会起到促进作用;目标之二, 针对学生状况, 再进一步了解, 寻求方法, 采取合理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 目标之三, 引导家长正视学生学习现状, 共同商议确定切实可行的近期努力目标及中招考试升学目标; 目标之四, 做一次有效的心灵交流, 让关爱和理解成为彼此的希望和动力。针对以上目标, 可以进行以下一些安排:
一、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前, 引导家长确定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恰当的教育态度
向家长声明, 只要学生知上进, 在努力, 就应该是教师家长认可的优秀学生, 要求家长正确对待学生成绩, 明白不够理想的成绩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只有在现实的基础上促进其提高才是明智之举。告诉家长,切不可因平时没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情况,交流中了解到了不理想的现状而对孩子发脾气指责,教育方式不可简单粗暴。应该明白, 造成这种情况很多时候也有家长关心不够,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不够深入细致的因素,耐心说服, 端正孩子学习态度,引导孩子思想进步,点滴关爱, 才是孩子上进的动力,才能促进他行为的改变。到九年级, 因为升学的压力, 基本上每一位学生都在努力。只是有的学生的努力没有通过一两次测试验证出来,有的努力程度还不够。如果学生在此时能感受到来自家长的鼓励以及对他抱定的信心, 加上进一步的督促, 那么与指责埋怨相比, 效果会截然不同。
二、交流活动开始后, 指导家长通过不同方式了解学生各科学习情况
(一) 让家长翻阅学生提前准备好的课本、作业本、测试卷、学习资料, 指导家长看书上作的批注, 了解课堂听课情况, 从做作业情况了解平时学习效果, 测试卷、资料中可以看出巩固及弥补情况。了解这些, 为正确有目的引导学生作准备。
(二) 向家长介绍中等招生考试各学科分值; 介绍目前学生达到的水平以及不同的水平能达到的目标, 为助学生确定升学目标作之前的了解; 家长还应了解学生是否有瘸腿科, 和老师一道帮助他们弥补。
三、师、生、家长作全面交流, 共同为商议并实事求是的为每一位学生确定切实可行的努力目标
(一) 针对平时学生好的方面或欠缺之处, 或鼓励或引导, 探讨品德言行目标, 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
(二) 根据手边的反馈资料, 共同制定升学目标, 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四、老师对教育学生的细节方面对家长提出个人建议
(一) 提醒家长教育孩子方面做细心之人, 学生到家后, 发现态度、言行等方面有进步, 哪怕是细微小事就要及时鼓励; 发现问题, 要采用合适的方式点出来, 让孩子感到你是在关心帮助, 而不是不满和指责, 进行合理引导,不遮掩, 不放纵, 不溺爱。作为孩子, 欠缺之处应当主动弥补, 主动纠错, 虚心接受批评指导。
(二) 住校生大多每周回家一次, 学生回家后, 家长尽可能抽出时间和孩子谈心交流, 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从具体小事儿关心指导。比如, 学生交友情况, 穿着打扮变化,阅读书籍类别, 周六日时间安排等方面, 给予科学及时的引导。
(三) 班主任还可向家长介绍学校校规校纪中的细节方面, 与学校一道, 尽到自己的教育责任,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五、总结班内目前学生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及应对策略
这需要班主任对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这离不开平时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这一环节也可以安排在单独交流时进行。
六、让家长看提前让学生写给亲人的一封心灵交流信, 看后给自己的孩子回一封表达关爱能让学生体验到温暖和鼓励的起到促进作用的一封信。
孩子在信中对生活中受到父母关爱的点滴细节的回顾,那份由衷的感激父母看后更会增强责任感; 孩子看到父母理解关心的话语, 也会增加动力。
七、班主任要做好最后的总结
作为学生, 要用心学习, 完善品行; 作为家长, 要做好支持督促工作; 老师要精心教育, 及时辅导, 合理引导,付出真爱。师、生、家长共同努力, 为目标奋进, 为孩子的人生奠基。
九年级学期初, 安排这样一次师生家长交流会, 常常能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增进师生家长之间的了解、理解, 明确目标, 对促进学生升学及健康成长都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