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有效反馈让思维碰撞精彩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p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教学反馈信息来合理调控或调整教学进程。由此可见,有效反馈,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过程,有助于教师协调教与学的关系。因此,作为教育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师,必须注重有效反馈,让思维碰撞精彩。结合苏教版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实例,深入分析如何进行有效反馈,以让课堂教学走向高效,最终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有效反馈;小学数学;思維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反馈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重要环节。从目前来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反馈不够全面、反馈不够深入、反馈不够及时、反馈不够自主、反馈信息不够准确等。基于此,唯有重新调整反馈策略,才能让反馈发挥出实效,也才能真正利用有效反馈,让思维碰撞精彩。
  一、教师反馈,促进思维碰撞
  为了增强反馈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必须抓住适当的时机进行反馈。例如,可以在学生出错时进行反馈(注意抓住典范,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从正反例入手),也可以捕捉课堂上的亮点,进行激励性反馈等。
  (1)捕捉出错时机,进行针对性反馈。在检查时,有些学生因为掌握知识不到位或者不够深入,会犯一些比较常见的错误。此时,数学教师要抓住学生出错的时机,进行针对性反馈,让检查式复习更有效果。一般而言,数学教师多以提问式进行检查,并进行反馈。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数学“公倍数与公因数”这一内容时,等学生初步学完这一内容,教师利用提问式反馈,并捕捉提问时学生出错的地方,进行有效反馈。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快速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吗?出示题目:6和9,求这两个数的公倍数。生:(开始思考)生1:老师,我分别列了这两个数的倍数,发现18、54……是6和9的公倍数。总之,它们的公倍数是无限的。师:你能找出它们最大的公倍数吗?生1:我觉得能,只要把数列到最后。师:还有其他观点吗?生2:老师,我觉得不能,因为我们根本列不完它们的倍数,所以也就找不出最大的公倍数。师:那我们来请生1列一下它们的公倍数,看看能不能列完?生1:(开始上黑板列6和9的公倍数,列了两三分钟后,自己发现是列不完的,开始放弃。同时,自主纠正观点:经过列举,我发现两个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只有最小公倍数。6和9的最小公倍数就是18。)师:(赞扬学生出错了能主动纠错,并说这一小错误是大家容易犯的。)在以上案例中,数学教师巧用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及时反馈,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公倍数。此外,教师反馈的过程也是与学生思维产生碰撞的过程,有效的反馈能让学生的思维获得更大发展。
  (2)捕捉课堂亮点,进行激励性反馈。由于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因此,总会在课堂教学中给人以惊喜。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课堂亮点,进行激励性反馈。但是,在进行激励性反馈时,不应停留在“好”“真棒”等层面上,而应使反馈语言更为具体。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和除法”这一内容时,教师捕捉了学生的思维亮点,进行激励性反馈,让学生备受鼓舞,从而更为主动地学习。师:请同学动笔计算一下0.36×4=?生1:结果是1.44。师:你是如何计算的呢?生1:我把4个0.36加起来,然后就可以得出答案了。师:这是一个方法,但是,还有没有更为便捷的方法呢?生2:我把0.36看成36,然后乘以4,得出144。因为因数的小数点是两位,所以,我就点上两个小数点。师:哇,你真棒。老师非常欣赏你从另一个角度计算出小数乘以整数的方法,并且能总结出小规律,思路非常不错,值得大家学习。在以上案例中,数学教师巧用激励性反馈,鼓励学生,从而激发更多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做题。
  二、自我反馈,促进认识自我
  学生的教学行为过多依赖外部反馈,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提高。因此,数学教师要增强学生的自我反馈,让学生通过自我反馈,不断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自我反馈的过程也是思维转动的过程;而自我反问,更让学生从深层次认识自我。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测量物体的体积”这一内容时,在提问到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有学生提出想法。针对如何测量土豆的体积时,有学生提出“将土豆放进容器中,测量上升水的体积即可得出土豆的体积”。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反问引导学生自我反馈,如“你觉得利用这个方法测量是不是最好的?”“利用这个方法测量土豆的体积要注意什么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再次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从而提高反馈的实效。总之,新课改下,数学教师要注重增强学生的自我反馈意识,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提出控制与调控策略,促进发展。
  三、综合反馈,促进调整提高
  综合反馈信息,有助于促进教师进行合理调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自身反馈和学生反馈,让反馈更真实,并进行合理调整(主要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调整)。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数学“校园的绿化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首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然后学生再进行反馈。教师反馈如下:老师发现,在遇到不规则图形时,大家就觉得很难计算出面积。但是,我们可以发散思维;如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图形,或者是把一个不规则的图形看成多个规则图形,然后根据所学的知识计算。学生反馈:有时知道需要割补图形,但是对于割什么、补什么就不太确定了。此时,数学教师综合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出示更多不规则图形,先让学生学会割和补;然后,再设计成情境问题,让学生活学活用。
  总之,新课改下,数学教师要重新审视反馈,并采取实际行动,注重反馈,让思维碰撞精彩。值得注意的是反馈要及时、深入、全面,只有这样,反馈的效果才会更突出。
  参考文献:
  [1]郭亚玲.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及其反馈[J].成功,2013(8). [2]覃家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
  2010(7).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小学)
其他文献
宣钢150 t转炉应用副枪技术,在计算机自动炼钢静、动态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方法控制自动炼钢的吹炼过程,实现了吹炼过程稳定,终点碳和温度双命中率超过90%,钢铁料消耗降低,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方法:60名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依达拉奉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病人颅内压,影像学变化和远期疗效。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伤后10
对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建筑设计的两大基本原则进行了阐释,即“保技冻结”原则、“容许融化”原则。
当今中国城镇化中后期呈现出品质化的需求,加上原有的快速度和大尺度特征,普遍面临着城市形态的科学布局和精细管控的新课题,尤其在数字化时代,需要从新的视角探索"数字化分
随着民航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庞大的航线网络,在众多城市间有很多航线可供选择。如何快速地从如此庞大的网络中得到K条最短路径(K-Shortest-Path,简称KSP)成了联程路径搜索的瓶颈。采用Yen算法求解航线网络中的KSP问题,并在CU-DA平台下实现其并行化。并行的基本策略是借助GPU平台并行的松弛每个节点的相关边。最后,通过在CUDA平台下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串行Yen算法计算相比,基于CU
目的:阐明骶髂关节病变CT表现。方法:使用西门子Somatom ARCT机扫描,常规从骶髂关节下缘向上连续扫描.层厚5mm,间距5mm。通过骨窗及软组织窗观察骶髂关节面及邻近软组织变化,结合临
在风景写生中,一幅好的风景画的形成,在很大意义上就是一次创作过程的完成。而在现实的写生中,许多时候创作主体把这种对景写生的定义放在了一次对风景的练习上,从而使风景画缺少
目的:探究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的6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1组
目的:观察祛毒胶囊对LPS诱导的狼疮样模型小鼠几项免疫指标和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祛毒胶囊治疗SLE的可能机制.方法: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