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之美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美叫“沧桑”。
  在鲁南枣庄青檀寺,青檀古树的沧桑之美久久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始建于盛唐开元年间的青檀寺,原名为云峰寺,坐落在枣庄峄城区楚山、汉山峡谷之间,因山谷中长满青檀树谓之青檀谷,云峰寺后也改名为青檀寺。青檀寺中千年古檀随处可见。它们植根于叠嶂山崖、怪石嶙峋之中,粗壮的树干疙疙瘩瘩,像历经沧桑、青筋毕露的老者,鲜明地镌刻着生命的年轮和岁月的印记。
  没有上千年风雨的洗礼,青檀不会有如此的沧桑。青檀谷中生长着2000多棵青檀树,其中千年以上的有36棵。千年古檀饱经风霜,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岁月的沧桑雕塑成了一件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有一棵独立山坡上的檀中之王,据说已有两千高龄,树根千疮百孔,树干满目疮痍。然而在已垂死的躯体之上,新的根茎正在孕育而生,新的枝杈正在蓬勃伸展。
  一株株千年古檀历经沧桑却铁骨铮铮,透露出生命的本色,洋溢着阳刚与力量之美。一粒孤单而顽强的种子,能够在寸土无存、滴水难留的险恶里,破石,生根,萌芽,扎根于青檀寺山岩的缝隙里;树身从石缝里长出,奋发向上,石与根难解难分,几乎融为一体,甚至硬是撑裂了山岩。青檀树竟然可以不要土壤,而在石缝里生存,慢慢地再分解石头、包裹石头,形成“檀石一家”的奇观。一棵棵在绝境中挺立的青檀树,以一种平凡朴实、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为我们谱写了一曲震撼心靈的生命之歌。
  这让我想起来“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的宣纸。青檀是制作宣纸的主要原料。宣纸素有“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的美誉,它之所以能留住人间最美的字画,也是因它融进了青檀生命的精髓。
  (潘光贤摘自《扬子晚报》)
其他文献
瑜伽、太极、气功、美术、舞蹈等课程,最初,训练大家呼吸——先学会调节,尤其是深呼吸。  当你忧郁、失望、无奈时,呼吸是会变得浅薄的。盛怒、怀恨在心时,呼吸更加浮躁。  看骂人者,不知如何那么生气,鼻孔贲张,嘴角扭曲,面目狰狞,呼吸重而不深,像野兽。  如果先深呼吸几下才在传媒前发言,那些恶形恶状便不会万世流芳,反而含敛有力,不怒而威。可惜许多人天生就是焦急,争分夺秒,怕今天不表态,明天变了天就没机
英国人对绅士教育的重视,从小学到中学,几乎做到了极致。  在英国的一所精英学校,其最注重的教育是善良,但不是简单的助人为乐。在英国人看来,善良应该分为三个层次,就如被称为“英国绅士成长记”的电影《帕丁顿熊2》所表现的教育意义。  第一层是尊重。学校领导说:“善良意味着孩子们不允许拥有最好的朋友,而必须跟所有孩子都成为朋友。”在电影《帕丁顿熊2》中,尊重体现在露西阿姨经常强调的一句话:“一个人再怎么
德国青年卜劳恩又一次失业了。  他满大街地转了一天,依然没有找到工作。情绪极度低落的卜劳恩去酒吧坐了半天,直到将身上最后一点钱换了酒喝下肚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  可是,家里也不是天堂。他寄予唯一希望的儿子克里斯蒂安并没给他争气,他的成绩居然比上学期还退步了。他狠狠地瞪了克里斯蒂安一眼,再也不想跟他说话,回到自己的房间呼呼大睡了起来。当卜劳恩醒来的时候,已是第二天早上。他习惯地拿起笔写日记
我的故乡是地处鲁西南平原腹地的一个小村庄,在村庄东部的丁字街口,曾经有一处老碾坊,萦绕在我的梦中,成为我难以忘却的回忆。  老碾坊究竟始建于何年何月,村中早已无人知晓。老碾坊有四面墙,墙体的底层是高约一米的蓝砖墙基,早被岁月侵蚀得斑驳不堪,墙基以上为高3米左右、宽度约40厘米的土坯墙,建筑面积大约50平方米左右,屋顶为八字交叉木质结构,上面被陈旧的蓝瓦所覆盖,深深的瓦垄间长满了一丛丛茂密的瓦菘,碾
平生第一次调动工作,同事、同学和亲朋好友出于关心和爱护,都纷纷带着关爱的口吻问:“你所要去的新单位是什么级别啊?”我知道,面对这样的询问,我得耗费一番口舌,才能给他们解释得清楚。  俗話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按照世俗的标准,我从原单位调到新的单位,自然应该是往高处走的:要么图级别高,要么图收入高。不然,就一定是傻帽儿,就一定令人匪夷所思了。  说起来真令人惭愧,我所要去的单位,级别偏偏比
写下这个标题,似有痴人说梦之嫌。人非天马,谁的身心能遨游无极的太空呢?  说不能者,皆现实生活中之严谨君子者也。君不见那些恪守健身条例,每天闻鸡即起的晨练者,他们似早晨的公交车司机到点开车那般,准时到达晨练现场。古人说“一天之计在于晨”,又说“有钱难买五更眠”,各有各的道理。对于晨练者而言,他们失去的是黎明睡眠,获得的是满头热汗和通身舒畅。我出于好奇,曾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舍弃一回五更之眠,跟随晨练
在当下社会,学历相当重要,好像是处处都要碰到这个问题。如若招聘、求职,到人才交流中心推荐自己等,都必须提交学历;若是到了某单位、机构,或者是某学校,碰上评职称、考核业绩、评奖金、排座次等等,又少不了学历。  想起二十几年前大家补文凭的情形,它历历在目。那年代的成人教育,通俗叫法为“夜大学”,相当热门,大家白天上班,晚上读书,当然有时也借用白天,一时蔚然成风。撇开渴求知识以外,补文凭、获取学历恐怕是
单位的窗台上,养了几盆花,有石菖蒲、圆叶椒草,因为离我最近,便由我照料。我总以为它们离不开我,尤其石菖蒲,喜阴凉爱潮湿,每天都得用喷壶给它喷点“甘霖”。有一天,我在给花浇水时,突然就冒出一个念头:到底是人养花,还是花养人?  人养花是毋庸置疑的。比如窗台上的花,得隔三岔五给它们浇水、松土;有病虫害,还得打药、捉虫;还要搬来搬去,让它们通风、晒太阳。没有我这养花人的辛勤操劳,花怎么可能长得水灵灵、娇
近几十年来,城市中的很多摩天大楼都装有玻璃幕墙。格兰泽尔认为,如果这些大楼用上自己的技术,那么就会拥有充足的电力,节约很多能源。于是,他开始推广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可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他没有推销出一块电池。很多建筑商都是嘴上赞叹这个高科技很神奇,却没有一个敢批量购买电池安装到自己的建筑物上。  格兰泽尔很郁闷。幸运的是,他遇到了瑞士“太阳神”太阳能设备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托比·梅尔。1994年,格兰泽
过于自律的人对敢于放纵的人内心是充满敬意的,敬其敢为己所不敢为。“率性而为”“随心所欲”“恣意妄为”,多么暖心的字眼,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痛快。  过分的自律其实是很乏味的。看见一件漂亮的衣服想要拥有它,这时,自律来了:什么质地?会不会对人体有害?款式是不是太过新潮了,穿到办公室是不是有些招摇?价格是不是太高了?还是量入为出细水长流吧,三想两想转身走掉了。看到美食想要享有它,这时,自律又来了:这么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