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q1984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有效落实,促进了高中地理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问题教学法作为高中地理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形势下,运用问题导学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是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及合作探究意识的重要措施,有利于高效地理课堂的积极构建。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作为培养和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实践阵地,在当前高中教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为问题导学提供了重要平台,问题导学法,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教学环节,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问题导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一、提出问题
  问题导学法的关键就是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意识,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问题导学法并不是简单的提出几个问题,更不是天马行空的随意设置,设置的问题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与课程目标相适应。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时机提出问题,设计的问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在情境设置环节适时提出问题,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效果更显著。例如,在“人口的素质与环境”一课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蒙古草原由于人为搂发菜、挖甘草,造成草原大面积沙化的事实,并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每年的草原沙漠化的面积的具体数字,在学生看到这些惊心动魄的数字之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的效果更显著。
  二、分析问题
  问题导学法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如何在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为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提供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实质。在地理教学中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方法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分析问题、实验操作、教师点拨、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等来达到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自转”一课时,教师提出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日出日落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利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学生对问题有了答案,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三、解决问题
  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肯定不是一个两个,这就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哪些问题是重点,哪些问题是难点,要根据问题的重要性和难度采取不同的方法,从而顺利解决问题。例如,在“地球的公转”一课学习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了一组问题:一天中,太阳的高度一样吗?那什么时候高,什么时候低??一年四季中,中午12点时的太阳高度一样吗?哪个季节高?哪个季节低??一年中所有的白天都一样长吗?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地面的热量与正午太阳高度以及昼夜长短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有的简单,属于生活常识,有的有难度,需要学生讨论、查阅资料甚至动手操作演示。因此,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也要注意重难点突出,把握问题的实质,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所学内容。
  四、应用问题
  问题导学法提出的问题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得以解决、得出结论后,探究活动并没有结束,如何利用得出的结论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把问题探究教学过程向更深层次方向发展是问题导学法的最高境界。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应用于生活。因此,应用问题是问题导学法的最终归宿。如,有的同学在看球赛NBA比赛时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有时是凌晨,有时是上午,但唯独没有晚上。德国世界杯期间我们观看比赛大都是凌晨2:00左右,比赛难道都在晚上举行?在学习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一课后,通过学习学生明确了不同的地区由于时区不同产生了时差,导致了时间上的差异。从而利用这一结论解决了同学们的疑问。
  五、反思问题
  反思是问题导学法的重要因素,反思贯穿于问题导学法的每个教学环节。通过反思,能够总结得失,在解决某一个问题后,及时反思问题设计是否合理,探究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参与是否积极,与后面的问题是否联系密切,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等等。通过反思活动能够发现探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反思活动也能让学生重新体验知识探究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勇于质疑的习惯。因此,反思问题是问题导学法的重要过程,也是问题导学法必不可少的环节。
  总之,问题导学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积极应用问题导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应用问题的意识,养成反思问题的习惯,构造高效的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张春燕.高中地理“问题导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3
  [2]谢惠清.问题案导学对高中地理思维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14,(11)
  [3]张松,傅昔昌.浅析导学案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新课程研究,2014,(5)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第一中学校)
其他文献
《机电设备单片机应用》是一门应用性强的综合性教学课程。文章从教学内容的优化和重组,教学产品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介绍了课程建设的思路与实践,并对本课程的车间教学
【摘 要】学困生是学校领导的一块心病,也是班主任最感到头痛的事,同时也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大社会问题。学困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去面对,帮助每一个学生,由于各种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学习困难生,他们有的由于学习基础较差,有的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学习习惯较差等,表现出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信心等不良特征。如何转化学困生?这个课题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去探讨与有关部门的重视。 
【摘 要】 习题训练和讲评是高中数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应试教育制度下不可缺失的一种教学现状。而变式训练更是习题教学中最有效、最常见的习题讲评方式,让很多一线教师屡试不爽,而其深层的多元价值更值得我们深入的挖掘和达成。  【关键词】变式;价值  习题讲评中的变式训练是很多教师在我们数学课堂中一直使用的方法,在这种方法的实践中,我们教师有必要深入挖掘它的多元价值,并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实践与提升这
期刊
文章从研究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着手,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在如何加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以人为本是后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建设人本化后勤就是要以教师、学生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师生至上”的理念,构建人本化后勤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办师生满意的后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和切实可行的。叶圣陶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教学中我们要时时、处处切实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弘扬创新精神,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气氛  罗杰斯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使学生积极的探索知识,发挥创造性,就要建立起
文章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措施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
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评价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
【摘 要】 中学美术多线教学模式是指针对中学生已有的美术知识水平、经验与技能、需要与动机和心理发展等各种因素,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找出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多渠道的美术学习资源获得渠道,将所有的教学任务分解并贯穿于整个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在学生的参与和感悟下,激发学习兴趣,融合中学生已有美术知识、技能,提升中学生自我学习、自主学习、多渠道学习的能力,使中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得到良性发展,让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