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资登台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1976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岸“两会”关于陆资赴台投资的共识,终结了过去两岸投资的单向性,从而为两岸带来更大规模的“和平红利”
  
  《财经》记者 徐和谦 发自台北
  
  4月26日在南京举行的第三次“陈江会”,除了促成空运定期航班、协同打击犯罪与两岸金融合作的协议,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还发表了关于大陆资本赴台投资的共识。此举即将终结过去20年来仅有台湾对大陆单向投资、大陆方面受台限制而无法对台投资的时代。
  
  如此,大陆的资金、人才与技术,将主动伸出触角,向海峡对岸寻找合作机会。
  
  协议墨香未散,4月29日傍晚,在两地市场均收盘后,大陆的中国移动与台湾第三大移动电信业者远传电信,宣布了一项策略联盟与股份认购计划。按照计划,中国移动将斥资177.736亿元新台币(约合36.65亿元人民币),以每股40元新台币(约合8.25元人民币)的价格,入股远传电信私募增资股12%的股权,该价格较4月28日远传电信收盘价溢价15%。
  
  由于相关交易即将面对台湾“立法院”质询,远传电信通过发言人高治华告诉《财经》记者:“现在一张股票都还没有卖出去,我们会等到当局宣布核准后才会进行。”她还表示,未来中国移动将在远传电信董事会中占有一席。而中国移动的角色,将类似于同为股东的日本NTT DoCoMo与新加坡电信,不会介入远传电信的日常营运。
  
  此外,目前也尚未听闻中国移动将在台派驻人员或设立分支单位的计划。高治华表示,双方不排除建立合资企业的可能性,但凡移动通信、网络游戏服务器乃至于面板,也都有可能作为合作的对象。而远传电信也不排除加入中国移动TD-SCDMA联盟的可能,并称未来若加入,要在台湾推动何种电信标准或技术,将会配合联盟行动。
  
  这项两岸重要业者率先缔盟的重大消息一出,立即震撼岛内产业界,被视为大陆入台投资行动的先声。
  
  此单之外,近期之内市场上所浮现的陆资入台前景,还包括奇瑞汽车将通过品牌与技术入股方式,投资台湾胜荣汽车20亿元新台币,并准备于2009年三季度起,以CKD模式(全散件组装)在台投产。大陆幸福人寿访问团也在访台期间,与台湾幸福人寿积极研议未来两家公司相互持股、共同投资房地产的可能性。
  
  出身自台湾、在香港挂牌的中国旺旺控股为响应台当局号召,于4月28日返台挂牌发行TDR(台湾存托凭证),预备筹资1亿美元,却在岛内吸引了超过认购额度20倍的资金参与申购,让中国旺旺董事长蔡衍明直言“第一次有回家的感觉”。5月7日,台湾《工商时报》更指出,大陆房地产企业碧桂园与台湾地产业者远雄,将以各持50%股权的方式合组公司,在两岸进行开发计划。
  
  对于民间业者方兴未艾的合作意向,台“经济部长”尹启铭表态称,这只是企业先做的决策,只要在台湾公布准许陆资投资的具体项目之前不执行,就不算是“偷跑”。
  
  政策亮灯
  
  如果未能捕捉到明确的政策风向,企业的这些动作在几年之前还很难想象,而台湾方面对于陆资来台也是乐观其成。
  
  目前,双方均已摆出积极态势,欲完成“陈江会”共识声明中彼此关于“尽速发布相关规定及配套措施,并循序渐进扩大开放投资领域”,以及“实现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与正常化的承诺”。
  
  5月1日,大陆商务部施行《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管理办法》,通过大幅下放核准权与简化核准程序,尽速推动赴台投资、设立机构。该办法基于去年12月15日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台办共同发布的《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管理有关规定》作出。根据该规定,大陆投资主体赴台湾地区投资,应按照《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向国家发改委提出申请。
  
  台湾“金管会”则在4月30日发布《大陆地区投资人来台从事证券投资及期货交易管理办法》,逐步开放大陆投资人(含QDII、上市或上柜公司依法令规定核给有价证券与在大陆地区设有户籍之员工、海外企业来台上市柜之大陆籍股东及其他经主管机关许可者)赴台投资台湾地区证券,其投资范围包括上市或上柜公司之有价证券、证券投资信托或期货信托基金受益凭证、政府债券、金融债券或公开发行之公司债、依金融资产证券化条例或不动产证券化条例规定发行之受益证券或资产基础证券及认购(售)权证等。
  
  不过,在两岸尚未签署金融监理备忘录(MOU)之前,大陆投资者尚无法在台投资普通股与优先股等,只能投资债券、存款与定存单等货币工具,且上限为QDII资金总额的3%,折合约72亿元新台币;未来签署MOU后,对台投资上限则可达到QDII资金总额的10%,约220亿元新台币。
  
  此外,台湾“经济部”仍在酝酿的《陆资来台管理办法》,预计将在5月中下旬出台。
  
  据台湾当地媒体透露,第一波开放陆资投资的项目,包括制造业的汽车整车与零组件、家电、计算机与纺织业等,约占台湾制造业比重的30%;服务业的旅馆、餐厅与物流业,约占整体比重的20%;公共建设如空港、海港的仓储、加工、转运、会展中心与码头设施等,约占行业整体的15%。至于大陆方面颇感兴趣的面板、半导体、航空、通信、精密机械与石化业等项目,则暂不列入;金融与保险业亦须待两岸签署MOU方会准许大陆方面投资。
  
  当地媒体引述台“经济部”官员说法称,未来陆资赴台申请将由“跨部会”委员会所组成的投资审议委员会审议(下称“投审会”),并“依据质化与量化指标以认定来台投资的外商是否为陆资企业”。
  
  而根据台“陆委会”公示政策说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竞选期间所承诺的12项重大公共建设与公办民营的BOT(建设-经营-转让),计划可开放大陆的财务投资,但大陆企业不能参与工程发包,并将采取配套措施,防范台湾房地产遭到炒作。
  
  此外,在管理机制方面,台湾当局为避免陆资以证券投资方式取得岛内上市公司的实质控制权,计划规定凡大陆QDII在单一公司持股超过10%者,需经过台方“投审会”审查;且为防止陆资转借第三地以规避相关规范,凡经第三地来台投资之外商,其30%以上的股权或主要影响力为大陆资本所控者,同样比照大陆企业进行管理。
  
  至于大陆旅客在台持银联卡消费,目前技术问题已经解决,只待台湾行政单位通过修订法规。台“金管会”主委陈冲表示,银联卡在台使用“只差临门一脚”,未来双方若有纠纷,将由新加坡政府负责仲裁。
  
  “和平红利”
  
  即便两岸间的金融监理备忘录和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均尚未签署,准入条件的谈判和法规制度的修订也仍在酝酿,但市场对于两岸“和平红利”的预期想象早已迅猛喷发。
  
  自4月30日起,中国移动宣布入股远传电信后的四个交易日内,台股加权指数就增长逾900点,日成交量更曾放大到2000亿元新台币以上。原本在年初还悲观看空台股的外资法人,纷纷调整预期大举做多,新台币也呈现上扬态势。
  
  在两岸题材与台湾当局启动降税政策的双重效应影响下,外资与游离在境外的台湾资金大举汇流台湾,使3月初以来的台股波段涨幅达到44%,远远领先其他亚股市场;而从今年一季度的全球股市来看,台股成长13.5%的数据更居世界第五位。
  
  4月中旬,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因为台湾政府财政恶化、负债到年底将占岁入总额的142%,遂将台湾的评等展望由稳定降为负向,评级则维持AA-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亦在4月下旬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台湾今年GDP成长将出现7.5%的负成长,明年也将只有零成长。不过同时,若翻开台湾“央行”国际金融收支账中的居民证券投资项目,即可发现自去年三季度起,这个过去18年以来皆呈负值(即流出大于流入)的字段,竟然出现了41.7亿美元的资金回流;去年四季度,证券投资的回流金额更倍增为130.4亿美元,两季度合计回流约5800亿元新台币。
  
  面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波动反映出的不同信号,台湾主管财经事务的“行政院副院长”邱正雄告诉民众,“最困苦的时候已经度过”,并称“在最近的未来”,将陆续松绑法规、适度开放陆资来台投资股市。
  
  台湾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薛琦,则在上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与近日接受彭博社专访时提出,未来沪港台三地可合编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ETF)指数,建立“两岸三地”的交易平台;并规划未来开放交易个股或相互挂牌上市,发挥两岸上市公司与产业的互补效果,增加投资渠道并吸引境内外资金进一步投资。
  
  面对台湾股市近日来的激烈反应,台湾竞争力论坛总召集人、“总统府”财经咨询小组成员林建甫告诉《财经》记者,“这证明人是理性的”,只要人们预期有赚钱的机会,不必等到政策开放,资产价格就会开始上涨。
  
  林建甫也感叹,台湾过去十多年,从李登辉到陈水扁时代,都错误地将大陆当做威胁,推行“戒急用忍”等政策,使台湾的金融市场遭到“折价”,业者也只能被框限在岛内流血竞争。他指出,1998年时,台港两地的股市均在9000点左右,但此后有迥异的发展。港股在2007年时曾一度叩关3万点,现在也维持在1.6万点的水平,台股却没有享受到港股的机遇。
  
  过去大陆不能投资台湾,“这种单行道一定要打破。”林建甫建议,大陆资本若赴台投资,可以多投入电子股;但台湾政府也应对资产股、房地产等加以配套管理,“台湾的房价已经偏高了,很多‘无壳蜗牛’要购屋十分辛苦。而且资产类一旦被炒上去,就更难降下来了。”
  
  台湾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财金系教授黄达业则为《财经》记者分析了台湾资金回流与近来市场活跃的几个因素:第一,台当局一连串的降息政策,致使庞大的活期存款正欲寻找投资标的;第二,金融海啸后,大陆成为经济复苏的重心,尤其是“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激起了台湾市场相当强烈的期待;第三,则是台当局自今年初起的降税政策,如将遗产税的最高课征额度由50%降至10%,已鼓励约5000亿元新台币的资金回流。
  
  且当局还计划对金融业者服务OBU(境外银行户头)客户免征营业税、营业所得税与印花税,使业者能回馈给客户,增强藏富于海外的台湾人将资产转回岛内的意愿。
  
  台湾媒体将此一进程形容为外资、陆资和滞外台资在岛内“三江汇流”的荣景。
  
  黄达业乐观地认为,只要当局的政策够具体、够明确,当局将台北打造为资产管理中心和运筹中心的目标,不会只是个梦想。“台湾的金融业者可以善用财富管理的长处,帮大陆的有钱人服务。”
  
  比较起香港与内地进行经贸整合的经验,黄达业与林建甫都认为,台湾有比香港更广大的市场、更多的人口,电子业、制造业产业链完整,这些都将使台湾未来的表现能超过香港。
  
  岛内有舆论认为,过去十年来,台湾因为和大陆经贸往来过于密切,致使台湾的价格要素被大陆拉近,多年来工资并未随经济和出口增长而提升。林建甫对此论点表示不以为然,“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美国怎么办?”黄达业则认为,未来两岸将经历类似东西德之间的货币与物价整合过程;又因为大陆规模远大于台湾,故台湾要素价格受大陆牵动影响的力道会更大。
  
  《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日前赴台湾进行访问时,与之对谈的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林向恺曾说:“台湾就像大洋中航行的一艘小船。在全球化之下,波动大、风险大、机会也大。我们这艘小船,或许可以选择成为一艘超级巨轮的子船,但必须依附在他之下;也可以选择自己改变船身的设计和航海的技术,不求快,但要求能持久。”
  
  沈明高则回应道,两岸要不要开放,是一个趋势性的大局;至于怎么开放则牵涉很多具体的细节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对具体细节有疑虑,就破坏了对整个大局的思考。”
  
  在“陆资入岛”的闸门逐步开启之际,台湾的官方、企业、市场和各阶层民众,均已屏息凝神地迎向海峡对岸的这股浪头。■
  
  
其他文献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组成的(Y,Tb)3Al5O12:Ce3+,Sm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研究了不同Sm3+离子共掺杂浓度下(Y,Tb)AG:Ce3+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及光致发光
中小企业出局,大企业扩大产能与控制成本同步进行,中国多晶硅产业有望步入良性循环    《财经》实习记者 鲁伟    “最近这一个月,多晶硅行业最让我震动的事情是德国瓦克的大规模扩产。”5月19日,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新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在电话中对《财经》记者说。    4月21日,全球第二大多晶硅生产商德国瓦克化学集团(Wacker,下称瓦克)年产能高达一万吨的多晶硅项目投入运营,这一耗资5亿
理性投资系列之十七  盲目相信未来金价将持续上扬而进入黄金市场的投资行为,事实上是高度投机的    2008年1月,黄金期货获准在国内期货市场交易。对于专业投资人士,我没有太多忠告,因为他们是市场专家,并且在价格下跌时有能力承受损失。我只想给散户们一些忠告——黄金与黄金期货交易风险极高,入市需谨慎。   根据世界黄金委员会数据,2006年地上黄金约为15.8万吨,其中用于首饰加工的黄金占总量的52
背景    你方唱罢我登场。重庆警界“大换血”尚未渡过舆论“地震期”,太原警界的大变革业已见诸报端。    2010年3月初,媒体披露了重庆市公安局一份“内部机密”文件:重庆市公安局所有处室,各个分局,交巡警支队以及所辖区县各分局派出所,从副科到副局的所有领导干部全部“就地免职,重新竞聘上岗”。    舆论指称,延续打黑以来的整肃,重庆警界启动了新一轮机构改革。重庆警界副科级至副局级岗位上的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