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用建筑设计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它将很多学科都结合在一起,具有综合实践的特点。本文从多方面角度论述了民用建筑设计,包括目前国内民用建筑设计过程现行的管理模式、民用建筑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民用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等。
关键词:设计;综合性;实践性;管理模式;影响因素
前 言
本文阐述了在民用建筑设计过程中运用项目管理的模式、推行设计总负责人负责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探讨了民用建筑设计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等各方面。
1 民用建筑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1.1 民用建筑设计的通则概要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87号文的要求修订而成的。其主要技术内容是:①总则;②术语;③基本规定;④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⑤场地设计;⑥建筑物设计;⑦室内环境;⑧建筑设备。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为:设计原则,设计使用年限,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建筑突出物,建筑布局,室内环境;增加了术语,平面布置,建筑幕墙和室内外装修以及建筑设备等内容。其最精彩的部分有:①建筑物的夏季防热应采取绿化环境、组织有效自然通风、外围护结构隔热和设置建筑遮阳等综合措施;②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平面空间组织、剖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有利于组织室内通风;③建筑物的东、西向窗户,外墙和屋顶应采取有效的遮阳和隔热措施;④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应进行夏季隔热设计,并应符合有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⑤间歇使用的空气调节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轻质料;连续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围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重质材料。
1.2 主要影响因素
民用建筑是为人们生活提供活动场所而建造的房屋,不同的人对民用建筑有着不同的功能要求。民用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人民生活“工作”“娱乐”生产等物质功能要求,而且要满足人们精神美观要求,因此在设计民用建筑工程时,不仅要符合民用建筑物质精神双重属性,还要满足很多因素。民用建筑设计的主要应I型昂因素包括:①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方针政策。建筑类法规和规范是我国建筑设计的表达方式,也是国家有关部门颁发并作为建筑行业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②自然条件的影响。其中自然条件包括温度“日照”风雪等气候条件及“地形”地质条件和抗震烈度的制约等等。建筑设计者在设计民用建筑时,要与各地气候特点相适应。③物质技术条件的影响。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是民用建筑由图纸变为建筑实体的根本保证。④使用性质的影响。为满足民用建筑在使用性能上的要求,规定建筑设计者在设计民用建筑中综合有关技术知识,进行合理设计与计算并最终选择合理性设计方案。
2 民用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
2.1 民用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的重要性
在全球都节约资源的前提下,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减少资源浪费的角度出发,我们有必要在民用建筑设计时候重视其经济实用性。尤其是在对于户型的合理安排和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方面,必须在保证民用建筑自身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够建造出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民用建筑。设计是民用建筑项目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设计方案的好坏将关系到民用建筑成本的高低与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另外还会影响完工后建筑物品的经济效果。因此民用建筑项目一般会有很多个备用选择的设计方案,通过对其进行技术的经济等可行性分析后,找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在建筑设计行业都了解的一点是:提高民用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是十分重要的。提高经济实用性就需要设计者在选择最佳设计方案时,认真考虑到经济性和实用性,也就是需要进行计算数值的指标,搜集到所有与其有关的精确数据,然后对计算出来的指标数值进行定量分析,其次选择设计方案时要将施工的可行性、经济实用性等纳入考虑的范围之中,还应在质量较优的前提下使建设费用最低,并且要保证设计与施工的速度一致,这样可以避免施工中途停止,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建设成本,从而提高其经济实用性。
2.2 提高民用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的措施
要想提高民用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首先要合理设计平面以保证建筑物长宽比例适当。设计师应科学设计平面,以最小的面积获得最大的使用效率,减少不重要房间和车库等所占用空间,提高经济实用性。另外,民用建筑物的外墙大小也是影响其经济实用性的因素之一,同样面积下,周长越小,建设所需要的费用也会越低,建筑物的经济实用性越强。其次要注意在对民用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面积户型还有单元的组成要适宜。例如在对一个地区的民用建筑进行设计之前,必须清楚的了解那个地区的家庭组成情况、经济情况等等,并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当地人需要的民用建筑,然后合理分配不同面积的户型比例,使得各种套型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购买群体的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确定建筑物的层高和层数,层高越高,平均的建设费用也会随之增多。如果要从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就必须适当的降低层高,合理的选择层数。因为层数越多,房子的数量也会越多,建筑物的容量也会增加,人均的费用也会随之降低。
3 民用建筑设计的项目管理
3.1 民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
首先,要严格执行合同,熟悉合同条款明确目标。围绕此目标深入展开,制定最高效、最经济的项目管理计划。然后要做好设计计划调整的时间准备,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必须考虑到业主提供的文件资料或其它条件,进行调整选择新的时间节点。最后要掌握设计方的职责范围!项目管理动态化,确定动态的目标管理要体现相对性而非固定性。
3.2 项目管理的计划
民用建筑设计存在很多差异,例如,专业差异和技术经验差异等。民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必须针对这些差异,采取对应的预控措施,切实保障管理目标的达成。项目管理的计划包含的方面有:①编制项目的人工时定额,人力资源安排合理化。建筑项目设计的专业分工可分解为若干工作项,工作任务完成需要人工与时间结合合同计划,在人员时间安排方面实现合理搭配,然后还要考虑到人员数量及专业技术水准等多种因素,确保工作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合理的完成目标任务。②确定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定额,编制恰当合理的设计节奏和设计进度计划。不同的民用建筑在设计校核和审核时间都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具体到存在项目设计经验差异的各设计阶段,其设计时间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项目设计必须动态地把握好设计节奏,以保证计划可顺利完成预计目标,并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进行再次的修改。
4 结 语
建筑方案设计对于民用建筑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其合理建设的先决条件,还对民用建筑的功能的使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民用建筑设计的品质是现阶段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竞争共同的焦点问题,因此要做好民用建筑设计的各项工作,保证其设计的品质,就必须做好民用建筑设计的项目管理、经济实用性分析以及了解它的影响因素,这些都是前提。
参考文献
[1]张建锋,唐文建.浅谈勘察设计企业开展工程EPC总承包项目[J].山西建筑.2009(17).
[2]胡海勇,李永妮.浅谈海外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理[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02).
关键词:设计;综合性;实践性;管理模式;影响因素
前 言
本文阐述了在民用建筑设计过程中运用项目管理的模式、推行设计总负责人负责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探讨了民用建筑设计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等各方面。
1 民用建筑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1.1 民用建筑设计的通则概要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87号文的要求修订而成的。其主要技术内容是:①总则;②术语;③基本规定;④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⑤场地设计;⑥建筑物设计;⑦室内环境;⑧建筑设备。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为:设计原则,设计使用年限,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建筑突出物,建筑布局,室内环境;增加了术语,平面布置,建筑幕墙和室内外装修以及建筑设备等内容。其最精彩的部分有:①建筑物的夏季防热应采取绿化环境、组织有效自然通风、外围护结构隔热和设置建筑遮阳等综合措施;②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平面空间组织、剖面设计和门窗的设置,应有利于组织室内通风;③建筑物的东、西向窗户,外墙和屋顶应采取有效的遮阳和隔热措施;④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应进行夏季隔热设计,并应符合有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⑤间歇使用的空气调节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轻质料;连续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围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重质材料。
1.2 主要影响因素
民用建筑是为人们生活提供活动场所而建造的房屋,不同的人对民用建筑有着不同的功能要求。民用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人民生活“工作”“娱乐”生产等物质功能要求,而且要满足人们精神美观要求,因此在设计民用建筑工程时,不仅要符合民用建筑物质精神双重属性,还要满足很多因素。民用建筑设计的主要应I型昂因素包括:①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方针政策。建筑类法规和规范是我国建筑设计的表达方式,也是国家有关部门颁发并作为建筑行业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②自然条件的影响。其中自然条件包括温度“日照”风雪等气候条件及“地形”地质条件和抗震烈度的制约等等。建筑设计者在设计民用建筑时,要与各地气候特点相适应。③物质技术条件的影响。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是民用建筑由图纸变为建筑实体的根本保证。④使用性质的影响。为满足民用建筑在使用性能上的要求,规定建筑设计者在设计民用建筑中综合有关技术知识,进行合理设计与计算并最终选择合理性设计方案。
2 民用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
2.1 民用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的重要性
在全球都节约资源的前提下,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减少资源浪费的角度出发,我们有必要在民用建筑设计时候重视其经济实用性。尤其是在对于户型的合理安排和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方面,必须在保证民用建筑自身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够建造出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民用建筑。设计是民用建筑项目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设计方案的好坏将关系到民用建筑成本的高低与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另外还会影响完工后建筑物品的经济效果。因此民用建筑项目一般会有很多个备用选择的设计方案,通过对其进行技术的经济等可行性分析后,找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在建筑设计行业都了解的一点是:提高民用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是十分重要的。提高经济实用性就需要设计者在选择最佳设计方案时,认真考虑到经济性和实用性,也就是需要进行计算数值的指标,搜集到所有与其有关的精确数据,然后对计算出来的指标数值进行定量分析,其次选择设计方案时要将施工的可行性、经济实用性等纳入考虑的范围之中,还应在质量较优的前提下使建设费用最低,并且要保证设计与施工的速度一致,这样可以避免施工中途停止,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建设成本,从而提高其经济实用性。
2.2 提高民用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的措施
要想提高民用建筑设计的经济实用性,首先要合理设计平面以保证建筑物长宽比例适当。设计师应科学设计平面,以最小的面积获得最大的使用效率,减少不重要房间和车库等所占用空间,提高经济实用性。另外,民用建筑物的外墙大小也是影响其经济实用性的因素之一,同样面积下,周长越小,建设所需要的费用也会越低,建筑物的经济实用性越强。其次要注意在对民用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面积户型还有单元的组成要适宜。例如在对一个地区的民用建筑进行设计之前,必须清楚的了解那个地区的家庭组成情况、经济情况等等,并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当地人需要的民用建筑,然后合理分配不同面积的户型比例,使得各种套型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购买群体的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确定建筑物的层高和层数,层高越高,平均的建设费用也会随之增多。如果要从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就必须适当的降低层高,合理的选择层数。因为层数越多,房子的数量也会越多,建筑物的容量也会增加,人均的费用也会随之降低。
3 民用建筑设计的项目管理
3.1 民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
首先,要严格执行合同,熟悉合同条款明确目标。围绕此目标深入展开,制定最高效、最经济的项目管理计划。然后要做好设计计划调整的时间准备,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必须考虑到业主提供的文件资料或其它条件,进行调整选择新的时间节点。最后要掌握设计方的职责范围!项目管理动态化,确定动态的目标管理要体现相对性而非固定性。
3.2 项目管理的计划
民用建筑设计存在很多差异,例如,专业差异和技术经验差异等。民用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必须针对这些差异,采取对应的预控措施,切实保障管理目标的达成。项目管理的计划包含的方面有:①编制项目的人工时定额,人力资源安排合理化。建筑项目设计的专业分工可分解为若干工作项,工作任务完成需要人工与时间结合合同计划,在人员时间安排方面实现合理搭配,然后还要考虑到人员数量及专业技术水准等多种因素,确保工作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合理的完成目标任务。②确定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定额,编制恰当合理的设计节奏和设计进度计划。不同的民用建筑在设计校核和审核时间都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具体到存在项目设计经验差异的各设计阶段,其设计时间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项目设计必须动态地把握好设计节奏,以保证计划可顺利完成预计目标,并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进行再次的修改。
4 结 语
建筑方案设计对于民用建筑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其合理建设的先决条件,还对民用建筑的功能的使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民用建筑设计的品质是现阶段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竞争共同的焦点问题,因此要做好民用建筑设计的各项工作,保证其设计的品质,就必须做好民用建筑设计的项目管理、经济实用性分析以及了解它的影响因素,这些都是前提。
参考文献
[1]张建锋,唐文建.浅谈勘察设计企业开展工程EPC总承包项目[J].山西建筑.2009(17).
[2]胡海勇,李永妮.浅谈海外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理[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