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元璋在创制家谱时不知是怎么想的,规定后代子孙同辈的姓名中必须用相同的偏旁。于是到了朱元璋孙子辈以“火”字旁起名时,老朱家一下多出了许多火爆的名字。
明仁宗朱高炽的名字还算昂扬响亮,但也有要把“猪”拿去烤了的“朱充灼”,要把徽州“炸”了的“朱徽炸”。只不过朱徽炸要“炸”的不是徽州,而是明代宗治下的大明朝。
朱徽炸是岷王的第四子,由于不是长子,所以他只被封了个广通王。代宗统治初期,承英宗丧师辱国之弊,全国的军事力量都压在北方和瓦剌对峙,这让孤悬在大西南的四川显得尤为空虚。仿佛正应了那句“中原未乱川先乱”的老话,明代的四川藩王似乎从来不让皇帝省心。
当年的岷王就曾和哥哥朱棣当面叫板,表达过“你能篡位我也能篡”的豪言壮语。朱棣气得连续两次没收了他的“册书”作为警告。要不是靖难之役打着“为亲王争福利”的名号,朱棣真想把这个不开眼的弟弟给咔嚓了。谁知时过境迁,造反的欲望又在朱徽炸的心中生根发芽。他真的能完成“祖业”吗?事实证明,他只不过和全国人民开了个大玩笑而已。
首先,他引为心腹的是从七品的武官于利宾。但小于的副业是统兵打仗,主业是看相圆梦。他一见到朱徽炸,就马上趴在地上高呼“万岁”。原因很简单,朱王爷的面孔和当年朱元璋的御容惊人相似。为了不辜负这副“返祖”的尊容,朱徽炸决定走走造反这条路。
接下来就进入了紧张的造反筹备期。朱徽炸制订了计划表:景泰二年(1451年),先在国家边防压力最大的月份起兵,兵锋直指太祖的“定鼎之地”南京——这才是“正统所在”,“北京”不过是乱臣贼子的巢穴而已;接着便是自己黄袍加身;再和北方分庭抗礼,或伺机而进,或划江而治。
其二,由于篡位名不正言不順,总要先定年号。朱徽炸一思量,决定年号就叫“元武”,和“洪武”一字之差,意思相同,取个好兆头。
就在朱徽炸兴冲冲地规划自己的篡位人生时,北京城里的代宗已经得到了四川方面的消息。兵部尚书生怕内乱引来外患,毅然请命前去对付朱徽炸。代宗还是很清楚朱徽炸的斤两的,他嘱咐兵部尚书少安毋躁,只吩咐驸马等人象征性地带了些御林军前去征讨。果然,意识到大祸临头的朱徽炸这才发现自己计划中有个大疏漏——手下没有兵,他目前还是光杆司令!
他连忙派奴仆带着空头委任状和大量金银财宝到广西招募士兵前来“救驾”。可惜仆人前脚刚走,朱徽炸后脚就乖乖地当了大明的俘虏。仆人见大势已去,将朱徽炸发给他的“敕书”及委任状也全部交给了朝廷。这样一来,朱徽炸谋反的罪名坐得实实的,项上人头眼看就要保不住了。
谁知代宗竟做出了个惊人的决定——不杀朱徽炸,只是把他废为庶人,禁锢在皇家监狱中。代宗的解释甚为冠冕堂皇:明成祖能不杀岷王,我为何不能容忍广通王?其实代宗明白,这种“先造反,后招兵”的废物活着的威胁也基本是负数,自己何不仁慈一次呢?
编辑/夏涵
明仁宗朱高炽的名字还算昂扬响亮,但也有要把“猪”拿去烤了的“朱充灼”,要把徽州“炸”了的“朱徽炸”。只不过朱徽炸要“炸”的不是徽州,而是明代宗治下的大明朝。
朱徽炸是岷王的第四子,由于不是长子,所以他只被封了个广通王。代宗统治初期,承英宗丧师辱国之弊,全国的军事力量都压在北方和瓦剌对峙,这让孤悬在大西南的四川显得尤为空虚。仿佛正应了那句“中原未乱川先乱”的老话,明代的四川藩王似乎从来不让皇帝省心。
当年的岷王就曾和哥哥朱棣当面叫板,表达过“你能篡位我也能篡”的豪言壮语。朱棣气得连续两次没收了他的“册书”作为警告。要不是靖难之役打着“为亲王争福利”的名号,朱棣真想把这个不开眼的弟弟给咔嚓了。谁知时过境迁,造反的欲望又在朱徽炸的心中生根发芽。他真的能完成“祖业”吗?事实证明,他只不过和全国人民开了个大玩笑而已。
首先,他引为心腹的是从七品的武官于利宾。但小于的副业是统兵打仗,主业是看相圆梦。他一见到朱徽炸,就马上趴在地上高呼“万岁”。原因很简单,朱王爷的面孔和当年朱元璋的御容惊人相似。为了不辜负这副“返祖”的尊容,朱徽炸决定走走造反这条路。
接下来就进入了紧张的造反筹备期。朱徽炸制订了计划表:景泰二年(1451年),先在国家边防压力最大的月份起兵,兵锋直指太祖的“定鼎之地”南京——这才是“正统所在”,“北京”不过是乱臣贼子的巢穴而已;接着便是自己黄袍加身;再和北方分庭抗礼,或伺机而进,或划江而治。
其二,由于篡位名不正言不順,总要先定年号。朱徽炸一思量,决定年号就叫“元武”,和“洪武”一字之差,意思相同,取个好兆头。
就在朱徽炸兴冲冲地规划自己的篡位人生时,北京城里的代宗已经得到了四川方面的消息。兵部尚书生怕内乱引来外患,毅然请命前去对付朱徽炸。代宗还是很清楚朱徽炸的斤两的,他嘱咐兵部尚书少安毋躁,只吩咐驸马等人象征性地带了些御林军前去征讨。果然,意识到大祸临头的朱徽炸这才发现自己计划中有个大疏漏——手下没有兵,他目前还是光杆司令!
他连忙派奴仆带着空头委任状和大量金银财宝到广西招募士兵前来“救驾”。可惜仆人前脚刚走,朱徽炸后脚就乖乖地当了大明的俘虏。仆人见大势已去,将朱徽炸发给他的“敕书”及委任状也全部交给了朝廷。这样一来,朱徽炸谋反的罪名坐得实实的,项上人头眼看就要保不住了。
谁知代宗竟做出了个惊人的决定——不杀朱徽炸,只是把他废为庶人,禁锢在皇家监狱中。代宗的解释甚为冠冕堂皇:明成祖能不杀岷王,我为何不能容忍广通王?其实代宗明白,这种“先造反,后招兵”的废物活着的威胁也基本是负数,自己何不仁慈一次呢?
编辑/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