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没那么复杂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FL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方形的4个角是直角”的逆命题是什么?
  文[1]说,在一次公开课上,有的学生回答:“直角是正方形的4个角. ”而主讲老师的结论是:“如果一个四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那么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这也是“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上的标准答案)
  文[1]从“命题及其分类”入手,经过“数学判断与数学命题”、“逆命题的构造方法”得出结论——命题“正方形的4个角是直角”共有15个偏逆命题. 其中,“把命题的题设和题断全部交换”所得出的命题,即:“若∠A,∠B,∠C,∠D是四边形ABCD的内角,且∠A,∠B,∠C,∠D都是直角,那么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考虑到概念之间的蕴含关系,用自然语言也可以把它写成:“四边形的四个内角都是直角,那么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 ”或“四个内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我认为,文[1]扯得有些远了. 其实呢,这个问题没那么复杂!
  根据:“若P,则Q”的逆命题是“若Q,则P”.
  注意到:“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若∠A,∠B,∠C,∠D是正方形的四个内角,则∠A,∠B,∠C,∠D都是直角.
  很容易得出:命题“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的逆命题是——“若∠A,∠B,∠C,∠D都是直角,则∠A,∠B,∠C,∠D是正方形的四个内角. ”(显然,这是一个假命题. )
  制作简单命题的逆命题,是中学生的一项基本工作. 教师引导时没必要弄得太复杂.
  关于“如何制作复合命题的逆命题”,容我另文论述.
  
  参考文献
  [1] 沈仁广.“正方形的4个角是直角”的逆命题是什么[J].中学数学杂志,2008,(10).
  
  作者简介 申祝平,陕西师大附中数学特级教师. 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教学”等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已经不再停留于理想层面,而是走进了实际的数学课堂中.如何把“过程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是深化数学课程改革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考察,探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过程教学”.为此,我们深入中学数学课堂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两位中学教师“勾股定理”的常态课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素材.    1 过程教学的内涵   
1 问题的提出
亲历新课程改革已六年多.六年来我们经历了课改的迷茫期,教学的低效期.伴随实践中研究、研究中学习、学习中反思、反思中进步的过程,我们找到了教学研究的切入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研究、积淀本土改革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尝试与探索,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无不在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剖析学生现状、探索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设计,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1 理解课标、深入研究教材、回归教材意图
各知识点在2010年中考的舞台上都有新秀亮相,着实吸引同学们的眼球.下面就和同学们一道欣赏正方形考题的新秀吧!  1 填空题中秀结论  例1 ( 宜宾 )如图1,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PE⊥BC于点E,PF⊥CD于点F,连接EF给出下列五个结论:①AP=EF;②AP⊥EF;③△APD一定是等腰三角形;④∠PFE=∠BAP;⑤PD=[KF(]2[KF)]EC.其中正确结论的番号是_
很多著名学者(本文的学者限于非数学家,否则人数太多)重视数学.例如:孔子主张人们要学习“礼,乐,射,驭,书,数”这“六艺”,其中就有数学;庄子说:“一尺之椎,日取其半,永世而不竭”,是一种关于“极限”的数学思考;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是关于“集合”的数学性思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n)曾在他的学园门上写着:“不懂几何者请勿入内”(我们对此的理解是:几何学重视逻辑.他不愿与讲话不合逻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