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和“忽然”语义对比及对外汉语教学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gu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突然”和“忽然”是我们中国人在平时写作时也会出错的一组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一般都是放在高级阶段的汉语教材中进行讲解的,因此区别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学术界关于突然和忽然的论文主要是从词性上进行辨析解释,而在语义上研究者都认为不好区分。这里我主要探讨“突然”“忽然”语义上的区别。
  【关键词】突然;忽然;语义对比
  【作者简介】徐晓彩(1988-),女,汉族,山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
  一、“突然”“忽然”概述
  (一)突然忽然字典定义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对“突然”“忽然”的释义为:
  突然:表示情况在短促时间里发生,使人出乎意外,用在句子开头时后面有停顿,后面加个逗号。
  忽然:表示情况迅速发生,出乎意料。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也对突然忽然作了解释:
  突然:表示情况发生的急促而出人意料。修饰动词形容词前后要有其他成分,有时可以用地。
  忽然:表示情况发生的迅速而又出人意料
  同时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吕叔湘先生也曾在语义和句法层面对两个词进行过简单对比。
  1.忽然同副词突然一般可以换用,但突然一般比忽然更强调情况发生的迅速而出人意料。
  2.忽然很少用在主语前。
  由此我们知道,在字典释义中,“突然”和“忽然”都可以表示事情发生的很快而且出乎意料。
  (二)“突然”“忽然”词性分析
  关于“突然”和“忽然”的词性,学术界虽然略有争议,但是大家的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即“突然”作为形容词,“忽然”作为副词。“突然”可以后面加名词如“突然情况”“突然事故”“突然变化”。“突然”可以作谓语,前面常常有“很”“不”修饰。后面可以用“极了”“得很”做补语。“突然”还可以作少数动词的宾语“不算突然”。“突然”还具有副词功能,可以用在主语前面,后面有停顿,“突然电话响了”,“不+动词”“没有+名词”前面可以用“突然”,比如“突然不响了”“突然没有响了”“没有+动词”前面不能用。“突然”有时候具有副词的功能但是我们还是将其词性归为形容词。而且就突然自身来说,无论其作状语、谓语,它的意义是完全相同的。
  “忽然”的词性很固定,是副词。如“忽然刮起了大风”。
  二者有的时候可以通用。“突然”和“忽然”都用在没想到,出乎意料的情况下。例如:
  1.我正要出去,忽然(突然)下起了一阵大雨。
  2.我的自行车刚才还在这儿,怎么忽然(突然)不见了。
  3.忽然(突然)停电了。
  二、突然忽然语义区别辨析
  “突然”和“忽然”是我们中国人在平时写作时也会出错的一组词,在对外汉语教材中一般都是放在高级阶段的汉语教材中进行讲解的,因此区别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学术界关于“突然”和“忽然”的论文主要是从词性上进行辨析解释,而在语义上研究者都认为不好区分。这里笔者主要探讨“突然”和“忽然”在语义上的区别。
  (一)时间范围不同
  “突然”表示一件事情突如其来,它不具有时间延展性,表示事情发生在那一个点上面,事情来的很快你心里没有做好准备。比如我们经常说。“突然,天下起了雨”它更强调的是发生事情的那个点。再比如我们说“突然不响了”,就是强调在这个点上声音没有了。我们常说“地震发生的很突然”也是表明事情发生的很出乎意料,在某一个点上,我们没有做好准备,而我们不能说“地震发生的很忽然”。
  “忽然”往往带有一定的连贯性,表示一小段时间,而不是一个时间点。例如:“我忽然产生某种想法”,如果说“我突然产生某种想法”就会显得生硬。因为,虽然想法是一个闪念,从酝酿到形成意识捕捉到它,也还是需要经过一小段时间的。所以“忽然”表示的是一个时间段。再比如“我忽然意识到我每次去外面玩都回去那家店”这里用“忽然”而不用“突然”。
  (二)主体和结果不同
  突然的主体是指被我们观察的客观对象,忽然的主体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内在感受。比如说“他忽然醒悟过来”与“他突然醒悟过来”这两句话。
  “他突然醒悟过来”一句中的“他”不是主体,而是被写作者观察的对象,相对于作为观察者的“我”,他只是一个外在,或者说客体,因此不必深究醒悟作为心理活动发生的过程,而只须在某个时间点上被观察到,因此“他突然醒悟过来”只是强调他醒悟过来的这个动作,这件事情。所以我们通常将“突然”用在一些客观的事情的描述上,比如会说“地震突然发生了”,而不会说“地震忽然发生了。”“事故发生的那么突然”“她的病来的那么突然”
  “他忽然醒悟过来”中的“他”是陈述的主体,是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赋予第三人称的他,例如那些以第三人称作主人公的小说。我们通常能体会到他的内心行为,知道他的感受。所以用“忽然”。比如我们经常说“忽然想起你了”也是强调心里想你这种感觉。如果说“突然想起你了”,我们经常是指我突然间想起你的确切的一件事情。因此二者主体是不一样的。所以“忽然”的主体更侧重描写人的内心感受。
  所以这两个词表达的结果也是不同的。“突然”是观察的结果,而“忽然”则是体验的结果,是心理或者生理上的反应。我们常说“外面突然下起雨来,我忽然感到一股凉意”。“突然”后面跟的结果是下雨,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观察到的发生的结果。“忽然”后面跟的结果是感到了一股凉意,是我心里的内在感受,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别人无法洞悉。
  (三)经常性和偶然性的不同
  “突然”是表示情况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突如其来,令人觉得很意外,一时无法应付,这个意外程度比“忽然”重。比如“大家还没有上车,他突然把车开走了,原来是去加油了。”“大家玩的正高兴,他突然把灯灭了”。这种突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就是以前也会发生,有一定的经常性。就是发生这件事情时,由于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挺高的,我们会联想起以前发生的情况。比如“在转弯的地方突然冲出一只狗来,把我吓了一跳”。我们知道狗经常会突然出来,把人吓一跳的。由于“突然”可以用在表示经常性的语义环境中,所以可以和“常常”“经常”等词语一起使用。如“她经常突然去他的办公室找他。”
  “忽然”表示情况无意识的、不能自由支配的变化或者属性的突发性,通常只能感觉到,但是具有不可控制性,也不是经常发生的动作。比如“我忽然觉得头晕目眩,赶紧靠在树上休息”“她平时很马虎,有一次去买衣服,到了商店才忽然想起没有带钱。”这些情况自己都无法控制,而且具有偶然性,不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忽然不能和表示经常性的动作放在一起用,如“常常”“经常”。
  三、突然忽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通常在进行汉语本体研究时,会在语法上将突然和忽然加以区别,就像前面提到过的那样。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我们单纯在词性语法上对突然和忽然进行区别,学生掌握着两个词语会觉得抽象难以理解,在应用时还是会出错。如我们单纯的对学生进行语法讲解,突然后面可以加“得很”“极了”这些,会让学生觉得汉语真难,一个词的用法规则就这么多。
  我们可以先从语义上对突然忽然进行区别,这样学生在遇到具体例子时可以对这个意义进行仔细体会,会更能体会词语的内涵意义。我们可以将语义特征归纳为简单几点,在每一个讲解时都要准备足够的例子。同时这些例子必须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常用的,而不是一些小说里某些作家特有的用法。同时这些例子必须经过我们的精挑细选,尽量用那些留学生已经学过掌握的词语进行造句。这样在熟悉的语义环境中可以方便他们理解“突然”“忽然”的意义,也可以加强他们对一些旧有词汇的用法掌握。
  留学生在掌握了足够的例子,或者说掌握足够这两个词语的用法时再从语法上将其区分,以方便学生掌握。我们不建议对学生一开始就进行很深的语法讲解,因为这样一方面会打消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没有具体的事例留学生掌握起来也会很困难。总之,在语法上讲解我们认为要尽量浅显一些。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姜德梧.高级汉语教程(增订本)第一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随着寒假和春节的陆续来临,冬季旅游的黄金期已经到来.冬季旅游需要哪些措施来为保证安全和健康加分呢?防寒措施是冬季旅游之前最需要关注、旅游之中最需要实施的保健安全措
期刊
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与经济增长互相依存的统一体,是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一种主导力量.托盘是一个形成集装单元的基础,也是物流业的基础,托
摘 要: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然后要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的积极性, 还要引导学生写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加强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注重平时的积累和交流。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 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
历史的天空,闪烁着多少颗星星?文明的大地,印下了多少足迹?于高山之巅仰望,于峡谷深处寻觅.我们不仅是自己,更是他们的延续……rn2009年的一天,江碧波坐在狮子山“碧波山庄”
期刊
有组织犯罪俗称黑社会犯罪,是一种以国中之"国"的组织形式为承载的独特犯罪类型。同时,有组织犯罪与同样有着庞大组织背景的恐怖主义犯罪也有着重大区别。有组织犯罪的这种独
文章利用539家上市公司微观数据,KZ指数法构建融资约束,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对OFDI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对OFDI采用跨国并购进入模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3日,慷慨激昂的声音回荡在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这是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在开展爱国教育主题党日活动.rn学生党员说:“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
期刊
2012年对于英国葡萄酒来说,是个转折点。  2012年对于整个英国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60周年纪念将为女王多年来统治这个国家的非凡功劳赋予深刻的意义,举国同庆。接下来就是全世界最盛大的体育赛事第三度降临伦敦,全球同庆。  迎来转折点  2012年对于英国葡萄酒来说,是个转折点。伦敦奥运会将把英国葡萄酒推向一个新的拐点,世界瞩目下,英国葡萄酒在展示自己独特魅力的同时,也让其充分接受葡萄酒世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省委将召开第七次党代会,党的十九大也将于下半年召开,做好各项工作包括科技工作意
期刊
摘 要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房屋结构设计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受到了较大的重视,作为一项全面、提供的工作,结构设计是保证房屋施工顺利进行的依据和前提,设计工作对于房屋施工的成本与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房屋结构设计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升设计工作人员的设计以及施工水平。  关键词 房屋结构 设计工作 常见问题  房屋结构设计工作是房屋施工的基础性工程,对于施工工作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