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三)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0405010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考题解析
  今年刚好恢复高考40周年,2017年高考作文让考生直接写“高考”,引导考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启发考生在宏观语境中聚焦个人经验,表达对“高考”的独特体会和理解。
  试题材料,意在引导考生思考的着力点,如为国选材与社会进步,时代拐点与国家走势,个人奋斗与家庭期许,历史沉思与当下使命,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今昔对比与感慨生发……考生必须关注作文的具体要求:“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考生要拟定题目,但不能没有副标题,副标题中的“我”,唤醒考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我”既可写实,亦可虚构;副标题的“高考”也是一个关键词,行文时必须充分体现。
  如果以“我看高考”为副标题写作,适合写议论文,考生可以表达对于“高考”的看法与评价:既可肯定高考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意义与价值,如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价值,对于公平社会建设的积极意义,对于个人提升的引领作用等;也可质疑讨论高考考查的科学性、录取制度的公平性以及高考催生的教育乱象等。
  如果以“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作,可以写成记叙类文体,比如写散文,写小说,表达 “我”之于“高考”的生活过往与内心期许,间接传达“我”之于“高考”的独特体验与个性理解。
  写作时,最好体现时代脉络,思考现实,理性阐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略,不宜泛泛而谈。
  高考佳作
  流年似水终不悔
  ——我的高考
  □四川一考生
  第二次走进考场,内心依然沸腾,但心境却截然不同。考场外,阳光映照着教学楼的白墙,呈现一片米黄色,就像老师泛黄的笔记本,让人感觉旧得很沉重。
  一年前,高考对于我来说,似乎并不意味着什么。“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常常在早读课上遥想肆意挥洒的青春,装出一副清冷的模样。照例会被老李揪到办公室,一番苦口婆心地相劝。他的话却从未入耳,我只是无神地望着桌上的笔记本。
  少年心性旺盛,喜欢心血来潮,被老李教育了一番,我的恶作剧念头就收不住了。摩挲着手里十分陈旧的笔记本封皮,一点不觉愧疚。但我没有料到,这本笔记居然记了四十年。
  刚好老李去镇上监考,一时半会回不来,我有些急切地翻开笔记本,旧旧的封皮在指尖划过,就像爷爷手上厚重的老茧,心里一阵麻。“1977年12月10日:真是‘漫卷诗书喜欲狂’!看着同行的知青一个个激动得泛红的眼睛,我说不出话来,是的,新的希望来临了!”墨水渗透,字迹有些模糊。我惊讶于老李当时参加高考的激动和郑重,心里竟有几分紧张。
  “1977年12月13日:真是人山人海,結婚生子的人和学生挤在一起。有中年人感慨:‘虽然复习时间很短,但是厂里的伙计们白天工作,夜里点起煤油灯,照样能拾起那些荒废十年的功课!’没错,这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力透纸背的书写,将近半个世纪之后,依然能给人一种振奋的力量。我震惊于老李的执着和坚定,不免一阵肃然起敬。
  趴在书桌上,用“书墙”作掩护,老师对于“自我放弃”的学生无可奈何。笔记越往下看就越觉得厚重,仿佛双手已经不能承受它的重量。“2008年6月7日:今年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个高峰,这么多届过来,孩子们都能通过高考去到自己的‘天堂’,找到人生的方向。在复杂的社会里,需要这种公平的竞争!”四十年的点滴,既是老李的人生,也是高考的历程。我惊叹于老李对于高考的珍视,这让一向“被迫学习”的我,第一次有了拼搏的热情。
  下课铃突兀地响起,打断了许多人的冥思苦想,也打碎了我一贯的自以为是。“2017年5月30日:可能是我老了,不懂学生的思维,但是送他们入考场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希冀。”望着逐显苍老的笔迹,四十年如流水般划过,给干涸的心灵带来一阵刺痛,再化作泪水溢出。
  笔记本还给了老李,留下的是少年的成长和“明年再战”的豪情壮志。
  试卷上落下最后一个字,墙上的时钟显示“距离考试结束还有5分钟”。望着窗外泛黄的阳光,一如陈旧的笔记本,依然温暖,依然向上。
  评点
  1. 欲扬先抑,行文有波澜。文章先写自己不喜欢老师,讨厌高考,通过翻阅老师的笔记本,理解了老师的态度,也对高考有了重新的定位。
  2.虚实结合,表达给力。文章先叙述“我”与“老李”的冲突,再写笔记本中的内容。先实后虚,虚实结合,既真实地展现心理变化过程,又丰富了文章的表现内容。
  3.巧借媒介,结构严谨。考生精心安排了笔记本这一媒介,一方面,巧妙做到了首尾呼应;另一方面,巧妙呈现了40年高考中的三个节点,表达了文章主题。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小學科学课教学的“三部曲”其实就是科学课教学的三个阶段,即:课前准备求充分,课中探究求实效,课后反思求深刻。其中,第二部曲“课中探究求实效”最为重要,至少应做到两个方面:1.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环节步步跟进。2.巧“扶”妙“放”相互结合,促进学生有效探究。  第一部曲,课前准备求充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充分的课前准备会让科学课教学没有实效,甚至乱作一团。2015年4月,一教
“帮英雄寻亲,送英雄回家”,“寻找英雄”媒体行动,成为2019年清明节的独特风景。这道风景是对清明祭英烈的拓展,是对英雄精神的弘扬。  “多一次转发多一次希望。”清明节之前,“寻找英雄”活动的相關信息在人们的朋友圈呈刷屏之势,帮英雄寻找亲属成为很多人的共同行动。据报道,截至2019年3月31日,已先后有5位烈士的亲属信息确定被找到。  英雄者,国之干,族之魂。英烈们赴汤蹈火、舍生忘死,我们的国家、
长大,是童星出身的艺人绕不过的话题。  杨紫对自己的“长大”,定义很简单:突然有一天,她发现总在片场守护着她的父母的背影,似乎没有记忆中那么伟岸了。“他们这些年来一直为我忙前顾后,很心疼他们。我就想不行,我一定要更努力,不能让他们为我操心了。”  于是她开始了一个又一个新角色的尝试,从《战长沙》的胡湘湘,到《大秧歌》的吴若云,从《青云志》的陆雪琪到《龙珠传奇》的李易欢,观众越来越习惯她以一个大姑娘
“只有在暴风雨中才可能有豪迈的飞翔,只有滴血的手指才有可能弹拨出绝响。”路遥先生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勤劳的手指弹成了巨著《平凡的世界》,更谱出了一群不平凡的人在暴风雨中的绝唱。  “荒凉的山野从南到北依次抹上了大片大片的绿色,河流山溪清澈珠澄,水波映照着蓝天白云,反射出太阳金银般灿烂的光辉。”美丽的地方,大多是贫穷的,事实确实如此,金子般颜色的黄土,就是陕北高原最宝贵的财富,它美得震撼,美
任继愈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1987年,71岁的任继愈被任命为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馆长,他担任馆长职务长达18年,不仅主持编纂了107卷、总字数过亿的《中华大藏经》以及8亿多字的《中华大典》,而且在为人处世治学中坚守的特操,很为世人称道。比如每次上班时,他都不让司機把车停在办公楼的门前,而是早早停下,他自己多走一段路。因为他发现,如果车停在门前,会对进出上班的员工稍有妨碍。国图的员工说
一个真正的万物互联时代即将到来。  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世界整体格局的变革  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意味著这四家运营商可以正式建设并运营5G网络,标志着中国通信行业进入了5G时代,中国也由此成为全球最早将5G商用服务落地的国家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问世后,世界通信技术发展迅猛,几乎每10年就是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考题解析  考生写这篇文章,首先要弄清“预测”的含义,预测是人类应对未知的重要行为,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预测的工具越来越强,运用的范围也日益扩大,预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近年来也备受瞩目。因此,如何看待预测行为,采取何种态度面对与自己有关的
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抵制资本对粉丝文化的投机、利用、操纵。同时,塑造更多具有人格魅力、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楷模,引导广大青少年将选择偶像的视野从娱乐明星的狭小范围之中转移出来。  ——《人民日报》的声音。当今,追星愈发成为一种普遍的潮流,但更多青少年网友的偶像大都是当下的流量明星。新浪微博用户3亿人,而艺人蔡徐坤不久前发布一条推广新歌的微博竟然有一亿人转发?匪夷所思的流量背
上海钟书阁经营者:  您好!我是您的读者。您致力于打造复合型书店,推出各类文化活动,赢得了广大市民的青睐。有人质疑这是失其本心,与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台北的诚品书店等原貌书店相比更是相形见绌。但在我看来,您所进行的变革,变的只是形式,而不变的是追求。  古语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古老如周,却也不断革新以顺应时代。正是这种“刚健日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导语】青岛“天价大虾”还没消停,南京“冻虾成汤”又接踵而至!而这样的事情就算你没亲身经历,但类似的情况肯定不会陌生。  要知道,上面那些投诉者几乎都是普普通通的消费者,可是他们也有可能是另一些行当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行为的始作俑者。敢问:我们何时能相互诚信一点、友善一点?不再互相算计、互相戕害呢?  互相伤害如锁链将人们的良知牢牢捆住,打破牢笼需要个体的觉醒与努力。王舒华同学从利益和道德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