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示错教学的三种方法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出现错误也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要积极改正错误,汲取经验教训,找到正确的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通常都需要先示范,而示错是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正确的示范能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知识,而示错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推翻原有的认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一、以教师为主体的启发式示错
  教师在课堂上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是正常的,而小学生特别喜欢挑老师的错,喜欢看老师的笑话,这就给老师主动犯错示错提供了机会。教师有意示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出错的地方也是学生容易忽略或容易犯错的地方,这种示错是有目的的,通过错误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让他们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
  例如,在上低年级泥工课时,教师会首先示范如何捏泥人,在连接小人的头、手臂和身体的时候,采用按捏的方法,没连接完,小泥人的头就掉下来了,学生看到了都哄堂大笑,等着看老师是如何解决的。其实教师是故意用一种错误的方法来告诉学生不能这样做。果然在看了老师的示范之后,学生自己摸索,没有犯和老师同样的错误。教师请一部分学生提出他们的解决办法,并当堂演示,这样的课堂示错、当堂纠错让学生对本堂课有了更深的印象,课堂的意义也不仅仅在于教会了学生捏泥人,也让学生学会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又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对比的艺术”一课中,学生对构图中的疏密线条把握缺少一定的认知,理解运用有一定的困难,很难感受到绘画中线条的疏密不同所带来的不同的艺术效果。此时教师就以画家齐白石的《牧牛图》为范图,这幅画是由一头牛和几缕柳丝组成的,教师利用绘画工具把这些柳枝加多,使柳枝占据了画的大部分,制作出了一幅假画,再利用鉴宝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鉴别这幅画的真伪,学生通过柳枝的疏密对比发现了“疏密相间,疏可驰马,密不通风”的画面效果,从中感受到了中国画中留白所蕴含的艺术道理。通过示错对比,学生感受到了中国画的博大精深,欣赏到了疏密不同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也不同。有些学生认为柳条密的那一幅画也没有错,此时教师应该告诉大家,这也是一种艺术形式,每个人想要呈现的艺术效果不同,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也会有所不同。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示错
  现在的教学活动,都秉承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小学美术课也是一样。学生绘画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他们的绘画内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分不开,对生活的体验与把握就是学生绘画的灵感。所以美术课堂中的示错也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学生的亲身体验,主要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静态的示错。教师在看完学生的作品后,找出他们在绘画过程中的错误,在课堂上匿名向大家展示,让大家共同纠错、改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如在学习色彩、构图、线条等一些美术专业技能时,教师就要不断纠错,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
  第二种是动态的示错,让学生现场示范。相比于老师的示错,学生的示错更容易使大家产生共鸣。如在学习“剪纸”时,老师已经示范过错误的方法,把纸剪得一团糟,然后加以纠正。但在实践操作中,仍有学生做不好。这时老师就可以找一个学生,让他示范一遍错误的剪纸方法,让全班同學共同找出错误,再次引起大家的注意,就可以减少犯类似错误的机率。
  三、以小组为主体的探究式示错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推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探究学习。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发挥小组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冷色调与暖色调对绘画产生的不同效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讨论哪些颜色是冷色调的,有什么样的视觉效果,哪些颜色是暖色调的,有什么样的视觉效果。单向判断一种色彩的冷暖带有片面性,此时可以让大家分小组讨论,一半的小组讨论冷色调,另一半则讨论暖色调,在小组探究中发现艺术的美。又如,在“画触觉”时,一个人的感知是有限的,而群体的力量是无限的,大家集思广益,就会有很多的结果,当小组中的某一位成员出现了错误时,大家可以帮助该成员找出错因并及时纠正。
  总之,示错是现代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应该有意示错,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学生的示错带有必然性,教师也应该带领大家找出错因,及时纠正,通过示错提高小学美术课堂的高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临江小学
其他文献
背景Sandhoff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溶酶体贮积病,是由于氨基己糖苷酶β-亚单位基因(HEXB,OMIM 606873)突变导致氨基己糖苷酶A(Hexosaminidase A,Hex A)和氨基己糖
患儿男性,5岁,发作性抽搐半个月,于2012年10月10日入本院视频脑电监测病房行24H 视频脑电监测检查。患者家属诉其半个月前无诱因出现抽搐发作,于清醒及睡眠中均有发作,几乎每天发
完形型填空题历来都是专家和一线教师关注的问题,它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广博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也就是说它是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较为全面的检测。由于其分值较高,难度较大,往往对学生英语成绩有很大影响。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好这一题型?近年来,很多人都对其进行了各种分析研究,笔者仅从自身教学体会中谈谈自己的看法。  完形填空的解题有别于单项选择题,虽然单就备选答案设
通过钢的微合金化技术分析,对热轧带肋钢筋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研制成功具有抗震性能的400、500 MPa级钢筋,为建筑用钢筋增加了新的品牌,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结构安全水平。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总体框架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
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新教材承载新理念的一个特点,还是培植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给力点”。因此,教师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层面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以编者意见为索引。为了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教材编者精心撰写了要言不烦的提示意见。这些意见概括了名著的轮廓内容、主要成就、情感倾向、手法特点等。针对某个“精彩片段”的具体内容,有的附带“阅读建议”与“点评”,有的编排了一段醒目的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情感教育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借以来促使学生朝着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全面发展。  一、重视情感教育,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发展  所谓情感指的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属于特殊的现实反映形式。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接触到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事物、景象等等,并对这些现象会产生一定的感受和态度,同时如果事物正好属于他们所需要的情况下,他们就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的目标也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数学创造性思维认识不足,本文就数学创造性思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