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模式 实现高效课堂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_c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化教学资源,开展“班班通”培训,让每个老师都能驾驭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学校为每个老师搭建了广阔的舞台。经过近两年的实际体验和精心研究,我感受到“班班通”网络环境下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不同,新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化学网络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资源共享、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协作交流为基础进行的。教师以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探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探求过程之中,并要求学生做到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感到新颖、独特、直观,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班班通”网络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知识,不同的课型采用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
  一、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采用信息加工式的网络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持续地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观察、收集数据等科学的方法,广泛查找资料,编辑成课件以便课堂上利用“班班通”电脑进行展示和交流,并从中体验展示过程中的快乐和成功时的喜悦。有利于学生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的培养,总结、表达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例如,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自然界中氮的循环;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酸雨及其防治;海水中的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石油的炼制和煤的干馏等。
  二、对化学基本理论方面的教学采用交流互动式的网络教学模式
  在基本理论的教学中使用网络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例如,原电池和电解池;化学反应的限度和速率;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等。教师首先在备课过程中将必修学过的相关知识的复习巩固编入导学案中,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巩固,并将新课的三维目标、学习重难点及分组布置下一课时的相关内容,并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等差异。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资源的提供、问题的设置等方面考虑了层次性,使每一个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可采用适合自己的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学习自觉性相对差的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时按照老师事先设定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学习。对于自主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就自主学习中的相关问题(可以是老师事先指定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老师或任意一位同学交流探讨,并就自己感兴趣的观点与其他同学合作探讨论证。课堂上通过班班通电脑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教师帮助和鼓励学生对有关科学概念、科学方法进行选择和决策,使学生在材料的处理、知识构建中完成创新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小结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进行讨论,然后交流共享,最后老师将课前做好的课件展示给学生,完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心灵碰撞,达到师生共同提高,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机,让我们的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三、探索研究式网络教学模式
  探究式的网络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老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某些材料亲自去发现应有的结论和规律。该模式适合新课改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设,例如:氯气的制取方法、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等。
  案例: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第一步:教师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设置六个课题,利用word文档打出来并印发给每一位学生 。
  课题一对氯气的反应原理的探究
  该原理的实质是什么类型的反应?用双线桥具体分析该原理。
  从原理的实质分析,如果缺少某种原料还可以从哪些途径考虑寻找可 以代替的试剂?
  从参加反应得的物质的性质入手分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课题二对氯气的制取装置的探究
  (1)列举你们所知道的所有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2)你们选择上述哪一套装置制取氯气?如果没有,请自己设计。
  (3)你们选择制取氯气装置的依据是什么?
  (4)列举其他装置的应用实例。
  课题三对氯气的收集装置的探究
  (1)列举你们所知道的所有的收集气体的装置。
  (2)你们选择哪一套装置收集氯气?如果没有,请自己设计。
  (3)你们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什么?
  (4)列举其他装置的应用实例。
  课题四对氯气的净化和干燥装置的探究
  (1)列举你们所知道的所有的干燥气体所需的试剂以及净化和干燥气体的装置。
  (2)你们选择什么试剂和装置净化和干燥氯气?如果没有,请自己设计。
  (3)你们选择净化和干燥装置的依据是什么?
  (4)列举其他干燥剂和装置的应用实例。
  课题五 对氯气的尾气处理装置的探究
  (1)列举你们所知道的所有的尾气处理的装置。
  (2)你们选择哪一套装置处理氯气尾气?
  (3)你们选择尾气处理装置的依据是什么?
  (4)列举其他装置的应用实例。
  课题六 对氯气的验满方法的探究
  (1)列举你们所知道的气体验满方法的分类。
  (2)你们如何选择气体的验满方法?
  (3)分析氯气的验满方法。
  第二步: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将全班同学分为六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活动小组,要求每组同学首先自学课本,完成整体导学案。再重点选择一个课题,合作研讨。可以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或上网搜集,主动参与、互助合作。并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特别是装置图、制取过程)以电子作品的方式完成。以此激励学生探索性的学习化学,而且在上网搜索资料的过程中感受获得知识的喜悦。
   第三步:课堂展示交流研讨。上课前各小组将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或视频复制到“班班通”电脑上,课上首先是小组内成员之间在课前查阅搜集的基础上进一步交流、协作;然后利用“班班通”电脑进行展示,展示讲解的过程中小组与小组之间以问题的方式进行质疑、辩论,对于不能达成一致的疑难问题教师及时给予点拨提升,最终达到全班同学都能共享任何一组的学习成果。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个别学习、合作学习、甄别资料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实现自我构建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倾听、观察、分析、讲解、提问、辩论、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尽管学生探究的结果是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再发现,但通过参与这一过程,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一模式不是教给学生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不是教给他们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是让他们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多种教学模式的灵活运用,顺应了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使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而不仅仅是知识,使学生的能力也逐步提高,使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使化学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其他文献
介绍湛江港铁矿石码头钢管桩防腐方案,对防腐方案选型中考虑的因素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采用硅氧烷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进行接枝改性,用红外光谱分析了LDPE与硅氧烷的接枝反应过程,用显微镜观察了接枝共混物的结晶形态及电树枝形态。结果表明,接枝聚硅氧烷后,LDPE球晶
在素描写生课的教学中,同学们总是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最主要的是整体观察和整体表现的问题。整体观察容易解决,但表现过程中整体效果的把握、刻画是很难掌握的,在素描写生每一个阶段都有整体的问题。作品的整体感有好、差之别。作品的整体感是作者作画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有人形象地比喻素描表现过程的整体感,如同洗相片显影式的体现,即每个阶段都是以互相关系协调显现其画面效果。画面中,
通过介绍巴拿马运河的简况及ACP的现代化计划,论述可资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