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为何多“新发”于城市?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89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和世界城市网络,在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应对过程中极端重要。
  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2008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多数人口居住于城市。预计到2050年,城市人口将占全部人口的70%以上。城市人口大量增加而基础设施供应不足,必然使得居住在贫民窟中的人口大量增加。联合国人居署估计,当前生活在贫民窟的人口大约9亿,相比2000年的7.6亿和1990年的6.5亿有明显增加。
  伴随城市化和贫民窟增多,人类和大自然的接触更为深层,传染性疾病之爆发频现,种类激增。过去33年,统计发现爆发疫情多达12102次,疾病种类达215种。这些传染病已成人类死亡的第二大肇因。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中心预测,传染病造成的死亡人数是总体死亡人数的1/4,其中对于年龄小于5岁的幼儿,致死率已达到2/3。

城市的公共卫生革命


  城市史,某种意义上是与寄生物一起生活,并不断试图排除这种寄生物的历史。19世纪如果你患上霍乱,那么48小时之内就有1/2的死亡可能。
  19世纪30年代,欧洲面临经济萧条、政治反叛,如果各种疾病再爆发,那么衰弱、贫穷的工人阶级将最终成为革命力量。由此,政府对公共卫生特别紧张。实际上自1830年以后的40年内,当时伦敦的确爆发了4次霍乱,尽管在当时也不是不可挽救的疾病,却导致相当可观的人口死亡,使得城市管理者彻底认识到改善公共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维多利亚时期的人们,对霍乱成因有着自己的独特解释。他们认为,当腐烂物质,譬如厨余、马粪、工业废弃物散发出恶臭并在空中飘荡而被人吸入时,霍乱便发生。然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饮用水中的霍乱弧菌,但“臭气引发霍乱”的假说,在推进城市基建和城市清洁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正是霍乱“倒逼”约翰·斯诺(John Snow)医生进行细致缜密的调查,最终催生了一大批现代公共卫生机构,涵盖公共卫生、环境卫生、下水道、清洁水等等。霍乱更迫使城市摒弃了健康只是个体事务的旧的思维方式,而承认人们生活和居住在一起的公共责任。
  2007年,受访的医学家在某医学杂志调研中一致认为,公共卫生革命是1840年以来最重要的医学里程碑。正因为有了关于公共卫生的系统知识,一些移民城市譬如旧金山和温哥华,最终得以建立。
  然而城市和传染病,并不是清晰的单向关系。
  首先,传染病最重要的特性是扩散、迁移和流动,而城市作为各种物质的汇聚点,为扩散、迁移和流动提供了绝佳场所。以前从欧洲去美国需要6~7周,那时如果感染某种疾病,极有可能途中去世。如今,病毒完全可能在宿主无意识的潜伏期,来到世界的另一端,不管控制多么严格都可能跨境,而一旦到达某个城市,就具备了急剧扩散的某项条件。
  其次,城市本身的高密度,也是病毒传播的绝佳机会。2010年1月,在猪流感爆发高峰期,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使用无线传感器,实验性跟踪监测一所高中的788名教师和工作人员的接触动态,旨在研究人们相互接触多少次,疾病才能通过咳嗽、流鼻涕等行为进行传播。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在一天时间内,全部人员有着762868次相遇,大大超过传播疾病的条件。
  病毒还通过人类接触的其他事物进行传播。研究人员检测了钞票和信用卡,发现26%的钞票和47%的信用卡上面带有高水平的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對手机的分析也显示,1/6的手机上带有粪便细菌。
  再次,城市的某些特殊地点特别容易滋生病菌,譬如公共厕所、空调系统。尽管现代厕所更清洁和易于管理,表面崭新,但仍不可避免地存在阴暗处和裂缝。当人们忘记冲刷厕所的时候,一种含有粪便的雾会散播到两米之外。这意味着,你将不得不呼吸含有大肠杆菌和其他病菌的气体。
  空调系统也可能含有致命病菌。1976年,费城召开美国退伍军人会议,结果导致182名退伍军人生病,29人死亡。研究人员从宾馆空调系统里,发现一种具有致命感染性的肺炎病菌,现在被称为退伍军人疾病。2004年法国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在空调房工作的人,生病时间是普通人的2倍多。
  当然,城市生活也并非是坏的,一些被认为有着危害性的元素,其实也在帮助我们重新构建免疫力—譬如公共交通。伦敦卫生和热带疾病学院调查发现,使用公共交通通勤的人,其实比使用其他模式通勤的人更少受感染。当城市在历史上经常充满污秽、过度拥挤、病毒满地时,它们也是你能够找到医生、医院、卫生设施的地方。尽管传染病在城市更容易传播,但也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和政策措施进行应对。

新发传染病的源头


  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快速城市化已是基本事实。未来70~80年间,全球城市人口将逐步从37亿上升到93亿。
  未来城市化主要发生于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又缺乏相应的环境基础卫生设施,由此经常成为“新发”(Emerging)传染病的主要源头。“新发”传染病大体可分四类:人畜共通性(野生动物),譬如SARS;人畜共同性(非野生动物),譬如来自家禽的禽流感;抗药性,譬如已发现的具有抗药性的大肠杆菌;新媒介传播,譬如新型流感。
霍乱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饮用水中的霍乱弧菌

  使用公共交通通勤的人,其实比使用其他模式通勤的人更少受感染。

  只有0.7%的人有着很好的呼吸礼仪,即朝着上臂内部进行咳嗽。

  这四类“新发类型”中最严重的,当属抗药性的传染病。英国主要医疗官员声称,如果不能有效对待抗生素的耐药性,那么英国卫生体系将倒退200年。显然,抗生素的耐药性已成为全球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驱动了新发传染病的产生、演变,目前途径大概有三种:
  其一,城市化改变自然景观,譬如森林面积减少、高级植物和动物的组成异化、微生物环境变化。这种城市化,一方面迫使人类与携带病毒的动物栖息地产生交集,另一方面也使病毒的适应性增强,产生变异,导致传染病新发。
  其二,城市化还改变社会互动模式,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区域,成为各种传染病爆发的中心。以前城乡分割,城市疾病很少向乡村传播,而乡村也维持着自身的生态平衡;随着人口在城乡间的流动加快,微生物和病毒突破这种界限,使得农村感染遥远地区的病毒。
当前全球生活在贫民窟的人口大约9亿

  其三,技术的时空压缩效应,改变了病毒向人类传递的路径。城市尤其特大城市更容易成为疾病传播中心,而全球传染病防控形势,也和城市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密切相关。为何埃博拉没有向全球扩散?就因为附近的西非城市并没有融合进世界城市网络,成为世界重要的节点城市,而SARS向全球扩散就和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关。
  那么,如何应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所带来的传染病新发问题?人口密度是至关重要的变量。一般说来,人口密度上升,疾病传播速率会加快。考虑到全球化已不可能阻止抗药性病菌跨界,这种局面必须确保安全底线。由此,监测系统就至关重要。遗憾的是,发展中国家缺乏足够的资源负担日常卫生成本,更不用说对新疾病的监测、响应和有效应对了。
  传染病治理绝非仅仅是医疗问题,还存在一系列其他的经济社会难题。譬如,城市无序扩张使医疗可获得性更难;日益贫困的城市人群显露出营养不良的迹象,而肥胖也盛行,对病菌的脆弱性和敏感性上升;贫民窟蔓延,更成为病毒滋生的温床。
  盡管如此,目前传染病病毒的“新发”仍是可管理的,无法治愈的极具抗药性的病毒尚处于可控范围。实际上,人类永远无法阻止传染病的“新发”,但作为规避“新发”的有效手段,可中止无序城市化和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蚕食,并通过规划、预测和其他措施,限制传染病的诸多负面后果。譬如,确保发病率、死亡率的稳定,进而阻止其全面扩散。

应对危机靠简单的卫生习惯?


  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城市化,增加了新发传染病,而世界城市的资金、技术、信息网络,也影响着传染病的扩散和防控形势。那么一旦传染病爆发之后,城市又可采取哪些措施呢?
  传染病应对,可分为连续的四个阶段:预防、准备、反应、恢复。
  “预防”就是在推进城市化时,要加入公共卫生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制定好各类预案。预案应当充分调研现状,仔细分析城市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和途径,尤其是与传染病爆发地区的可能联系和接触范围。评估内容应包括是否建立有效灵敏的传染病监控预警系统,紧急药品和货物的运输通道是否得到有效构建,政府是否制定了有关隔离、疏散和配送体系的规划草案,等等。
《致命感冒》剧照

  “准备”是假设城市已经爆发大规模的传染病危机,需要构建一个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做到遏制扩散。比如,要确保农产品的渠道畅通和不受污染;尽可能做到救治点空间上的合理均衡,将信息快速有效地传递给公众,避免恐慌;将应被隔离的患者送到医疗机构,在传染病爆发的集中区域要尽快疏散人群。
  “反应”就是准确根据传染病爆发的具体情况进行应对。这一过程中,指挥中心可面对多个目标进行综合协调避免混乱,“专家分析”可尽快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且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方案,而“公众参与”则有助于贡献智慧,避免无故恐慌。
  “恢复”就是传染病危机平息之后,城市应逐步恢复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其实,预防、准备、反应、恢复都是程式,不同城市的情况、条件都不同,总体来说推进公共卫生革命仍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尽快开展的任务。
  令人惊讶的是,个体卫生在应对传染病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譬如,当人们咳嗽或打喷嚏时,相对分离就很重要,而这种相对分离,又和病菌携带者的礼仪有关。人们咳嗽、流鼻涕、打喷嚏时的行为,可根据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规则进行分类。研究人员在曼彻斯特调研时发现,只有0.7%的人有着很好的呼吸礼仪,即朝着上臂内部进行咳嗽;2.6%的人有着勉强能接受的礼仪;而96.8%的人有着很差的呼吸礼仪,所有人都未达到优秀。最常见的是,人们直接将喷嚏打到空气中,使病毒流传很远。
  研究人员还发现,经常洗手也异常有效。英国的一项调查发现,99%的人都声称自己在用过厕所之后洗手,然而记录仪却显示,只有64%的女人和32%的男人洗手。2012年,研究人员调查发现,26%的被调查人员的手上发现粪便细菌,11%的手和抽水马桶一样“脏”。显然,频繁的洗手异常重要。
其他文献
迈克尔·海泽的《双重否定》  从1960年代晚期开始,地景艺术在世界各地兴起,美国艺术家沃尔特·德·玛利亚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1977年,他在新墨西哥州渺无人烟的草原上找到一片大约1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那里竖起400根约6米高的钢柱,它们在雷雨来时会吸引闪电,这件作品称为《闪电场》。  这个巨大的雷电审美装置,可以说是地景艺术最极致的作品之一。它不像常见的雕塑或艺术装置只是被安置在户外就完事了,而
21世纪伊始,一部以列车为主题的日本动漫《铁胆火车侠》被引进中国大陆,迅速火爆大江南北。作为一部科普动漫,《铁胆火车侠》的初衷是帮助日本小孩子认识铁路及列车,每一集都会有新的火车侠登场,化身成为正义的使者,并在片尾介绍车辆原型。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人耳目一新,许多家长也陪着孩子一同观看。动漫中的各种火车模型,甚至成了无数成年人的收藏对象。  日本铁道,即JR(Japan Railways简写)
希特勒于1934年向德国工人致意。对工人权利的关注是法西斯领导人最初呼吁的一部分  如今是“强人政治”的时代:执政者认为自己是被选举出来体现国民意志的,任何阻挡他们的力量,无论是政治反对派、司法机构、大众媒体,还是个人,都将被铲平。  虽然一些“自由卫士”常常被妖魔化,遭受无视、鄙夷,甚至诛杀,但是难民、移民、少数群体、贫困人群等弱势群体,才是强人政治下最大的牺牲者。  一些评论者认为,这与20世
静谧的北极光  在北极旅行的四五年里,我经常会想起那两个短暂的小插曲。一个充满永恒与光芒,让我想到天然的壮丽,想到未被打扰的与生俱来的美;另一个如同被扭曲的梦,让我想到人类身心长期挣扎,最终还是与遥远的北极和解。两段插曲  夜晚在苔原上漫步时,我不断鞠躬致敬。我手插在口袋中,向鸟儿及其巢中的潜在生命颔首—因为在此偏远地区,其生命力之强出人意料;还因为静谧的北极光降临该地,其脚步如空气般轻盈,如呼吸
《哥斯拉大战金刚》海报  尽管在电影中一度被宿敌—王者基多拉“打回老家”,但所有人都知道,《哥斯拉2:怪兽之王》副标题中的“怪兽之王”,当指哥斯拉无疑。  在怪兽电影史上,哥斯拉几乎拥有最强的名望。日本东宝公司拍摄的32部电影、好莱坞改编的3部电影,加上汗牛充栋的其他类型文艺作品,奠定了哥斯拉的“江湖地位”。  之所以说哥斯拉“几乎”最强,是因为怪兽电影史上还有另外一名地位难以动摇的角色—金刚。假
萨拉热窝  萨拉热窝曾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城市之一,如今它是波黑(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首都。  如果在身边做个小调查的话,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结果:一些年轻朋友不知道这是座城市;历史课不错的同学会想到一战导火索;年龄稍长的则对萨拉热窝围城印象尤深;父母辈则会激动地聊起一部上世纪的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对剧中人物如数家珍。“非常怀念曾经中国最铁的哥们,南斯拉夫。”一位长辈对我说。  早先,萨
古有城邦,今有港城。城市國家当代已然少见,港口城市里则涌现出众多国际大都市。  港口,一般指海港、河港、湖港,或兼而有之。不同于空运和陆运,水运因其廉价,至今仍是国际贸易的最主要承载方式。在铁路、高速公路、民航将河港边缘化的同时,海港因集装箱运输的普及而愈显重要。  人均GDP领先全球大城市的纽约,如今主打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但在19世纪之前,其资本原始积累离不开纽约港所经营的腹地贸易,当然,还有竞
2020年5月1日晚, 法国巴黎第5区的多邦东大街,人们在观看露天电影。每周五晚,当地一家电影院都会播放露天电影,供禁足在家的周边民众周末消遣,以此声援在新冠疫情中受到重创的电影业。十万份祝福英國贝德福德郡,二战退伍老兵汤姆·穆尔上尉在4月初决定,通过在自家花园里来回走100圈的方式,为英国国民保健系统募捐。4月30 日生日当天,他募集了超过3200万英镑善款。图为4月29日,他收到了英国各地寄来
8月的最后一天,美国总统拜登声称从喀布尔转移难民的行动“特别成功”。实际上,当时成千上万的阿富汗难民挤在美军驻卡塔尔、德国的军事基地。  在多哈,大约1.5 万阿富汗难民挤在乌代德空军基地的机库和帐篷里。这里是美国空军第379 远征联队的驻地,附近还有美军在赛利耶的陆军基地。  德国的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是美国本土以外最大的美国空军基地。截至9月4日,此处难民数量超过1.7 万,得到临时安置的人数
特朗普日前簽署法案,称为“保护欧洲能源安全”并“阻止俄罗斯侵略”,美国将对“北溪-2”和“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项目实施制裁,并对参与“北溪-2”项目的企业实施制裁。此举尽管会引发包括德、俄在内的多方强烈反弹,但从战术角度看,实为“一石三鸟”。  首先,该计划符合“美国优先”战略。据德媒报道,此前,美国议员约翰逊、克鲁兹已要求主责的瑞士Allseas公司停工。他们致信Allseas总裁爱德华·黑雷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