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AgCl-TiO2-粉煤灰微珠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来源 :过程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离子交换法在粉煤灰微珠(FMS)表面沉积Ag@AgCl纳米颗粒,制备Ag@AgCl-FMS复合基底,采用水解-沉淀工艺,以TiCl4为钛源在复合基底表面再包覆纳米TiO2薄膜,经500℃煅烧2h后得到Ag@AgCl-FMS-TiO2复合光催化剂.对材料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复合基底表面包覆的TiO2薄膜均匀完整.500℃煅烧后的物相为90%锐钛矿型TiO2和10%金红石型TiO2.复合催化剂料在Ag@AgCl等离子共振效应的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可见光响应,经可见光照射80min后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99%,5次重复使用对甲基橙的降解率保持在85%. Ag @ AgCl-FMS nanocomposites were deposited on the surface of fly ash microbead (FMS) by ion exchange method to prepare Ag @ AgCl-FMS composite substrate. The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 substrate was covered with TiCl4 The photocatalyst Ag @ AgCl-FMS-TiO2 was calcined at 500 ℃ for 2h, and its microstructure, crystal structure and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were characterized and tes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iO2 film coated on the composite substrate Uniform and complete.The phase after calcination at 500 ℃ was 90% anatase TiO2 and 10% rutile TiO2.The composite catalyst showed obvious visible light response under Ag @ AgCl plasma resonance effect,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for 80min After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99%, 5 times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 orange degradation rate remained at 85%.
其他文献
随着机械运用范围的不断扩张,社会对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于是衍生出了一门新兴的技术称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我国国民经济中各行各业应用到的技术装
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食品安全检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保证食品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减少经济损失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需要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来不断提高检验的质量和效率,以
食品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还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食品检测技术得到了更多的重视,生物技术等新兴的食品检测技术也因此而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检验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规范性.食品检测作为研究与评定食品质量的一门学科,主要按照化学、物理以及生物化学相关的理论以及技术,结合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检测诊断技术也不断发展起来.作为汽车维修人员,应切实了解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目的和意义,并把握好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方向.文章对汽车检
既有线铁路提速改造涉及铺架工程施工方案、进度安排、铺架程序、技术措施等.其施工组织特点是质量标准高、施工干扰大、配合协调多、施工环节多、线长点多、安全不定因素多.
2008年4月和7月于黄河三角洲南部潮间带进行了大面站调查,采用DAPI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计数法测定了沉积物中异养细菌数量,研究其分布特征,探讨满足其生长繁殖需要的物质来源
矿山机电设备在矿山开采中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矿山开采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然而矿山机电设备应用过程中受很多因素影响,极易发生故障,为确保
电力系统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工作性能,降低工作成本,为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现代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本文从现代电力系统
本文作者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登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土地登记管理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