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诚善中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1929年由原重庆市参议员赵建臣在林森(曾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支持下,创办重庆市私立“诚善小学”,1947年赵建臣在诚善小学的基础上,经原重庆市教育局立案,成立重庆私立“诚善初级中学”。由于学校生源70-80%为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父母早出晚归,缺乏亲子交流,对子女关爱不够,导致大部分学生存在情感孤僻、或胆怯或叛逆、自理能力较差等现象。在此基础上,诚善中学大胆实施诚善课程改革,其中诚善德育课程改以“诚”“善”“真”“美”为基点,以“自主立人”为主题,通过体验式活动打开学生心扉、树立学生自信,综合提升学生素养和能力,全方位关怀学生情感、心理,使学生自立、自强、自主成长。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天然”,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的德育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大处着眼,从最具体的小事做起。重庆市诚善中学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凝练出诚善修身、自主立人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说诚善话,行诚善举,立诚善人的传统美德。经过多年实践,从课程到社团活动,诚善文化充盈校园,培养出大批具有诚善优秀品质和自主管理能力的青少年。
班级文化展演绘制生命底色
诚善中学的班级文化非常有特色,每个班级就像一页页扇贝,经营着五彩缤纷的内心,呵护一个个珍珠一样的青少年在此成长。
这是一堂班会课,“雅学班”正在进行班级文化展演。
班名诠释、雅学足迹、我爱雅学、六雅风采、雅学荣誉窗、图书角、文明城区建设、健康校园促进……班级四面的墙壁,都被有效利用起来。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雅学版块,上面有我们的班风、班训和学风,我们希望成为情趣高雅、谈吐儒雅、举止文雅的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介绍的同学落落大方,礼仪优雅。但她并不是班级文化的“专职解说”员,事实上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成“雅致”“星梦少年组”“雅慧”“清雅”“梦芽”“智雅”6个小组,每个同学都要登上“解说”的舞台。
雅学班的孩子还需要老师多引导”,作为江北区一所定点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学校,诚善中学的学生入学时存在个体差异,像雅学班一样刚升入初中的孩子,会表现出内向、胆怯、不擅表达等性格特点。而这种情况,随着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展演,逐渐得到改变。
走进初二年级“筑梦班”教室,同学们正用洪亮的声音唱着班歌,他们已经能非常流利地介绍班级文化每个版块,起身坐立时不卑不亢,言行举止自然大方,脸上充满阳光的微笑。如果说,“雅学班”的孩子在展演时还有些生涩,那“筑梦班”的孩子已经完全融入到展演中来了。班主任雷尼亚笑着说,“最辛苦的是初一,越到后面越轻松。孩子们的习惯、个性逐渐养成,老师就慢慢放手了”。
各班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展演,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特长的舞台,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學生自信得到提升,变得大胆交流、敢于展示,是孩子们走向“自主”的第一步,也为学校进一步开展“自主”主题育人奠定了基础。四阶班会之旅学会修身立人
诚善中学“五自德育”系统是以“诚”、“善”、“真”、“美”为基点,但是如何让学生达成目标?四阶班会便成为最好的载体之一。
“大家好,我是智雅组的素材分享代表杨丽平,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诚’的名言。”……在“雅学班”诚善四阶班会之“雅学寻诚”素材班会上,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收集了以“诚”为主题的名言、诗歌、故事、歌曲、小品、视频、图片等多类素材进行分享。这是刚进初一年级的学生进行的四阶班会的第一阶--“素材班会”。
作为一种学生自主体验式德育教育活动,诚善四阶班会在班主任引导下,学生们首先围绕“诚”、“善”、“真”、“美”等主题选材,并在组内分享交流后筛选出优质素材为分享做准备。其后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班级召开的素材班会上展示分享本组收集筛选的素材。进入班会的评价阶段时,各小组成员依据同学的实际表现共同评定每位同学在班会的准备阶段和分享阶段的得分,并推选出多名班级优秀分享代表。
“素材班会、选题班会、展示班会、评价班会四阶,我们已经到选题班会了”。初二“筑梦班”学生周子涵回忆着他经历的几次四阶班会,“开始是有些不理解,没明白花时间在这上面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发现,班级里的伙伴们有了很大的改变,“开始懂得感恩,懂得诚信,班级成为一个互助友爱的集体”。
“通过主动谈诚、说善、寻美、求真,学生人格在逐‘善’尚‘美’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学校将坚持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人格人品和做人等教育,释放诚善文化能量,未来将培养出更多“尚礼诚信、怡心健体、朝气蓬勃”的学生。
(作者单位:重庆市诚善中学校)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天然”,以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的德育教育,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大处着眼,从最具体的小事做起。重庆市诚善中学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凝练出诚善修身、自主立人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说诚善话,行诚善举,立诚善人的传统美德。经过多年实践,从课程到社团活动,诚善文化充盈校园,培养出大批具有诚善优秀品质和自主管理能力的青少年。
班级文化展演绘制生命底色
诚善中学的班级文化非常有特色,每个班级就像一页页扇贝,经营着五彩缤纷的内心,呵护一个个珍珠一样的青少年在此成长。
这是一堂班会课,“雅学班”正在进行班级文化展演。
班名诠释、雅学足迹、我爱雅学、六雅风采、雅学荣誉窗、图书角、文明城区建设、健康校园促进……班级四面的墙壁,都被有效利用起来。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雅学版块,上面有我们的班风、班训和学风,我们希望成为情趣高雅、谈吐儒雅、举止文雅的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介绍的同学落落大方,礼仪优雅。但她并不是班级文化的“专职解说”员,事实上全班同学自由组合成“雅致”“星梦少年组”“雅慧”“清雅”“梦芽”“智雅”6个小组,每个同学都要登上“解说”的舞台。
雅学班的孩子还需要老师多引导”,作为江北区一所定点接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学校,诚善中学的学生入学时存在个体差异,像雅学班一样刚升入初中的孩子,会表现出内向、胆怯、不擅表达等性格特点。而这种情况,随着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展演,逐渐得到改变。
走进初二年级“筑梦班”教室,同学们正用洪亮的声音唱着班歌,他们已经能非常流利地介绍班级文化每个版块,起身坐立时不卑不亢,言行举止自然大方,脸上充满阳光的微笑。如果说,“雅学班”的孩子在展演时还有些生涩,那“筑梦班”的孩子已经完全融入到展演中来了。班主任雷尼亚笑着说,“最辛苦的是初一,越到后面越轻松。孩子们的习惯、个性逐渐养成,老师就慢慢放手了”。
各班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展演,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性特长的舞台,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这一过程中,學生自信得到提升,变得大胆交流、敢于展示,是孩子们走向“自主”的第一步,也为学校进一步开展“自主”主题育人奠定了基础。四阶班会之旅学会修身立人
诚善中学“五自德育”系统是以“诚”、“善”、“真”、“美”为基点,但是如何让学生达成目标?四阶班会便成为最好的载体之一。
“大家好,我是智雅组的素材分享代表杨丽平,我给大家分享的是关于‘诚’的名言。”……在“雅学班”诚善四阶班会之“雅学寻诚”素材班会上,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收集了以“诚”为主题的名言、诗歌、故事、歌曲、小品、视频、图片等多类素材进行分享。这是刚进初一年级的学生进行的四阶班会的第一阶--“素材班会”。
作为一种学生自主体验式德育教育活动,诚善四阶班会在班主任引导下,学生们首先围绕“诚”、“善”、“真”、“美”等主题选材,并在组内分享交流后筛选出优质素材为分享做准备。其后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在班级召开的素材班会上展示分享本组收集筛选的素材。进入班会的评价阶段时,各小组成员依据同学的实际表现共同评定每位同学在班会的准备阶段和分享阶段的得分,并推选出多名班级优秀分享代表。
“素材班会、选题班会、展示班会、评价班会四阶,我们已经到选题班会了”。初二“筑梦班”学生周子涵回忆着他经历的几次四阶班会,“开始是有些不理解,没明白花时间在这上面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发现,班级里的伙伴们有了很大的改变,“开始懂得感恩,懂得诚信,班级成为一个互助友爱的集体”。
“通过主动谈诚、说善、寻美、求真,学生人格在逐‘善’尚‘美’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学校将坚持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人格人品和做人等教育,释放诚善文化能量,未来将培养出更多“尚礼诚信、怡心健体、朝气蓬勃”的学生。
(作者单位:重庆市诚善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