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ved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之后,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目标定位发生了变化,将单纯的知识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同时,借助“互联网 ”改革的诸项举措,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也实现了一些创新发展。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加了多媒体等教学工具的应用频率;另一方面,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构成,划分出了针对每个教学专题或教学单元的教学方法。文章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探究作为研究题目,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概述了小学语文阅读的特征与教学必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分别从阅读文本研究、阅读教学氛围营建、阅读教学方法牵引、阅读教学效果评价四个方面,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探究
  一、 引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要通过这个阶梯攀登到知识的高峰,需要选择阅读方式加以实现。在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既要对小学语文教学对象进行生理与心理方面的特征研究,为其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又应该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角度,扩大阅读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而牵引小学生进入“语文阅读教学园地”,积极发挥出学生自身的阅读自主性,全面促进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下面以此为出发点对主题展开具体论述。
  二、 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解析
  (一)特征解析
  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剖析学生的生理特征与心理特征,以及小学语文阅读的特征,进而科学地制订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一致的教学方案。具体解析如下:
  首先,在物质条件已经充裕的条件下,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的生理营养吸收相对较多,智力条件满足了小学阅读需求。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能够在学习拼音与简单的汉字之后,通过拼音识读法,在教师牵引下完成自主性的阅读,并在阅读后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转述或评述。而小学高年级学生,则通过运用字典工具等,可以针对相对复杂的阅读文本进行全面阅读,并通过作文、读后感或日记的方式,对阅读内容进行二度创作。因此,需要正确看待现代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以及创作能力。
  其次,现阶段的小学生生活与学习环境中,手机、电脑、多媒体工具等获得了广泛应用,小学生可以在此类传输信息的过程中,接触、把握、理解诸多信息内容。因此,在现代小学生阅读教学中,现实生活场景中的社会化影响已经为其提供了阅读条件,训练了小学生的信息接受与处理能力,为其进一步寻求文本阅读奠定了基础。
  最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求教师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结合实际教学条件,进行创新研发式的阅读教学方案设计;另一方面,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方法的运用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资源相对丰富,阅读教学方法具备多样化特征,尤其是语文阅读可以突出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通过阅读教学全面发挥出教师与学生的自主性,构建起以学生自主阅读、探索式阅读为核心的新型阅读教学方案。
  (二)必要性解析
  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要性的角度解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成为实际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通过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教案,关联到了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本身已经成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形式体现,也通过阅读教学训练与能力运用,评估、考核、检验了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各项能力的培育情况。
  具体而言,在素质教育限定条件下,小学生需要通过语文阅读教学,使自身的自主参与阅读能力、主动拼读阅读能力、字典工具使用能力、故事转述能力、内容传达能力、朗诵能力、作文能力、二度创作能力等,获得了相对全面的训练,能够使各项素质能力的培育与应用实现有效融合,进而达到对其综合素质培育的目标。尤其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形式多元,加上现代阅读文本的色彩、图片、插画等设计感较强,可以使学生在文本阅读与形式阅读中,逐渐享受到文学艺术之美与设计艺术之美,并通过这种历练与阅读体验,塑造具有个性的内心世界,合理引导自身的行为方式等。
  三、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措施分析
  (一)加强阅读文本研究,建立阅读教学基础
  首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方案设计阶段,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大纲、教学年级、教材内容,加强阅读文本的研究,经过严格筛选,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与小学生行为规范或学生守则相关的、与小学生学习阶段相适应的一些阅读文本。
  其次,小学语文阅读文本研究中,要求教师针对一些阅读文本整体进行严格审核,适当地进行一些阅读文本内容的撷取。比如,某本书中的某个章节或段落等,这样就可以减少阅读量,真正做到在阅读教学中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原则的运用。同时,在小学语文阅读中,阅读文本的形式应该具有多样化特点,应该调整好纸质文本、图像文本、影像文本的比例。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经验表明,纸质文本的比例占比要大,图像文本的比例要适中,影像文本的比例适当选择即可。
  (二)选用情景模拟路径,营建语文阅读氛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包括了学校阅读教学与家庭阅读教学两部分。因此,在实际的阅读教学实操层面,教师需要针对这两大部分进行分别处理,具体如下:
  首先,在学校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组织班级学生,共同营建一个“图书角”或“教室图书馆”,为学生的阅读教学提供便利条件。当前的實践中,包括两种安排方式,一种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选材,由学校进行统一建设;另一种方法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议,采用班费和自愿捐献的方式共建“图书角”或“教室图书馆”。然后,由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牵引,然后,由学生分组或自主进行阅读。
  其次,在家庭阅读教学中,主要是由教师与家长进行联合,运用现阶段各小学普遍应用的手机App联络方式和家长会,以及家访的方式,为家长提供阅读教学建议,并使家长结合家庭自身条件与阅读条件,指导、监督、辅助或配合学生完成家庭阅读教学。根据现阶段的家庭阅读教学情况反馈分析,90%以上的家庭中为学生建立了“书房图书馆”或“家庭图书角”。   最后,无论学校或家庭阅读教学,教师需要按照教学方案设计,为其提供牵引指导,其中主要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式,为学生阅读教学提供安静的环境、合理的阅读文本、适度的监督與阅读辅助。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拼音表制作或购置,为其自主阅读提供查找工具;对于高年级学生进行汉语字典或词典的购置,并辅助其进行生字、生词查找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学校阅读教学中要增强对图书的管理,包括目录制作、图书管理、借还登记制度等。而在家庭阅读教学中,则需要家长配合教师,共同辅导学生完成各项能力应用情况的监督与检验。目前一些学校增加了家庭阅读视频录制与上传制度,可以实现家庭阅读与学校阅读之间的有效联动与监督。
  (三)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牵引学生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的方法层面,当前的阅读方法相对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阅读文本,选择一些合适的方法,并将其传导给学生。比如,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领读”“阅读接龙”“朗读”“默读”“拼读”等;再如,在课外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自主性阅读”“小组共同阅读”,以及对于课堂阅读教学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等。再如,在家庭阅读教学中,家长可以结合教师建议与自身阅读经验,在选择学校阅读教学方法的同时,辅助学生进行一些“演讲式阅读”“行走式阅读”“抄写式阅读”“记忆式阅读”等。总之,合理运用阅读教学中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其阅读中的主动参与能力与转化能力等。
  (四)建立阅读评价体系,增强素质能力培育
  当前,建议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目标,合理地根据能力划分,建立相对完整的阅读评价体系,进而通过阅读能力方面的牵引、运用、评价等,增强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培育。比如,在阅读评价体系建设中,按照语文教学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自主阅读参与能力、工具使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内容传达能力、故事编写能力、二度创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同类主题归纳能力、记忆能力等,细化各项阅读能力指标,进而构建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得益彰显的阅读评价体系。结合笔者阅读教学经验,建议在两阶段,将各项能力按照语言运用、文字运用、能力运用三大类,再将各项能力纳入这两大能力项下,建立起相对全面的阅读评价体系。
  四、 结语
  总之,现代小学生的营养水平已经普遍提升,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各项能力也已具备,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语文学科的教师,应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情境教学方式营建一些有利于促进学生参与语文阅读的教学氛围,利用多媒体工具与网络资源,搜索、整理、挖掘、创新一些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而借助兴趣激发与方法牵引的方式,将学生牵引进语文阅读的新世界。结合以上分析,建议在现阶段,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增强对阅读文本的研究,合理地设计教学中的“图书角”或“教室图书馆”,并将小学语文阅读与小学语文的基础教学、作文教学等结合起来,建立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体系,通过阅读教学效率提升,强化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教学向素质教学的转换。
  参考文献:
  [1]许冬梅.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如何实现有效教学[J].创新教育研究,2020,8(1):62-66.
  [2]黄雪芳.巧用网络资源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1(6):48-49.
  [3]朱旭光.互文: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阅读教学新样态[J].语文建设,2020,14(8):74-77.
  [4]高小岗.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13(36):21-22.
  [5]施晓虹.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J].情感读本,2020,2(8):75-76.
  [6]廖美奕.基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识字编排特点的教学策略研究[J].社会科学前沿,2020,9(5):726.
  作者简介:
  李永海,山东省滨州市,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长山镇苑城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音乐课堂使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文章分析了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互动的教学意义、基本原则,并从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设计多样化的师生互动形式、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等方面,提出构建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和谐互动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音樂教学;师生互动  一、 引言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有利于构建师生之间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并且
摘 要:学生为适应社会需要、推动自身终身发展所必备的能力及品质就是核心素养,教育领域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强调,教师应注重学生家国情怀及个人修养的培养,并且针对学生创新实践及自主研发予以重点关注,借此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的目标逐步实现。基于此,以实践为基础的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思想上指引学生良好发展。  关键词:实践;高中历史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严重冲击了传统教学模式,出现了较多新思想与新方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教师开始关注素质教育,转变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利用新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全面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文章主要讨论多元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希望可以提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一、 引言  语文属于语言类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广泛。注重学习语
摘 要:教育是一本学不完的大书,这本大书会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所以教育不应该只是教授知识,还应该教授如何做人的道理。而现代社会各种信息开放且繁杂,有很多对于中学生的负面的东西,教师如果不很好地去引导,去纠正,这种影响可能会伴随一生。文章就目前中学阶段思想教育工作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着重在如何创设阅读会话情境,来提升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提供一些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创设阅读会话情境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提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美国心理学博士戈尔曼指出:童年是塑造人生情感倾向的重要時机。《新纲要》指出: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工具。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幼儿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幼儿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美术有一种天然的嗜好,他们通过
摘 要:进入信息时代以后,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也发生了改变,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与形式,利用微课能够重新焕发出课堂的生机,提升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上的积极性。基于此,文章针对微课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一定参考,促使微课能够得到有效应用,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运用  一、 引言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根据教育领域的需求产生了更多的教学形式,
摘 要:自主游戏的开展,可以引导幼儿的健康成长,使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提升,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共同参与,能够增进彼此在游戏当中的交流互动,有助于良好人格素养的培养,因此应该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掌握混龄自主游戏的实施要点,以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总体目标,不断创新组织方式及策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文章对混龄自主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混龄自主游戏实施中的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持续推进,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关键内容,尤其在素质教育阶段,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当前知识积累与技能掌握的关键素质,更是未来成长与发展的必要品格,是当代学生必备的素养与能力。因此,文章即以小学语文为研究方向,通过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与有效策略,进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资源与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运用  一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初中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以及价值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将实践活动融入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素材中,能为教师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带来增益效果。基于此,文章介绍了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活动的概念及内涵,论述了将实践活动融入教学素材的意义,并提出了有效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实践活动;道德与
摘 要: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也让人更加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加强生命教育也引起了教师的广泛重视。在疫情背景下,如何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进行有效的生命健康教育,是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文章针对疫情下小学低年级儿童生命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低年级儿童生命健康教育的内涵、特点以及价值,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