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胴体重指标鉴定贵州省褐家鼠的年龄

来源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完善贵州省农区主要害鼠种群年龄鉴定划分标准体系建设内容。对2002~2009年贵州省余庆、息烽、三都、关岭、大方5个县捕获的441只褐家鼠(雌鼠201只,雄鼠240只)胴体重统计分析表明,褐家鼠平均胴体重为(69.16±30.45)g,雌、雄鼠之间胴体重差异不显著。根据胴体重的频次分配特征,参照繁殖状况,本研究将褐家鼠划分为5个年龄组,并制定了各年龄组胴体重划分标准:幼年组(Ⅰ)(≤40.0 g),亚成年组(Ⅱ)(40.1~80.0 g),成年Ⅰ组(Ⅲ)(80.1~120.0 g),成年Ⅱ组(Ⅳ)(120.1~160.0 g),老年组(Ⅴ)(160.0 g以上)。研究表明,不同年龄组胴体重、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耳长之间具有极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胴体重与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耳长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参与种群繁殖的主要群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和老年组,平均怀孕率为51.39%,平均睾丸下降率为93.51%,平均繁殖指数为2.583 9。种群年龄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其他文献
从斑螯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初步分离得到了4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为斑螯素、斑蝥胺、硬脂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其中对羟基苯甲酸为首次从斑蝥中分离得到。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血根碱的杀虫活性,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定了血根碱对菜青虫(PerisrapaeL.)生长发育及体内羧酸酯酶(CarE)、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K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
选择体况、胎次、产犊时间、产奶量相近的泌乳盛期中国荷斯坦奶牛27头,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过瘤胃保护氨基酸(RPAA)、小肠可消化蛋白(IDCP)、中性洗涤纤维(NDF)对提高泌乳盛期
通过对红花大金元品种上、中、下部位烟叶分别设置4种不同成熟度处理,研究特色烟叶不同成熟度与烟叶干鲜比及烤后烟叶等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叶以XM1、中部叶以CM3、上
中国城市经济:“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普遍完成了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的提升许多城市成 为“千亿GDP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