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世界觅奇珍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88804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算盘被誉作中国贡献于世界的“第五大发明”,可谓是地道的中国特产。随着对陕西岐山出土文物西周陶丸的研究,中国算盘的发明时间已经提前到两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绵延了如此悠久历史的算盘文化中,遗留下一大批五彩斑斓、千奇百怪的算盘珍品,兹从被称作“算盘世界”的、设在珠算宗師程大位故乡安徽省黄山市的我国第一座国办珠算博物馆的文物藏品中,撷拾数珍略加介绍,以开眼界。
  我国著名的珠算家殷长生先生说过:“我们这一代的珠算人所面临的任务,不言而喻是要探讨、挖掘、发现珠算的第二功能或第三功能,而这种功能又必须不是虚幻的而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功能,以此来使我国这块瑰宝再振雄风。”
  
  圆算盘
  在“算盘世界”里,最出人意料的恐怕要数这只清代的“圆算盘”。四道圆框和珠杆均为铜材精制而成,算珠则为红木车制。最外框直径318毫米,珠杆沿圆周均分为50档,每根珠杆被圆框划分成三个空间,从外到内分别置放算珠一颗、四颗和一颗,算珠均为圆珠形,全盘算珠共计300颗。
  “圆算盘”的实用功能,首先表现在计算位数超长的实际珠算数学问题上,在多达50档的“圆算盘”上计算当然是方便可行的;其次可以使围坐圆桌旁的人们可以共用一只算盘同时分别计算。
  “圆算盘”的功能还有三个,即:其一为算盘棋。犹如智力玩具,置放圆桌上,人们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围桌而玩,供商界友人于火热的商战之余运珠斗智以消遣娱乐驱疲解乏益智;其二为艺术壁挂。悬挂于厅堂、书房墙壁上,权作特色鲜明的吉祥图腾壁挂,显示主人的商家身份,寓意财源滚滚而来,数字无穷无尽周而复始;其三为祛邪卜算工具。使用时在圆算盘内空处嵌入太极八卦图案,根据《周易》“阳卦奇,阴卦偶”的规定,任意摇动圆算盘使全盘算珠自由运动,然后戛然而止,此时便可根据太极八卦图上各卦像对应的算珠阴、阳情况来卜卦预测。
  
  金刚子算盘
  “金刚子算盘”原是上海著名收藏家陈宝定先生珍藏的算盘珍品。早些时候为了支持珠算文物事业,他将其割爱让给黄山市珠算博物馆,向海内外旅游观光者展示,使人们大开眼界。据说,当年有位外国收藏家慕名拜访陈宝定先生时,曾经想以当时相当贵重的三台电子计算机来换取这只金刚子算盘,但遭到陈先生的拒绝。
  这貌不惊人的“金刚子算盘”,乍一看其外形结构也与一般算盘没有什么区别:红木框、梁,框与梁联结处有铜皮加固;圆竹珠杆,杆上串着上二下五算珠,似乎是司空见惯,因此参观者并不投以特别的关注。原来,这“金刚子算盘”在世间并不多见且又价值连城,共91颗算盘珠子都是采用一种叫做“金刚子”的自然果实加工制成的。它的珍贵之处得说出点道道:其一,金刚子的古树,全国只有海南省的山野处才偶有发现一两棵,其他地方至今仍未发现;其二,古树每年结出的金刚子果实数量奇少,且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据资料显示:海南岛每年从各地搜集到的金刚子果实数量,够标准的还不够做成一只金刚子算盘);其三,即使凑足了金刚子果实,也未必就能制出一只金刚子算盘。因为这金刚子质地非常坚硬,一般的刃具休想在它的表面上碰划出一点痕迹,更别说要在每只金刚珠中间钻上一个孔径标准、表面光滑的圆孔了。这种圆孔的加工特殊,而废品率又奇高。正是这点,可见“金刚子算盘”的珍贵和罕见。
  
  戒指算盘
  这一只镶嵌在戒指上的微型算盘,纯银精制,为清代文物。算盘尺寸为1厘米×0.5厘米,共有7档,为上二珠下五珠的样式,算珠直径不足1毫米。令人称奇的是,这49颗银制算珠为标准算珠样式,并非银丝绕制,用放大镜细看也难以发现接缝痕迹。而且,这些微型算珠居然均能在银制珠杆上作自由滑动,上下自如,毫无涩阻感。
  若要使用它作珠算,根本无法用手指拨珠,唯有用钢针代替手指方能使用这戒指算盘,可使用者也须技艺娴熟方可运用自如。而它的使用者大多都是古代仕女,她们只需举手从自己的发髻上抽出就行了。
  
  九层算盘
  “九层算盘”是一只特大型清代算盘文物,外形尺寸长达60厘米,宽达40厘米,全木结构。初看“九层算盘”,似乎是九只普通算盘的层层叠置,实则为一只特大算盘的内分九层,但每层均为标准、完整的上二下五珠24档算盘,这样,全盘算珠总数则多达1512只之多。
  该“九层算盘”是当年徽商经营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般置放在总账房先生的办公桌上。每个下属部门报来的账目各占一层,最下一层便为各下属部门账目汇总的数字。无论是每日营业情况,还是每月营业情况,老板都能很快从该具“九层算盘”上一目了然地获悉。与现代电子计算机相较,功能相当,却免除了按键调出等手续。难怪李政道博士1972年10月14日要向周恩来总理进言道:“我们中国的祖先,很早就创造了最好的计算机,这就是到现在还在全国通用的算盘。”
  
  梯形算盘
  “梯形算盘”别出心裁地制作成一个成阶梯形状叠置的算盘,从上到下依次为四杆、五杆、六杆、七杆和八杆。算珠则全为菱形珠,上一珠下四珠,全盘算珠总数为150颗。主要用途是便于人们在进行复杂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可以分别在不同的梯级算盘上运算,免除了单用一只算盘计算时要不断清盘的不便和失误。另一个用途则是充分利用算盘常置于书案的座右铭作用,时时给人以梯形视觉刺激,激发对人生“步步高”的追求,是一种“此处无字胜有字”的珠算文化。
  
  水烟筒算盘
  “水烟筒算盘”是一只以铜链牵引、空悬于水烟筒吸嘴弯道与底座平台间的微型算盘,1986年8月送往世界珠算大会展示时,曾引起各国珠算专家们的惊叹,新华社记者为此发了通稿投之以极大的兴趣。
  这件清末民初时的文物,全用黄铜精制,长为2厘米,宽为1.5厘米,系上二下五珠九档微型算盘,远观似一只罕见的水烟筒挂件工艺品饰物。
  据介绍:该水烟筒算盘除了装饰品类功能之外,同时也具有算盘的实用计算功能。水烟筒底座上插有一根用于疏通烟道的通针,它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可以用来拨动这只水烟筒算盘的算珠。关于它的实用情况,可以从《新绿林传》等历史小说中读到。
  
  针线包算盘
  “针线包算盘”是一只足以打破人们关于算盘概念的算盘珍品,因为它压根就没有一般算盘所必须具备的木框、木梁的长方形框架结构,只以铁皮支架固定起一根珠杆,并以螺帽在珠杆上固定成一段横梁,分隔上边的一颗算珠和下边的五颗算珠,然后再把这九根特殊珠杆单元,用线缝制固定在草绿色军用帆布底板上,成为一只上一下五珠九档算盘。
  针线包算盘的最大绝妙处,就在于它的帆布底座展开便成为一只算盘、卷起就成为一只“针线包”,便于携带和存放。据说该针线包算盘文物出自北伐军一事务长之手,极大地方便了行军中的携带和宿营时的运算,因此人们也称其为“行军算盘”。■
其他文献
初识阿枣,是初一的开学,或许是为了想让我迷途知返,班主任让成绩优异的她当我的同桌。我向来不喜欢比我优秀的女生。  可初见阿枣,我就知道她是个例外。我喜欢她对我笑时枣色的面颊,映着明亮的眼,略带青涩,像一颗未熟透的青枣。她在我眼里,是唯一有资格成为我朋友的人。  但是夏天一到,班主任就将她从我身边调走,我仍然坐在角落。我隐约知道,这番调动的原因,是曾对我抱有一丝希望的班主任也觉得我无药可救了。我不屑
在电影学院学习的日子里,很长一段时间,郭晓冬一直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中。他从沂蒙山区的偏僻村落来到北京电影学院这个满是俊男靓女的地方,自卑始终伴随着他。  仅仅是贫穷就能把郭晓冬打倒,就能随时随地摧垮他的自尊。他永远都是囊中羞涩,总是在同学尤其是女生面前“丢脸”。他要贷款交学费,经济状况永远和别人不一样。和同学吃饭、打车、互相请客,即便是AA制,他也不敢爽快答应,后来干脆拒绝。  郭晓冬觉得在一大群俊
故事中说,夫妻二人去旅游,这是结婚六七年来的第一次,也是他们心中一直盼望着的。一路的山山水水,他用心呵护着她,仿佛要把这一切都铭记在生命里。  最后,两个人在海上乘坐游轮去另一个城市。都是第一次见到无涯的大海,他们心里特别激动,站在甲板上,看着远远的海天之处,心绪欲飞。便都想起了《泰坦尼克号》中的浪漫经历,然后,当影片中的灾难真正来临,他们心中的甜美与憧憬便全被打破。于是出现了很危急的一幕,人们纷
上网时,她有一个习惯,总爱打开视频,摆好一个姿势,将自己留着齐耳短发、青春时尚的靓丽容颜展现给网友们。但是,她很少上网。在网友的心目中,她一直是个神秘的漂亮女孩。  而比她大8岁的“天津姐姐”,做梦也不知道,这大半年里,一直陪伴着她度过痛苦日子的网络小说《百合花之恋》的作者,竟是视频中的神秘女孩。激动之余,身患严重风湿性关节炎的“天津姐姐”,带着一大箱天津大麻花,风尘仆仆地赶到山东莱阳来看她。  
果戈里是19世纪俄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讽刺文学大师,许多人认为他在的成就源自于他的天赋,可实际情况却是他敢于真心地进行自我否定和反省。果戈里曾将一部长达20多万字的小说《哥萨克统帅》付之一炬。“因为自己越看越不满意!”  创造出坚强有力并且毫无多余的作品,是果戈里对自己的一贯要求,他用5年多时间才写完了《死灵魂》第二卷,但也被他烧毁了。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不必替我忧伤,不死岂能复生!”  果
在监管场所“深挖”犯罪线索,虽然不是新鲜事,但如上海政法部门那样组织化、制度化,坚持十余年不间断地推进这项工作的,这在政法战线也是难能可贵的。深挖工作的实践所展现的价值,已不仅仅在于获得更多犯罪线索,还在于它在促进对象矫治、场所安全与社会和谐方面的独特作用。  【社会】  “深挖”的灵魂仍在法治    文/雨非社会学者  在当今严重犯罪、涉众犯罪多发的严峻形势下,坚持推进关押场所深挖犯罪工作(以下
新疆伊犁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红星社区的高慧英出生于1959年,有三个孩子,如今三个儿女都已成家立业。本应该轻轻松松、安享晚年生活的她,却毅然收养了患有间歇性精神疾病的两个少数民族女儿。以前她是众多孩子的“阿姨妈妈”,现在她是两个特殊女儿的“阿姨妈妈。”  来到高慧英家,发现并不宽敞的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院子里晾晒着刚刚洗过的衣服,就是这样一个庭院里的农村妇女,她背后却有着感人的故事。  2006年,
画家郭海平三个月的“住院”实践中,真正引人注目的并不是精神病人在作品中展现出的痛苦,而是画画这种简单的艺术形式在身心疗愈方面的强大生命力,精神病人并不是亦步亦趋的学画者,郭海平并不教他们什么,在信笔涂鸦的过程中,他们是主体。三个月的作画实践让他们心态变化、病情好转,精神面貌发生改观。那么,我们呢?我们这些在精神病院之外的“正常世界”里载浮载沉的正常人,作画会不会也让我们分享到精神的平和与喜悦?  
1    遇到宝蓝的那个夜晚,沈洛林不过是和丁嘉赌气,想着在外面随便走走,过一会儿还是要回去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会遇到宝蓝。宝蓝的眼睛有点儿小,鼻子有点儿塌,单纯从漂亮来说,宝蓝远远不及丁嘉。但是,她比丁嘉柔软,无论是性格还是身体。  沈洛林不过是信步进了路边的一家酒吧,举目四顾的时候就看到了西侧角落里的宝蓝。那夜,宝蓝不是酒吧里最漂亮最妩媚的女子,也不是最性感最暴露的女子,但偏偏,吸引了沈洛林
从1994年11月被迫开始进京上访到2006年11月被法院平反,12年,整整一轮,陕西省富平县人民法院56岁的法官王亚光终于得到了一纸盖着公章的文件《关于王亚光同志上访申诉问题的调查处理决定》:“我院党组认为,既然王亚光同志承办的案件‘总体上都是正确的’,且办案程序合法,认定事实清楚,判决得当,不存在‘违背审委会决议制作判决书’的问题。”看到这份为他平反的红头文件,56岁的王亚光流泪了,泪水打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