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游戏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ebbs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游戏是一种集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于一体的教学活动形式,在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堂上被广泛应用。国内外的教学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地采用游戏,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形式相同的教学游戏,在不同的组织下,所获得的效果也是不同的。本文结合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聚焦于课堂教学游戏的组织过程,提出优化游戏组织过程的若干建议,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游戏的实效,真正达到“寓教于乐”。
  关键词:教学游戏;优化;组织过程;提高;活动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25-2
  教学游戏,是指围绕教学目标将游戏形式融于教学之中的活动类型。笔者发现,形式相同的教学游戏,在不同的组织下,所获得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发挥和提高游戏活动的实效性,我们必须优化游戏活动的组织过程。
  一、设计游戏:全面考虑目的性、可操作性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源于生活,决定于生活,”“是生活就是教育”。而且我们所关注的对象是处于发展初期的小学生,他们往往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或是自己身上的事情特别的感兴趣。因此,设计的游戏都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1.注意游戏的目的性。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它教学要求。我们有些老师只重游戏的结果,哪组赢了哪组输了,而不注重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真正能用到多少语言进行交流。这样的游戏活动,目的把握不准,游戏与课堂教学脱轨,纯粹为游戏而游戏。
  2.注意游戏的可操作性。很多在备课的时候没有充分预设的游戏,在上课时真正实施的过程中,却很难操作。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有没有达到游戏的要求,游戏的组织形式是否合理等问题。最好是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稍微提升一点,使学生感觉不太难,也不太容易。
  目前我们广泛采用的译林小学英语低年级教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只有三、四句日常用语或者是四到八个新单词。在四十分钟的时间里,教这么少的内容,光靠朗读,课堂就太干瘪了。而且,由于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对于英语的发音系统非常不适应,有时老师领读十几遍,学生也不一定能记住。单调的老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分散,并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3A Unit 1的B部分单词时,把八个动物类单词分成两部分来教,一开始学生兴趣盎然,但到最后,elephant, bird, tiger, zebra这几个稍微难一点的单词,还有很多学生没有学会,而且,从学生的反应来看,他们已经对跟读失去了兴趣。于是,我组织了魔力耳朵的游戏,我故意读得非常轻,看哪个学生的耳朵有魔力,能够听清楚老师说的单词。这个游戏的本质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但是在学生看来,这是在玩,是在比试,学生很感兴趣,几个回合之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了这几个单词的读音。
  二、组织游戏:充分關注参与度、互动性和时间掌控
  “学做合一”——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做”的统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那么做游戏要考虑什么,怎么来实行呢?
  1.注意游戏过程中的参与度。游戏是为全部学生组织的,而不是为个别学生组织的,所以,我们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参与面,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更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注意教师的态度。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在游戏中,教师的神态、语态、眼神、动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用主持人一般的激情,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老师的召唤,才能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我相信教师只有投入情感,学生才会给以相应的回报!
  2.注意游戏时间的掌握。游戏活动大都是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按顺序预先设计的,所以教师要把每个游戏活动安排在最佳时机,以便收到实效。在导入新语言知识时,发展语言知识时,总结语言知识时都可以进行游戏教学。另外,一定要在学生充分操练、义犹未尽但又没有对游戏失去兴趣的时候停止游戏。不然,下次再组织同一个游戏的时候,学生就没有兴趣参加了。
  2A Unit 4的A部分,只有两个新句子Clean the table, please.和 Clean the chair, please.教学时,我设计了“我是小小指挥官”的游戏,让学生分组轮流做指挥官,指挥其他小朋友做事情,其实也就是让同学们多读多说,可是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三、组织课堂教学游戏的基本步骤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学的法子要跟着做的法子,教的法子要跟着学的法子。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英语教学要提高“教、学”的效率,“做”是关键。那么该如何做游戏呢?
  首先,要和学生讲清游戏的要求和规则。如果是竞赛性质的游戏,一定要讲清如果赢了会获得什么奖励,输了会得到什么惩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到时课堂也会出现乱糟糟的情况;有些教师全部用英语介绍游戏该怎么做,但低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很难听懂和理解老师的要求。如果加上几句简单的汉语,那么学生就会明白怎么做。之后,教师提供一到两次示范,可是有的老师会省略这一步,学生往往会处于“我该怎么做”的尴尬境地,学生一看老师的示范,立刻就能理解该怎么玩,其实形象生动的示范比任何语言的介绍都要好。
  接着,让部分学生先尝试玩游戏。很多老师常常省略这一步,然后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再打断学生,重新声明游戏的规则等,游戏的过程就不那么流畅了。因此,教师应该让一、两组学生试玩游戏,对其他学生来说,这也是一次示范。有必要的话,教一些组织游戏的英语表达,给学生分组,给各小组起组名等。
  然后,全班共同参与游戏。如果是学生自主完成的游戏,教师要注意不断地巡视和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在巡视时,教师既可以不断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有利于以后更好地教学,也是在监督学生,毕竟班级会有一些调皮的学生。有时有些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及介绍下仍不明白,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个别指导。
  最后,组织评价和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评价的客观公正性,给予成功者表扬,也要给予失败者鼓励。
  以常用的教学游戏“高音低音”为例,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两个头像,大的代表老师,小的代表学生。老师示范高音和低音两种读法,用手势提示学生,如果老师用高音读学生就用低音读,老师用低音读,学生就用高音读。然后,选一个同学跟老师玩这个游戏,学生都读对一次,教师的头像就擦去一些(如眼睛、嘴巴等),学生读错一次,学生的头像就擦去一些,最后头像剩下的东西多的为胜。最后,全班同学参与游戏活动。如果学生输了,作为惩罚,就一起唱一首英语歌曲给老师听;如果老师输了,老师也唱一首英语歌曲给学生听。
  教育游戏的出现,为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也为践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教师应将游戏教学法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使严肃的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英语场所,使枯燥乏味的语言点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内容,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实现“寓教于乐”,以便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邱轶.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3(11).
  [2]杜宏伟.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才智,2015,32(12).
  [3]姜亦松.小学英语教学中教育游戏的运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z1).
  [4]李雪丽.对提高小学英语教育有效性的研究[J].学周刊,2012(35).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使学生不断探索新知,积极进取的原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处于发育初期的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以认知为主,在数学教学中,只有使其充满兴趣,他们才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不断追求、探索数学王国的奥秘。所以说,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年级数学;小学数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摘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语文课堂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教师的素养,用扎实的学识感染学生;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采用师生多向立体式结构,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思维,让课堂充满活力和情趣,培养学生人格,提升生命质量,从而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
摘要:本文阐述了STEAM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设计的原则、过程并结合具体的案例,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steam教育;小学科学;课程设计;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59-2  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Arts(艺术)、数学(Mathem
摘 要:本文是一篇案例分析,文章通过介绍小学语文《乌鸦喝水》一课第一自然段上课的过程,指出了教师只顾与学生一问一答,而忽略了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引领,并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主动参与;营造氛围;自主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096-2  【现象描述】  1.故事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故事导入:一只乌鸦口渴
摘 要:将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进行相互整合的过程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多媒体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了多媒体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策略,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整体成效。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物理;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8-092-01  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率。英语知识点比较琐碎,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低,这样就需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文章主要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出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时采取的具体策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
摘 要:目前,探究性學习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中学课堂教学新课程理念的起点。根据生物系的实验特点,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开展探究式教学势必成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学科教学方法。本文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更好地解决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路。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
摘 要:本文结合《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教材中的Storytime案例,针对语篇教学中的重知识教学,轻语篇整体性和重机械诵读表演,轻拓展运用这两大问题对语篇教学进行了探讨,以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语篇教学;整体性;拓展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80-1  Storytime板块是现
摘 要: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这种“穷追不舍”地问,往往能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走向文本的深处,最终达成对作者情感的深度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追问;由小问到大问;由浅问到深问;由表问到本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3-086-2  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
摘要:数学主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光靠记忆是没用的,更重要的是理解、分析。怎么让知识应用落到实处?本文以定理课为突破口,对五步教学过程进行研究,期望引导学生能对知识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更好的为自己的解题服务。  关键词:定理课;知识应用;五步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4-058-3      一、由两个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