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替麦乐鸡担责?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人们怎么把这些高热量的快餐食品划分到“垃圾食品”这一类别里,也不能影响KFC、麦当劳天天客人爆满。即便是苏丹红事件,也无法阻挡人们的兴致。只是,人们开始明白,不靠谱的食品时常会在身边游荡,在众人最不在意的时候,悄然来到你的餐桌上。
  美国麦当劳出售的麦乐鸡似乎也是这样的“成名”路线。在美国,它被爆含有两种化学成分:一种为含有玩具泥胶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另一种则是从石油中提取的“特丁基对苯二酚”。
  这两种成分是什么玩意?我想这个消息对于人们来说,的确是残酷了一点,我们常常在这样尴尬的场合之下,被学习了不少化学名词,比如之前的三聚氰胺。
  不过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面对消费者的疑问,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每份麦乐鸡含有的“特丁基对苯二酚”成分则控制在0.02%克,属于安全范围。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麦当劳加入这些化学物质,是想保持麦乐鸡的质感和方块形状。在国内,麦当劳中国公司发函回应称,在中国售卖的麦乐鸡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特丁基对苯二酚两种物质的含量均“符合现行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消费者的健康无害”。?
  这样算不算“一面之词”?消费者是否会买单?我们相信,无论是国内生产的食品,还是国外的舶来品,都应该有一整套可操作的检测、监控程序。特别是当某个食品出现问题时,职能部门更应该在第一时间介入调查,以科学公正的态度,拿出令人信服的检测结果和评估报告。然而,在实际操作当中,有关部门的确进行了调查,遗憾的是,麦当劳添加的其中一种成分特丁基对苯二酚目前尚无标准的检测方法。
  麦乐鸡,尚能食否?谁来对消费者的安全负责?
  
  李志起
  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志起未来商学院发起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EMBA顾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每组43例。早期手术组选择早期手术,延期手术组选择延期手术,比
目的 探讨心内科疾病的诊治中应用遥测心电监护仪的价值。方法 106例心内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监测组,各5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设备进行监测,监测组应用遥
目的分析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HHD)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144例疑似HHD患者,均进行心脏彩超诊断和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法对疾病的检出率;以超声心
目的 探究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FNC)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7例呼吸衰竭新生儿,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取鼻塞式持续
胡晓宇几乎没有在公众视野中出现过。他平时话不多。除非业务需要,他一股不会主动接触“外人”,更很少接受媒体的采访。2002年,当时37岁的胡晓宇,凭借外科医生的专业背景,及外企高
人的皮肤有天然的保湿系统.由水.天然保湿因子(NMF)和脂类3种物质组成。我们现在使用的保湿化妆品是对这个体系的模拟。保湿品的主要成分是水.保湿剂和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