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提高乳酸等食品添加剂的检验质量的方法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oki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食品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是保证人们有效获得基本权益的基础,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食品行业质检人员在执行检测工作任务时应多角度思考,将宝贵的工作经验和崭新的食品检测理念进行充分融合,能对乳酸等食品添加剂的检验数据进行分析,使食品行业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顺利运作,食品安全检验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基于此,本文对提高乳酸等食品添加剂的检验质量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乳酸;食品添加剂;质量检验;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的检验具有极为明显的复杂性,相关技术人员不仅会接触到多种添加剂的检验样本,更需要根据每种添加剂的种类和性质考虑最为适合的检验技术。在执行检验工作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能依照既定的程序顺利开展,具备更高的检验质量,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其放心购买以及食用各类食品。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革新原本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提升检验工作的精确性。本文对现阶段食品质检部门的工作方式进行了分析和總结,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食品添加剂检查方案。
  1 提升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由于食品检验结果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饮食安全,检验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为精准的检测数据[1]。因此,检验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较强的责任心。检验工作需要严格进行各个操作步骤,无论控制检验药品的添加量还是维持检验环境的温度等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给予更多的思考和耐心,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了使在岗检验人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相关单位需要定期组织员工参与到新型检验技术的讲演活动中,使其在检验工作中能够获得新思路,切实提升各个检验步骤的总体效率,使食品检验工作能够具有更高的质量。
  2 选择适合的仪器设备和检验试剂
  食品检验工作具备更高的质量,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做到以下几点。①选对基础的检验器材和相关试剂,保证所有检验工作在初始阶段能够具备较高的质量,使检验仪器的性能得到充分体现。②技术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充分做好对各项检验仪器及相关药品的维护工作,保证所有检验工作的结果数据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器具的使用寿命也能够在原先的基础上得到有效延长[2]。③技术人员需要具有足够的专业度,使用任何试剂要符合既定的规则,从根本上避免试剂变质对检验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比如,工作人员在对乳酸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时,需要准备无污染的培养基以及盐酸溶液等基本的乳酸检验基础药品,能够使后续检验工作具有足够的基础支撑。技术人员需要对培养箱、温度计、移液器等检验设备的密闭性和精确度进行检测,有条不紊地进行检验步骤。试验操作时需要按照既定的步骤逐一操作检验器械。为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切实提升自身的基本素养。
  3 使用适合的食品添加剂检验技术
  检验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随着食品行业的不断进步,为了能够提升食品的口感和品质,制作食品时会在其中添加大量的添加剂,添加剂的质量检验需要应用不同的检验技术,这些检验技术的主要原理都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技术人员在检验工作时应切实做好各项技术核心理念的研究,才能对各种检验工作做到得心应手,使检验工作的质量得到稳步提升,检验效率更高。同一种食品添加剂检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使用相应的检验方法[3]。比如,乳酸含量占比检验需要利用液相色谱法得到乳酸的波峰面积,了解食品中乳酸的占比。乳酸含量检验时,需要准备酚酞试剂、硫酸标准溶液等试剂,并依照公式(1)进行计算。
   (1)
  式中:X2-乳酸含量;V2-滴定空白耗用硫酸标准溶液体积,mL;V1-滴定样品耗用硫酸标准溶液体积,mL;C-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样品质量,g;0.090 08—乳酸毫克当量。
  依照检验数据进行公式计算能及时了解样品中乳酸检验的具体含量,使技术人员能了解到乳酸的数据信息和食品质量,对于我国食品行业的顺利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使后续工作能在更加安全稳定的状态中顺利进行,促使各项工作具备更高的质量。
  4 严格控制好实验数据误差
  食品检验结果会受到外部影响,导致检验结果不具有足够的科学性、合理性,需要检验人员多角度思考,依照步骤进行,才能避免出现人为误差,确保检验数据信息的真实性,给予食品产业更多的发展方向[4]。比如,乳酸检验应严格做好各个操作步骤。①技术人员需做好检测菌的培养,菌落培养在30 ℃条件下培养24 h,于2~5 ℃冰箱中保存,此步骤需严格控制好每个培养阶段的温度。②保证生理盐水处于无菌状态,将培养好的菌群洗下并制作为菌悬液。③平板制备需要控制好培养基平板的数量、制备温度,尤其是整个培养过程需要在无菌环境中进行,这样才能将人为误差降到最低,减小实验数据的误差,提高检验数据的精确度[5]。另外,检验若出现操作失误,需重新进行检验,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检验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研究更多食品检验技术,在各项检验工作中能够使用到更先进的检验技术,提高食品检验效率。
  参考文献
  [1]姜云.浅论如何提高食品添加剂的检验质量[J].中国食品,2021(8):123.
  [2]庞春燕.探讨如何提高食品添加剂的检验质量[J].中国食品,2019(2):130-131.
  [3]文明宇.食品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尝试[J].食品界,2017(12):114.
  [4]姜曾义.浅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质量检验机构如何做好质量检验工作[J].科学中国人,2017(6):73.
  [5]马国梁.现代分析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食品,2020(22):208-210.
其他文献
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AP)调查问卷分析  齐宏涛,胡迎芬,于 佳  (青岛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青岛 266071)  摘 要:目的:了解青岛大学部分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指导大学生建立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等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青岛大学部分学生进行营养意愿、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284份有效问卷调查结果分
摘 要:面点是人们饮食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口味需求。中西面点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西面点之间的融合趋势日益加强。基于此,本文开展了对中西面点之间的异同及融合创新策略研究。本文对中西面点的含义、特点进行了概述,着重阐述了中西面点之间的差异,并重点对中西面点的融汇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中西面点;差异;融汇  中西面点在很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不同时代
摘 要:随着食品种类的增加,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食品检测技术为例,其检测质量和效率会对食品安全构成显著影响。本文就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旨在保障食品安全,推动食品行业的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生物技术;食品;检测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威胁。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需要加强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把关。单纯利用传统的食品检测方式,已无法满足
摘 要:农业中农药的使用对食品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农药残留的基本概念,食品中常见农药残留的种类及危害,分析了目前农药残留的主要来源和途径,阐述了食品中农药残留的主要检验检测方法以及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控制。  关键词:农药残留;检测方法;食品安全  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是人口大國,农业和食品安全在我国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遭遇病、虫、草害,目前在农
摘 要:谷物浓浆产品营养成分高、口感好,符合现阶段人们膳食开始向“粗粮”转变的科学健康膳食观念。但谷物饮料由于淀粉、纤维等含量高、成分复杂,在货架期易出现上层析水或浮油、下层沉淀等质量问题,本文从谷物原料搭配、加工工艺、稳定剂选择与复配等3个方面对花生燕麦复合谷物浓浆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谷物浓浆;沉淀;稳定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谷物品种丰富,产量巨大。谷物浓浆产品营养丰富、口
摘 要:以有机生牛乳、有机白砂糖和豆粉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作双蛋白有机酸奶,通过感官分析测定,确定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双蛋白有机酸奶产品的最优配方为乳蛋白∶大豆蛋白=5∶1,有机白砂糖加量8%,乳酸菌添加量为250 DCU/t。  关键词:双蛋白有机酸奶;有机白砂糖;豆粉;乳酸菌  随着对健康的日益关注,消费者期待从有机乳制品中获得更好的营养和健康益处。大豆作为供人们食用的粮食作物具有很重要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与各国之间的交流愈发密切,各国文化、物质、经济交流愈发频繁,彼此之间的影响愈发深刻。从饮食烹饪的角度来看,西餐流行的过程影响了中式菜品的烹调与制作。本文简要分析了西餐烹饪与中式菜系烹调之间差别,深入探究西餐烹饪对中式菜系烹调的影响。  关键词:西餐烹饪;中式菜系;影响  目前,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方饮食之间的差异使二者互相促进
摘 要:野芬芳茶是福鼎白茶的优秀代表。本文以野芬芳茶为例,对野芬芳茶的共性作用进行分析,并对野芬芳茶制作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进行论述,为野芬芳茶的加工技术提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野芬芳茶;制作;工艺技术  白茶属于一种轻微发酵茶,其加工技术主要是萎凋和干燥。本文以福鼎白茶为例,对福鼎白茶标准化加工中的鲜叶原料、阳光强弱、萎凋时的温湿度和萎凋程度等关键技术进行论述,为福鼎白茶加工关键技术提供有益的思
摘 要: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为轻工食品领域带来巨大发展空间与发展前景的同时,也造成轻工食品加工行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与科技型人才稀缺的现状。目前国内轻工食品行业人才培养环节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对专业性人才展开培养,是促进轻工食品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需求视角下轻工食品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供广大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轻工食品;创新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