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我明理,教学助我成长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ong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月在不经意间悄悄流逝,一晃我工作6年多了。像往常一样,我早早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或看书,或备课,或反思,或寻觅……当我静静地走到窗前,透过明亮的窗户,向那片属于我的运动场望去时,一种特殊的感情油然而生:那一个个激情似火的身影,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庞,那一件件喜怒哀乐的往事,虽不曾惊天动地,但却历历在目,感悟至深。它记录了我的追求、我的苦恼、我的成长、我的欢乐,见证着从“我不行”到“我能行”的过程。
  一、“我不行”
  2013年,大学毕业的我,也许是天遂人愿,也许是心想事成,如愿进入盐城市建湖县初中名校——建湖实验初中。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我走上了体育教师的工作岗位。
  初为人师的我,简单的追求就是能在这所名校站稳脚跟。其实,要想在这“高手如林”的实验初中站稳脚跟谈何容易。清楚地记得,那是在学校组织的新教师入职试教活动中,我执教了一节《跨越式跳高》课,尽管我课前认真备课,试教调整,但是在正式上课时,还是因为紧张和缺乏自信,而将开始的“同学们好”误说成了“同学们再见”;将编好的六节徒手操遗忘,而只做了四节;特别是“调皮大王”在课中不听我的指挥,让我十分恼火……课尽人散的操场,空空荡荡,只留下我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那时的我脑海里一片空白,浑身上下凉风飕飕,下意识地伸手一摸,衣服已经湿透。这让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当体育教师真的不容易。
  课后,同事们对我这堂课的评价是:教师教学语言较为平淡,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情感;在主教材教学中,方法与手段过于单一,存在着为了教技术而教技术的倾向;练习密度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不够等。
  曾经作为优秀实习生的我在实习期间上过公开课,而这堂课对我的刺激太大了,让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无地自容,至今难以忘怀!我不禁问自己,我行吗?时而又觉得很迷茫,我真的不行吗?常态体育课随着时间流逝在扎实地进行着,而我则随着一节节体育课似乎更清醒了许多,我静下心来思考着:难道我只能甘于平庸,不能继续追逐做一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优秀体育教师的梦想?
  二、“我能行”
  我很喜欢《飞得更高》这么一首歌,它时常激荡我的心田,撞击我的心灵。“我知道我要的那种幸福,就在那片更高的天空,我要飞得更高……”
  为了能改变之前或是失败、或是颓废、或是迷茫的状态,更为了不忘我的教育初心——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我静下心来读书、踏踏实实地研究,虚心向前辈请教,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向书本与网络学习等。从此,我每天认真阅读《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文章;业余时间坚持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选》《致青年教师》《不跪着教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等教育教学专著及丛书,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日积月累,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也为自己的教学实践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我坚持外出参加省、市初中优秀课观摩,做好听课反思;备课中认真研究跑、跳、投掷、体操、球类等每一项技术动作要点,时常一个人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动作,不断考究自己的教学语言;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方式……我在寻找体育教学的真谛,苦苦地追求教书育人的“秘诀”……
  2017年12月28日,建湖、盐都两地初中体育学科跨区域合作教研暨卜扬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在建湖县恒济初中举行。公开课的担子落到我的肩上,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有挑战性的《跨越式跳高》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心而细致的设计、自信而务实的教学,使这节课获得与会100多名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课毕静坐反思,这节课之所以成功,可引用我的师傅卜扬老师对课的评价:“本节课指导思想明确——关注生本,保证学思并重;注意营造趣味课堂,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学习方式,有选择并巧妙地运用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科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过程;关注学习评价,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相互分析与评价,提升了课堂的学习品质……”其实,这些“看得见”的专业成长是来自无数次专业“阅读”与学习的助力。
  此课是我首次赢得良好声誉的公开课。这是播种后的收获!从那以后,我更加精心研究体育教学,先后获得2018年集团第四届“求真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盐城市初中体育优质课(足球)比赛一等奖,“从多视角再析体育教学重点与难点及其关系”论文获江苏省第16届“蓝天杯”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二等奖,这些都给了我自信,坚信自己能行!
  三、“我思考”
  一个人在路上行走,要有一种被人追逐的感觉。这个追赶人可以是别人,更可以是自己。只有有了这种被自己追赶的紧迫性,才能不停步,并逐渐加快自己的步伐。正如国家督学、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所用的“自我追逐”这一个比喻来描述这一追逐的过程。体育教师充满着阳光,有着较强的运动能力,既要在操场上奔跑,也要在工作、生活中奔跑,更要同自己赛跑。这赛跑不单是追赶,不仅仅是追到或者没追到,而是要在勤奋刻苦、踏实奋斗中經常品尝到“高峰体验”,这种“高峰体验”就在每一次读书学习、课堂教学、业余训练等过程中,你奔跑的姿态不一样,你的体验就不一样。你懒散、随波逐流,时而停滞不前、时而慢走,你就体验不到“高峰”;你认真、积极主动去努力奔跑,你就会经常登顶而看到最美的风景。你投入到体育教育事业中,你身上的每个细胞都会跟着你研读、思考、实践、总结、写作,这样循环不断,再用思考将它们串联,使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思想的含量。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读书让我明理,教学助我成长!
  校对有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来乐趣,使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周老师从一开始的“我不行”到“我能行”的蜕变,是她主动将专业的阅读、反思与教学实践、研究相结合的结果,她身上那种不服输勇于拼搏追逐梦想的精神值得点赞。
其他文献
篮球规则对篮球技术动作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对篮球运动的发展至关重要。带球走规则修改后,移动中接球和结束运球持球时中枢脚的确立发生了改变,因此行进间运球上篮技术动作出现了新的变化。笔者大胆尝试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规则变化后新的动作和方法,在实践中合理运用,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练主动性都起到了积极效果。  一、带球走规则的变化  2017年国际篮联对篮球规则进行修改并于同年的10月1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将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一些重要的考试,如高考、中考等纷纷进行了时间或内容上的调整。据悉,4月9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返校开学时间及部分教育考试安排确定》,宣布“取消”中考体育统一测试,相应成绩按满分15分计入总分;4月16日浙江省教育厅宣布取消2020年中考體育测试,体育分不计入中考总分,这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是否应该取消中考体育统考测试的讨论。  一些
一、青少年足球的项目特点和营养补充需求  现代足球作为一种以体能、技术、技巧为基础,技战术为主导的高强度、高对抗型团队球类项目,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随着现代足球的不断发展,日常训练更加频繁,比赛节奏更加激烈。因此,训练和比赛中需要很多“武装到牙齿”的准备,合理的营养补充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1.体能储备要求较高,对碳水化合物需求旺盛  足球运动以有氧耐力为基础,以有氧和无氧混合供能为特
教学比赛是教师锻炼自己、展示自我的一个平台,是磨砺、提升自己的一个成长的过程,过程中离不开名师的指导与引领、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帮助以及年轻教师的陪伴。如何利用好教学比赛这个平台,建设好教研团队,理顺团队成员的角色定位、发展目标并形成合力,助推不同层面成员的业务成长十分重要。笔者结合参与相关教学比赛活动过程的经历,从团队合力的形成、团队成员的携手成长谈谈个人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共勉。  一、建好一个团队
“超重学生”协调性差、反应慢、运动能力低,导致其在课堂中的目标达成度不足,产生自卑情绪,使其参与体育练习兴趣“超低”。笔者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尝试用多种策略,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为“超重”学生的练习兴趣“增重”。  一、降低动作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案例:仰卧起坐练习时,一名肥胖学生两手托头,做了两三个后再也起不来,多次尝试后依旧是徒劳,于是他直接就躺在了垫子上,静静地等待着一分钟练习时间的
此前已有研究发现,人饥饿时胃黏膜中会产生一种激素,它对于人的食欲有重要影响。而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这种激素还对大脑中负责学习区域内的神经细胞有影响。动物试验表明,这种激素能显著促进实验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科学家解释说,这种激素在胃黏膜中产生后借助血液循环进入大脑,能够引起一系列的反应,诸如激发脑垂体中许多不同的生长因子等,而这又将引起大脑其他区域内的连锁反应,从而起到改善大脑功能的
有幸拜读了王金艳、王梅老师撰写的《彩色毛巾在体育教学中的多重“角色”》一文,第一感觉是案例结构清晰,详略得当,充分展现出了体育教学精准设计、灵活运用的特点。同时,更加赞叹上课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巧妙创新的能力,把一条普通的毛巾运用得巧妙自如,让课堂“生龙活虎”。  一、一物多用,激发兴趣  辅助器材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构成部分,恰如其分地使用,可以帮助体育教师解决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预防新型肺炎,要尽量减少外出,以避免接触到外界潜在的传染源,但闭门不出并不意味着整天待在家中看电视、写作业、看电脑。钟南山院士指出:疫情面前,积极防护与强身健体同等重要,多运动能提高免疫力。为此张家港市实验小学设计实施了“菜单式”居家体育锻炼方案,旨在指导学生和家长科学进行居家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身心健康,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普遍喜爱和欢迎。  一、内容设计要合理  “菜单式”居家体育锻炼
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强调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笔者从事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近八个年头,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如今的得心应手,伴随着自己初为人父的经历,逐渐悟得为什么体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为什么“一个都不能少”。特别是平时最让我们头疼的“体育弱势生”,他们可能是我们众多学生中的一员,也可能是我们教育生涯中匆匆的过客,但却是父母和整个家庭的全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精神,为切实加快推进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体育与健康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变革体育教育教学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体育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