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精神与奥运精神齐辉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1762390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正当中国人以满腔热情期待着奥运百年梦想实现的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给国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危难之际,中国人不畏艰险,迎接挑战。在短短90天时间内,抗震救灾战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救人是第一位的,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尽可能多地抢救了生命。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堰塞湖导流排险,下游群众的疏散转移,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住处,有伤病能就医。确保大灾无大疫,切实做好灾区卫生防疫、消毒、饮水和食品安全。确保灾区群众尽快住进安全可靠的住房、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在抗震救灾中重视心理援助、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把家园重建与心理重建结合起来。正因为有党和政府的统一指挥、精心部署,有各行各业的鼎力支援、相互协作,有全国人民的踊跃捐款、齐心协力,有海外华人及国际友人的慷慨解囊、大力支持,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同时,也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今天,中国人擦干了眼泪,在继续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满怀信心地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北京奥运会将一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呈现给世界,让奥林匹克精神得到充分展现和发扬。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同时它也是公平、公正、平等、自由的精神。奥林匹克精神强调人通过自我锻炼、自我参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这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我们拥有完全自信和战胜一切挑战的强大动力。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和谐、自由、健康、积极的现代伦理,是对人的潜能与自由创造、人类的文明与优良秩序的最大尊重与倡导,是对人类一切优良道德价值与伦理规范的继承与发扬,它引导人们追求一种最为优化的生存与发展的伦理观念,这种伦理观念是人类与环境协调共处、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证。奥林匹克精神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使人们身体与心灵,精神与品质得到完满的和谐,使人类的潜能与美德得到充分的开发。
  一方“中国印”是我们组织好、举办好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庄严承诺。北京奥运会将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奥运健儿把抗震救灾精神和奥运精神结合起来,顽强拼搏、团结奋斗、战胜困难、为国争光。我们也祝福各国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各国文明与文化共同进行精神创造的盛会,在和平、公平性、教育性的奥林匹克精神得到充分发扬的同时,也将为这份宝贵精神文化遗产注入新的内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将深入人心,“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将得到升华。
  编辑/何 妍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一、准确制定多元化的评价目标  评价的核心是依据并服务于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评价与目标具有很强的对应性,两者必须相适应。传统的对学生化学学习的评价是以考试为中心、以升学为方向、以分数为成绩衡量学生优劣。尽管近些年来做了一些改进尝试,但不管怎样,这些尝试仍没有脱离考试成绩为尊的现象,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充分发展。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决定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高层建筑也层出不穷,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在体型复杂、内部空间多变及功能多样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就需要转换高层建筑的层结构,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