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物流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其成长、壮大,离不开市级政府从政策制定、到标准确立,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信息资源共享,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而当前我国行政体制的“条块性”又与现代物流产业存在诸多参差。为此,文章立足市级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自主权,从机构整合、职能调整、服务意识转变、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
关键词:地级市;物流;地方政府;地方经济;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155-02
1、市级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职能
政府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方面职能,作为市级地方政府,更多体现的是社会管理职能。所以有学者称,“政府职能,简单说就是一个社会的行政体系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新发挥的作用”。而社会管理职能最重要的内容是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地方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地方体现和落实这一职能。
市级政府作为本区域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以积极手段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些手段,建立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之上,由计划、组织、協调、控制等四个环节组成,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研究和制定城市及周边县(市)经济发展战略,提出或实施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措施。二是在国家、省宏观政策引导下,谋划区域生产力布局,保证资源配置有效性。三是组织协调地方力量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信息服务,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四是强化法制建设,通过法律、法规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进行监控,避免消极影响,保障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另外,还要管理城市国有资产,建设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上几点也是市级地方政府发展地方产业的主要手段。
2、市级地方政府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2.1 规划和引导者
(1)市级地方政府是区域物流规划的制定者。因为物流产业较低的进入门槛,造成物流企业无论规模和实力,都无法在某一行业或某一地区形成绝对的垄断,也就无法承担制定一个区域的物流规划的任务。同时,缺少强有力的物流企业联盟(协会),使得政府必须承担起制定区域物流规划的任务。政府规划物流产业发展,一般以3-5年近期规划为重点,根据国际物流产业发展变化、上级物流战略进行细节调整,从而调动物流业的各种积极因素,促进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建立和健全物流网络,形成较为完各的现代物流体系。
(2)市级政府是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引导者。政府按照规划,通过宣传和出台政策,引导社会物流需求和物流企业的物流供给。通过倡导和鼓励社会经济、政治主体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业务分离出来,按照现代物流要求进行整合或重组,或者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将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物流公司,从而实现物流产业的专业化经营。
2.2 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作为市级政府,其权限主要是在法律、法规、规章的指导下,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政策,规范市场行为,促进产业发展。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是物流规范化、高效化和现代化的基础,这一体系的构建也只能由站在公正立场、立足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政府来承担。市级政府在国家、省制定的相关标准之上,构建本区域物流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标准,不断改进完善物流的装备及设施,实现物流活动合理化,提升物流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2.3 服务者
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依赖于所处经济、政策大环境,另一方面则需要高水平的配套服务,包括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快速准确的信息交换系统和高效务实的行政审批系统。这些公共服务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单个企业无权也无力承担,只能由政府实现。同时,一些投资特别巨大的设施,或者有国家战略意义的物流设施设备,如港口、高速公路、信息网络等,需要市级政府去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或借助政府资源通过融资渠道解决。物流企业建立、壮大的过程中,行政权力也是不能忽视的制约力量。目前我国政府不断加快行政改革步伐,提高行政效率,特别是在审批权力行使上提倡简化流程、集中办公,物流企业无疑是其中受益者。
2.4 调控者
政府对现代物流体系的调控功能,集中表现在运作秩序的维护上,即保证市场竞争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实现市场力量的合理配置。从市级政府角度来看,目前其调控功能首先体现在各职能部门之间、市与县(市、区)政府之间的利益协调上以及对具体操作机构管理权的监督和运行上,以减少摩擦,形成合力,加速物流产业发展进程。3市级地方政府发展物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政出多门影响了整个物流系统的统一运行
现代物流的运行,涵盖了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横跨了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在地方政府职能划分中,物流产业的管理涉及到商务、经贸、交通、城市管理、海关、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缺乏一个统筹协调的专职机构,制约了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特别是涉及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各级、各地运输系统之间,枢纽设施和服务设施始终衔接不紧,影响整个物流体系的畅通。
3.2 条块分割阻碍了物流“大市场”的建立
物流业的发展要求建立一个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大环境,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我国物流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部门化、地域化经营特征。例如笔者所在的沿海某地级市,就有全市物流规划、港口物流规划、港口腹地物流规划等大小一系列物流规划,所管辖县(市)目前也都有制定本地物流规划的意向,缺乏统一的发展思路,造成资源的浪费。
3.3 追求片面效益,忽略了本地物流产业的培育
与保护主义相对应,一些地区盲目追求眼前效益,为吸引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入驻,纷纷以政策优惠为条件来招揽实力强劲的外来资本,加剧了市场竞争的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本地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
4、市级地方政府推进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选择
4.1 调整管理机构和机制
首先要改变政府部门“多头”管理的局面,设立一个跨地域产业、职能明确、有权威性的政府部门,来充分履行对物流业协调和管理的职能。特别是物流产业发展有优越条件的城市,例如临近港口、交通枢纽的城市,更要打破部门“条框”限制,设立综合性的物流管理部门。其次,要建立必要的部门间协调机制;可由专职管理部门牵头,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社团和专家学者参加,共同研究、制定和协调物流业发展中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4.2 转变政府对物流产业的管理职能
发挥行业自强、自律天性,大胆放权,将政府主管部门的事业性职能授权给物流行业知会,由他们去收集行业信息,统计分析数据,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实施产业政策和行业法规,并在企业资质认证、服务质量监督、市场划分等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调和自律作用,不断提高对物流业管理和协调的效能。
4.3 建设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一方面,要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通过调整政策、加强监管等手段,引导督促企业间保守商业机密、提高商业信誉、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维护行业共同利益,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市级政府要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从物流规划设计、技术改造、设施建设、税收等方面给物流企业以支持,建立与周边地区物流信息沟通渠道,积极引导物流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发挥行业领导和服务作用,培育区域骨干物流企业。
4.4 加快现代物流人才培养
当前,国内高级物流管理与技术人才相对匮乏,迫切需要地方政府特别是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急需人才的培养。要加快制定物流人才培养规划,谋求人才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要加大校内教育和社会教育力度,根据需求培养不同层次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要引入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规范人次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从政策上鼓励从国内外引进高级物流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走好这条提高物流人才队伍素质、加速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捷径。
参考文献:
[1]吴翔,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的新思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5)
[2]楚永生,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角色定位的理性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2002
[3]杨凯军,关于当前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的思考[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2)
[4]林珊,林发彬,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J],福建论坛,2006-4-10
[5]崔吉茹,政府部门在推动物流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物流报,2010-3-25
[6]张于贤,王红,李军,政府在物流业中的地位探讨,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关键词:地级市;物流;地方政府;地方经济;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155-02
1、市级地方政府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主要职能
政府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方面职能,作为市级地方政府,更多体现的是社会管理职能。所以有学者称,“政府职能,简单说就是一个社会的行政体系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新发挥的作用”。而社会管理职能最重要的内容是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地方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地方体现和落实这一职能。
市级政府作为本区域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以积极手段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些手段,建立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之上,由计划、组织、協调、控制等四个环节组成,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研究和制定城市及周边县(市)经济发展战略,提出或实施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措施。二是在国家、省宏观政策引导下,谋划区域生产力布局,保证资源配置有效性。三是组织协调地方力量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信息服务,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四是强化法制建设,通过法律、法规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进行监控,避免消极影响,保障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另外,还要管理城市国有资产,建设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上几点也是市级地方政府发展地方产业的主要手段。
2、市级地方政府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2.1 规划和引导者
(1)市级地方政府是区域物流规划的制定者。因为物流产业较低的进入门槛,造成物流企业无论规模和实力,都无法在某一行业或某一地区形成绝对的垄断,也就无法承担制定一个区域的物流规划的任务。同时,缺少强有力的物流企业联盟(协会),使得政府必须承担起制定区域物流规划的任务。政府规划物流产业发展,一般以3-5年近期规划为重点,根据国际物流产业发展变化、上级物流战略进行细节调整,从而调动物流业的各种积极因素,促进企业间的横向联合,建立和健全物流网络,形成较为完各的现代物流体系。
(2)市级政府是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引导者。政府按照规划,通过宣传和出台政策,引导社会物流需求和物流企业的物流供给。通过倡导和鼓励社会经济、政治主体逐步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业务分离出来,按照现代物流要求进行整合或重组,或者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将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物流公司,从而实现物流产业的专业化经营。
2.2 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作为市级政府,其权限主要是在法律、法规、规章的指导下,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政策,规范市场行为,促进产业发展。物流标准体系建设是物流规范化、高效化和现代化的基础,这一体系的构建也只能由站在公正立场、立足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政府来承担。市级政府在国家、省制定的相关标准之上,构建本区域物流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标准,不断改进完善物流的装备及设施,实现物流活动合理化,提升物流服务的质量与效率。
2.3 服务者
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依赖于所处经济、政策大环境,另一方面则需要高水平的配套服务,包括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快速准确的信息交换系统和高效务实的行政审批系统。这些公共服务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单个企业无权也无力承担,只能由政府实现。同时,一些投资特别巨大的设施,或者有国家战略意义的物流设施设备,如港口、高速公路、信息网络等,需要市级政府去争取上级财政支持,或借助政府资源通过融资渠道解决。物流企业建立、壮大的过程中,行政权力也是不能忽视的制约力量。目前我国政府不断加快行政改革步伐,提高行政效率,特别是在审批权力行使上提倡简化流程、集中办公,物流企业无疑是其中受益者。
2.4 调控者
政府对现代物流体系的调控功能,集中表现在运作秩序的维护上,即保证市场竞争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实现市场力量的合理配置。从市级政府角度来看,目前其调控功能首先体现在各职能部门之间、市与县(市、区)政府之间的利益协调上以及对具体操作机构管理权的监督和运行上,以减少摩擦,形成合力,加速物流产业发展进程。3市级地方政府发展物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政出多门影响了整个物流系统的统一运行
现代物流的运行,涵盖了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横跨了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在地方政府职能划分中,物流产业的管理涉及到商务、经贸、交通、城市管理、海关、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缺乏一个统筹协调的专职机构,制约了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特别是涉及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各级、各地运输系统之间,枢纽设施和服务设施始终衔接不紧,影响整个物流体系的畅通。
3.2 条块分割阻碍了物流“大市场”的建立
物流业的发展要求建立一个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大环境,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我国物流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部门化、地域化经营特征。例如笔者所在的沿海某地级市,就有全市物流规划、港口物流规划、港口腹地物流规划等大小一系列物流规划,所管辖县(市)目前也都有制定本地物流规划的意向,缺乏统一的发展思路,造成资源的浪费。
3.3 追求片面效益,忽略了本地物流产业的培育
与保护主义相对应,一些地区盲目追求眼前效益,为吸引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入驻,纷纷以政策优惠为条件来招揽实力强劲的外来资本,加剧了市场竞争的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本地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
4、市级地方政府推进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选择
4.1 调整管理机构和机制
首先要改变政府部门“多头”管理的局面,设立一个跨地域产业、职能明确、有权威性的政府部门,来充分履行对物流业协调和管理的职能。特别是物流产业发展有优越条件的城市,例如临近港口、交通枢纽的城市,更要打破部门“条框”限制,设立综合性的物流管理部门。其次,要建立必要的部门间协调机制;可由专职管理部门牵头,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社团和专家学者参加,共同研究、制定和协调物流业发展中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4.2 转变政府对物流产业的管理职能
发挥行业自强、自律天性,大胆放权,将政府主管部门的事业性职能授权给物流行业知会,由他们去收集行业信息,统计分析数据,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实施产业政策和行业法规,并在企业资质认证、服务质量监督、市场划分等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调和自律作用,不断提高对物流业管理和协调的效能。
4.3 建设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一方面,要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通过调整政策、加强监管等手段,引导督促企业间保守商业机密、提高商业信誉、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维护行业共同利益,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要积极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市级政府要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从物流规划设计、技术改造、设施建设、税收等方面给物流企业以支持,建立与周边地区物流信息沟通渠道,积极引导物流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发挥行业领导和服务作用,培育区域骨干物流企业。
4.4 加快现代物流人才培养
当前,国内高级物流管理与技术人才相对匮乏,迫切需要地方政府特别是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急需人才的培养。要加快制定物流人才培养规划,谋求人才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要加大校内教育和社会教育力度,根据需求培养不同层次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要引入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规范人次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从政策上鼓励从国内外引进高级物流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走好这条提高物流人才队伍素质、加速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捷径。
参考文献:
[1]吴翔,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的新思考[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5)
[2]楚永生,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角色定位的理性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2002
[3]杨凯军,关于当前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的思考[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2)
[4]林珊,林发彬,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J],福建论坛,2006-4-10
[5]崔吉茹,政府部门在推动物流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物流报,2010-3-25
[6]张于贤,王红,李军,政府在物流业中的地位探讨,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